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懷921志工 聽流淚煮飯故事

2018-09-17   | 曾玲麗、陳秋燕、曾千瑜
臺中慈院醫護人員關懷資深師兄姊居家往診,由醫師李祥煒、傅進華、護理師李佳紋到南投吳昭媚師姊(左三)家關懷。(攝影者:林世淵,地點:南投縣,日期:2018/09/08)

「我在你們這裡每天都在吃麵,吃得好怕,你們難道不能給我吃飯?」年長的南投慈濟志工吳昭媚談起1999年九二一大地震後,一位阿婆來跟反應想吃飯,但當時志工已經都把飯當裝便當送出去了,阿婆因為吃不到飯哭了,志工也哭了。

關懷昔日超人

2018年9月8日,臺中慈濟醫院簡守信院長率領醫護團隊,到南投為志工進行家訪醫護、生活起居關懷。其中一組由家醫科李祥煒醫師、神經內科傅進華醫師和專科護理師李佳紋負責,在志工組長周秀精、人文真善美志工陪伴下,來到楊吳玉珠、吳昭媚和蔡柳家中關懷,除了關懷她們的身體狀況,也感恩一直以來她們對慈濟的付出,並獻上全球慈濟人愛的祝福。

楊吳玉珠師姊(右一)分享921時如何救災及供餐。(攝影者:林世淵,地點:南投縣,日期:2018/09/08)
楊吳玉珠回憶著九二一地震發生後,在南投體育館煮飯的情景,當時因為地震斷水斷電,要提大桶的水洗米,整個早上都是提重的,有時候做到手都沒有辦法再抬高,就找男眾志工來幫忙做,她笑著形容:「那時候自己像超人一樣。」

一開始,她沒有用瓦斯式飯鍋煮飯的經驗,很容易把飯煮焦了,後來掌握訣竅,慢慢地可以把飯煮的又香又好吃,她說:「來慈濟,不會要學到會。」她分享當時從早上煮到晚上,一天要煮好幾千個便當,整天下來雖然腰痠背痛,心裡卻很歡喜。

對的事做就對

但來到吳昭媚家中,同是「煮飯」的回憶,就引出了甘苦交雜的滋味。當時,慈濟志工在體育館提供三餐,有一天,一個阿婆難過地對吳昭媚表示,吃麵感覺厭煩,是否能吃到飯?

吳昭媚向阿婆解釋那時候已經用六個大鍋在煮飯,裝便當都不夠;白飯不夠時,志工就會去找其他慈善機構,問哪裡有多的米飯,把它拿回來裝便當,再用直昇機直接送到災區給救災較耗費體力的阿兵哥吃。阿婆聽到志工的難處,明白真的吃不到飯就難過地哭了,其他志工也心疼哭了;但是大家想到證嚴上人說「慈悲要有智慧」,也只能堅定地繼續完成工作。

還有一回,其他團體也想和慈濟一起供餐給救災人員,只是對方提供葷食;志工只好向他們說明慈濟便當只提供素食。吳昭媚回憶說:「她們還反駁我們:『阿兵哥在家大多是葷食,吃素會不習慣啦!而且救災都是粗重的工作,吃素體力會不夠的。』」後來自葷食和素食的便當都送到災區,但是阿兵哥都選擇慈濟提供的素食便當,原來當時阿兵哥在充斥屍臭的災區挖屍體,根本就不敢再吃肉。

當時環保餐具並不盛行,所以震災用的便當都是紙餐盒,由於便當的量很大,又回收不易,吳昭媚靈機一動請廣播電臺呼籲善心人士提供紙餐盒,但就有人批評,手都快指到她的額頭,指責慈濟「不環保」。她只能躲起來偷偷地哭,因為怕先生看到會心疼,不讓她做慈濟,雖然覺得委屈,但是她告訴自己:「對的事,做就對了。」堅定自己的心念繼續走菩薩道。
醫護人員關懷資深師兄姊居家往診,到名間鄉蔡柳師姊(右)家關懷,護理師李佳紋(左)為蔡柳師姊量血壓,醫師們關懷其最近健康情形。(攝影者:林世淵,地點:南投縣,日期:2018/09/08)


志工口述善史

來到蔡柳家中,她貼心地泡了金線蓮茶給大家退火解渴。談起九二一的記憶,就是當時她在災情最嚴重的中寮、集集煮飯,四處都有人在哭,她也就一邊煮飯,一邊跟著掉眼淚;但眼淚邊掉,手還不能停下來,煮飯炒菜後就開始裝便當,菜不夠時又繼續炒,炒好菜再繼續裝便當,如此周而復始地忙碌,常常一天忙下來,整個手腕都腫起來。

上人開示中曾提到講《法華經.從地涌出品》,就想到九二一地震後,天一亮,穿著「藍天白雲」的慈濟志工就湧出來了;而楊吳玉珠、吳昭媚和蔡柳都在九二一地震時盡心盡力為苦難災民付出的志工之一。

當年這一群救苦菩薩如今隨著年紀增長,身體逐漸老化生病,大醫王除了在身體疾病方面給予專業的建議,也獻上全球慈濟人的關懷與感恩,同時希望她們能傳承、陪伴,以親身的經歷來舊法新知,述說自己所走過的、所做過的點點滴滴,用感恩的心,讓更多人理解每一段足跡與歷史。【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曾玲麗、陳秋燕、曾千瑜 南投縣報導 2018/09/08)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