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佛法就有辦法 慈青年會線上淘法

2022-01-07   | 蔡翠容 李志成
2021慈青年會在慈濟大學攝影棚,將講師及各地分享者的畫面,直播全球。(照片:吳湘瀅提供)
「敬愛的淘法網會員您好:您所訂購的商品即將送達您專屬門市,取件編號2021 Global Tzu Chi Collegiate Annual Convention,準備好開箱了嗎?」別誤會,這不是新的購物網站。
 
慈青年會 全球法寶交流
 
2021年全球慈青年會針對年輕族群策劃設計網頁主題。藉由大家所熟悉、時下流行的網購平臺模式設計網頁,希望大家都一起上「淘法網」。淘法網沒有金錢買賣只有智慧和法喜的分享。田智賢說:「我們沒有金錢的買賣而把它轉換成『法』的部分,大家互相『淘』想法或是方法,或是『淘』法脈。」
 
新冠肺炎疫情仍然威脅全球,面對嚴峻情勢,世界各國都嚴正以待未敢大意,絲毫不鬆懈邊境管制;「2021年全球慈青年會」克服種種困難線上舉行,12月25日、26日兩天,透過雲端直播串連全球十七個國家、地區慈青、慈青學長、慈濟志工及關心公益的年輕夥伴,互相學習成長。
 
現場設在慈濟大學大愛樓攝影棚,直播講師分享畫面,國內外各地的分享者也以連線方式,讓大家透過 ZOOM連結,全程以Youtube頻道播送。
 
課程精彩內容直播之外,馬來西亞「宣傳快報組」一群年輕人,用他們充滿美感的專業能力,繪製電子海報,將營隊活動訊息宣傳到各個國家。同仁暨慈青學長賴郁文表示,「這就如同在宇宙遍布中,有很多「寶」都很適合大家來學習;這是一次有系列、有特色的文宣。」

 
全球慈青與精舍師父相約在線上飲一杯智慧的水,學員隨機分組討論、分享,還能請師父釋疑、解惑。(攝影者:李志成,地點:靜思精舍,日期:2021/12/25))


精彩課程 包羅萬象
 
兩天課程內容,包羅萬象。上午臺灣、加拿大、美國及澳洲慈青代表分享「疫情下的慈善」,他們在嚴峻的疫情下,不畏困難,持續推素、新芽課輔與訪視陪伴難民兒童、掃街等,為當地所做印下善的足跡。
 
下午場座談則由馬來西亞、新加坡、菲律賓及印尼慈青代表,分別從與「環保議題」相關活動,分享他們堅持推蔬食、清淨在源頭、垃圾分類與環保教育……
 
長期深耕南非的慈青學姊袁亞棋,分享她所著新書《微光長旅 從南非出發》,從跨國慈善,及當地志工如何用毅力、勇氣走到各個不同苦難的地方。
 
澳洲章念慈,在疫情下,發現自己漸漸對慈青缺少那一分熱情,也慢慢減少做慈濟。當聽到袁亞琪學姊分享的「微光長旅、從南非出發」,如何在南非當地帶動居民一起做善事,啓發他們的善心,章念慈很感動。她發現這種教育手心向上的人,如何翻轉成爲手心向下的人的方法,也可以在澳洲落實。
 
主題座談結束之後,基金會同仁涂君燁和楊宇緗兩位慈青學姊,也把握難得因緣,與全球學員分享,11月初參加聯合國COP26,第 26 屆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的見聞,提起慈青的使命,「What can you do?你還能做些什麼?」在人與人之間如何付出,如何關懷社會,如何承擔,更重要的是,要培養完整的愛。
 
慈濟基金會執行長顏博文亦以「世代青年的使命」為題,分享慈善足跡回顧與對未來推動方向及展望。他希望年輕人可以發揮力量,也藉這機會邀請慈青們,一起參加共善行列。
 
特別之處,還有「公益市集」,淘法網上設有十九個攤位,讓學員在線上自由走動、瀏覽,自選課程——「世界需要你」系列活動,邀請大家參與蔬食與造血幹細胞捐贈,讓世界發光;「新芽課輔」教育希望,陪伴照顧戶小朋友培養人文素養;「最長情的陪伴」澳洲布里斯本志工用心關懷照顧戶個案;「南非慈青總動員」疫情紓困發放,一起打包送物資救助數萬貧困家庭……十九個攤位,分別連結至十九間各自設定主題的zoom會議室。

  
全球慈青向行腳在外的證嚴上人發願,「願當師公上人分憂解勞的小螢火蟲。」(照片:擷取自連線畫面)


學習成長 與上人分享心得
 
第二天,一早,大家和行腳在外的證嚴上人連線座談。短短四十分鐘,讓人格珍惜。上人開示:「好親切,我的孩子都回來,一個一個要來繼承志業,慈濟志業有傳,一代傳一代。」勉勵大家,「長長的情從幼小,到中年還是慈濟人,這叫做長情;沒有離開慈濟,這就是價值,人生的價值。」
 
慈青學長,花蓮慈濟醫院一般外科主治醫師張群明,從1995年進入慈濟大學就是慈青一員,他分享:「二十幾年來一直在慈濟路上,跟師公上人和精舍師父們學習做人。不要只想改變別人,先改變自己的習氣,別人就會因我們的改變而有所改變。」
 
「每當想起與師公上人的約定,就算再難過的坎,也可以跨過去。」雲端的師徒相會,讓日本志業體身爲同仁的施美君,力量倍增。
 
臺灣的白天,是英國的半夜,自馬來西亞到英國就學的黃知耘不錯過,她說:「第一次半夜了,還沒有睡覺,而且做著有意義的事情。」她開心表示,意外的發現,原來自己半夜思考和專注的能力真的挺不錯!對於課程,她感覺大家都在分享一個共同的觀點,就是讓世界多一點愛、讓世界充滿愛。期待自己真正身體力行之後,就會有不一樣的收穫和體悟。【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蔡翠容 李志成 花蓮報導 2021/12/31)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