遍嘗窮苦滋味 更捨得布施

2017-04-18   | 黃筱哲、蔡瑜璇

每回造訪時,翁所明總是先問大家:「吃飯了嗎?餓了吧!等我一下,馬上炒個飯給你們吃。」親切的問候,讓人充滿溫暖。(攝影者:黃筱哲)
為了賺錢改善家中的生活,當年僅二十來歲的翁所明選擇隻身來到臺灣工作,也因人生地不熟、語言不通,可說是吃盡苦頭。


臺中烏日慈濟志工翁所明,是位土生土長的緬甸人,今年(2017年)四十五歲的他,已在臺灣二十幾年了。採訪當天,他一如往常地在佛像前供水,只見他脫下鞋子,赤足踩在地上,雙手合十,用最虔誠的心禮敬,祈願緬甸家人平安,天下蒼生安樂。

因為窮過而感恩 捨得布施與分享

聊起緬甸老家,他臉上不免露出幾分無奈:「以前我們家很窮,窮到連一盞燈也沒有,住在用竹片搭的木屋,因沒錢修繕,有次下大雨淹水,一歲多的哥哥就從木板裂縫掉落,不幸溺斃⋯⋯」這些往事對他來說,彷彿永遠擦不掉的記憶,深深烙印在心。

翁所明來到臺灣後,做過的工作很多,曾擺過地攤、當過送菜司機、清掃腐臭釣蝦池的清潔員,連在建築工地扛水泥等工作都接觸過。雖然一路走來很辛苦,但信仰的力量伴他度過難關,並與慈濟結上好緣,他很有智慧地說:「我們要忍苦才會找到明路,這個明路叫做『善』,而『善』就是佛陀走的路。」

慈濟志工呂源和夫婦看翁所明為人善良老實,在臺灣又孤苦無依,便視他如家人一樣關懷照顧。(攝影者:黃筱哲)

為了多賺錢補貼家用,翁所明會利用工作之餘到處撿拾寶特瓶變賣,光是一天便可賣掉五、六百元。直到十多年前的某一天,他從大愛電視看到證嚴上人在講述慈濟的環保志工與全球面臨的災害問題,開示內容令翁所明深感認同契合,當下便決定將自己平常撿的回收物全捐給慈濟。

翁所明口中的「乾爸、乾媽」即是慈濟志工呂源和夫婦,呂源和夫婦看他為人善良老實,在臺灣又孤苦無依,便視他如家人一樣關懷照顧。呂源和讚歎翁所明做起環保認真又賣力,除了平時在大街小巷撿拾回收物之外,也會一起開環保車回收社區的資源,在環保點會主動幫忙分類,真是環保好幫手。

因為窮過,所以更清楚窮人的滋味,翁所明出自孝心努力存錢奉養父母,自己卻過得十分節儉,但只要看到貧困窮苦的人,他都很捨得布施,只要能力許可就會盡力付出,正如他分享的一段話:「人在世時,錢是借用的,往生後帶不走錢財。當我們有的時候,就要想到還有其他人沒有。對待眾生要平等,盡量不要單一享受,有了平等才會完美,而且要感恩自己擁有的一切。」

緬甸素食好味 人與萬物共存

翁所明開的素食店附近正好是學區,為了讓學生願意響應素食,只要學生願意吃素,他都會特別優惠,加量不加價,就連飯也會盛得比較多。(攝影者:黃筱哲)
有一天,翁所明聽到上人在開示中提到素食的重要,不單對生態、環境都有幫助,而且對人體也相對健康又環保。當下,他就跟自己說:「有一天也要開素食店來推廣素食。」如今心願達成,自己當廚師、研究食譜,還將家鄉的味道融入其中,讓吃過的人都念念不忘、讚不絕口。

翁所明開的素食店附近正好是學區,為了讓更多孩子們能響應素食,因此只要學生願意吃素,他都會特別優惠,加量不加價,就連飯也會盛得比較多。因此每到了傍晚時分,常會有許多學生出入,讓小店高朋滿座。雖然如此,他還是有自己堅持的原則,希望到店裏吃飯的人,能惜福不浪費,若吃不完的,能夠打包帶回去。

翁所明分享:「其實現在天災那麼多,我們如果不破壞地球的話,相對的,地球也不會破壞我們,我們盡量不要因為自己的口欲而去破壞大自然,包括我做素食也是一樣的觀念。」他的一番話,點出了人與大地萬物相互依存,需和諧對待。

一盤炒飯憶母親 惜福愛物不浪費

翁所明的好手藝傳承自母親,「烹飪」對他來說,是一分童年的回憶,也是母親愛的延續。(攝影者:黃筱哲)
回頭整理翁所明的照片時,看到這盤特地為我們炒的加量版什錦炒飯,腦海裡馬上浮現他那待人親切的身影。每回造訪時,他總是先問我們:「吃飯了嗎?餓了吧!等我一下,馬上炒個飯給你們吃。」親切的問候,卻讓我們充滿溫暖。他的好手藝傳承自母親,他十來歲的時候,母親就教他燒菜煮飯,過不久就換他做菜給全家人吃了,因此「烹飪」對他來說,是一分童年的回憶,也是母親愛的延續。

不僅如此,翁所明的母親從小就很嚴格地教育他們,絕不能有浪費的行為,哪怕一粒米飯掉到地上也要撿起來吃,若是浪費就得挨打。現在他對自己的孩子,也是用身教教導惜福惜物的觀念。不管是身上穿的衣服還是鞋子,絕不輕易淘汰,衣服破了再補,鞋底掉了再黏,曾一雙鞋底壞了三次,他還捨不得丟,仍想辦法再修好,直到磨破底無法再修才忍痛捨棄。

這或許聽起來令人難以置信,但這樣的惜福勤儉在現今的社會更顯難能可貴,不僅不浪費,又能降低物質享受,減少垃圾製造,這正是上人所期許「清淨在源頭」的典範。

(文:黃筱哲、蔡瑜璇 本文摘自:《慈濟月刊》604期)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