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工免費健診 青年來相挺

2017-04-14   | 黃沈瑛芳
剛從國外返臺不久的溫良慈(右)帶著甜甜的笑容,融洽地與外籍移工們互動。(攝影者:陳李少民 地點:臺北車站 日期:2017/04/09)
臺灣社會步入高齡化,許多家庭中都有需要照顧的長者;年輕一代需要為生活打拼,無法全心照顧,因此對於外籍移工有所需求。為了顧及這群遠離家鄉飄洋過海來到臺灣工作的外籍移工,慈濟與臺北市政府勞動力重建運用處、聯合醫院和平院區聯合主辦的「國際移工健診活動」,照顧他們的身心健康,讓這些異鄉人有了倚靠。

好事非花大錢 年輕人可以做

4月9日,在臺北車站進行2017年首次健診活動,活動前就有一群外籍年輕人,穿著慈濟志工背心,拿著活動舉牌穿梭於車站內外宣導,殷勤邀請他們的同胞、同鄉前來接受免費健診;另外也有犧牲假日,投入翻譯、輸入資料等工作的年輕志工,透過付出,享受著服務別人的快樂。

車站北二門進出口處的資料輸入區,見到剛從國外返臺不久的溫良慈帶著甜甜的笑容,一邊輸入資料,一邊與外籍移工們融洽地互動。溫良慈是臺科大的高材生,1999年九二一大地震時,她在南投受到慈濟人的幫助,這份情放在心上久久不忘。她表示,距上一次來當志工已經是兩年前的事了,這期間她前往美國、巴黎等地進修學習。

中醫師為第一次參加健診的國際移工烏瑪貼痠痛藥膏,讓移工大讚:「你們真好,大家都很熱情。」(攝影者:陳李少民 地點:臺北車站 日期:2017/04/09)
「嗨!良慈,4月9日臺北車站有外勞移工健診,要不要來?」一通電話再繫因緣,她欣然答應志工的邀約。健診現場,她再度感受慈濟志工為人群付的精神,「有的人會覺得要有能力之後,才可以幫助別人;其實只要有心,一般的文書工作或者是簡單的翻譯,都是年輕人可以做的。」

青年純淨觀點 傳播人的感動

年輕志工的付出,讓社會更有溫度。有幾位年輕人拿著「華岡電視」麥克風,正在採訪等候看牙齒的國際移工,他們是文化大學新聞系的同學,為了報導相關國際移工專題,上網搜尋看到慈濟與勞工局辦的國際移工健診活動。

團隊中,長髮披肩長得秀麗甜美的廖同學表示,在收集資料過程中,了解國際移工不管是生活婚姻面,或身體上面所遇到的困難。他們平常辛苦工作,只有星期假日休息的時間出來活動,而藉由慈濟與臺北市勞工局所舉辦的健診活動,感受到臺灣人給與他們的溫情關懷,讓他們明白在這裡並不孤單,有一群人在身旁,真誠陪伴與協助照顧身心。

文化大學新聞系的同學;為了報導相關國際移工專題,上網搜尋看到慈濟與勞工局辦的國際移工健診活動而前來記錄。(攝影者:陳李少民 地點:臺北車站 日期:2017/04/09)
親眼見證所有的醫護人員及志工所做的事,她激動的說:「施比受更有福,你們真的很讓人感動,相信你們一定是抱持著對社會的一種熱忱,付出不求回饋。」她覺得這樣的態度很難得,只是目前還是學生身分,沒有那麼多時間做志工,但表示:「如果我有心力、有空閒的話,肯定我會去做志工。」

同行的施同學慨歎在異鄉工作的人,沒有錢,沒有時間,更沒有太多的資源做健康檢查,沒想到竟然有一群人默默地在為他們付出,有感而發地說:「倘若我處在異鄉,肯定很徬徨,有人像這樣照顧我的話,一定會覺得很溫暖。」

傳播的人就是要把就是把事情讓大家知道。施同學自覺所學是傳遞訊息的工作,她思考要找機會體會志工所做的事情,才能深入其中的精神再而傳揚。這群即將畢業的文化大學新聞系的年輕人表示,今日的專題深度報導會放在播放平台,讓更多人看到,也一起關心國際移工。

愛的力量無遠弗屆,無論是志工或是專題報導的年輕學生,在參與健診活動中了解自己擁有的幸福,明白付出與關懷別人的涵義,每個人都期望日後能再參加。年輕人散發的愛,讓社會更有希望。

(文:黃沈瑛芳 臺北市報導 2017/04/09)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