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有社會創新嗎
2023-08-09 | 慈濟慈善基金會文史處閱讀近5500萬字與慈濟相關的第一手田野資料,總計包含了600多期《慈濟月刊》、證嚴上人隨師手記、慈濟委員傳記故事、慈濟事件紀錄等,從小在屏東長大的社會學者李鎮邦,將慈濟功德會如何從花蓮後山開枝散葉的歷程,放到1960年代臺灣社會脈絡,他像破解謎題般,理出慈濟志業的發展,到底是如何創新?為什麼它能夠成功﹖
後山的宗教與經濟
李鎮邦教授首先回溯,1960年代的臺灣社會背景,指出當時的醫療、教育等公共問題的處理,資源仍集中西部,花蓮後山相對被忽略。基於公共需求的社會背景,促成了眾人對慈濟功德會的支持,因為它補足了許多政府力有未逮的部分。
不過慈濟功德會組織為什麼能夠發揮效應﹖李教授表示和當時的宗教與經濟發展背景,不無關聯。他指出,相較西岸,花蓮在1970年代,鮮少有中國傳統宗教服務據點,而證嚴上人創設的慈濟功德會,正給予了東部人心靈,有所依托。
此外,李教授也發現,1970年代花蓮市的經濟水平相對優勢,資料顯示,當時花蓮市服務人口高達68%,此數據高於西部城市服務人口﹔此外,花蓮市商業人口也高達17%。這樣的經濟背景,也給予了慈濟功德會在號召小額定期捐款時,一個最好的因緣條件。李鎮邦說,若就「社會創新」而言,若以當前流行的語彙來說,就像「眾籌募資」的概念。
慈濟組織就是社會創造範例
「社會創新」的目的在於運用新的方法,解決公共問題,這也是「眾籌募資」的根本立基點。慈院創立過程,就是慈濟眾籌成功的最好例子。詳閱過600多冊《慈濟月刊》的李鎮邦教授,強調,首先,慈濟透過《慈濟月刊》公開透明每一筆捐款,讓所有捐款人清楚捐款明細。接著,慈濟積極動員組織裡的成員,來共同成就。
慈院創立成功的範例,印證了慈濟組織的靈活性。他表示,慈濟組織融合了各領域人員,也吸引許多新興企業家參與。李振邦將慈濟組織歸為「混和型組織」,成員隨時可以做機動調整,以達成「社會使命」為目標。除了證嚴上人的感召力,這也正是慈濟功德會,成長為現今跨國規模慈善組織的一大原動力。「不斷從做中學,不斷進行調整,不設疆界」慈濟正是以如此的開放胸懷,來回應每一次的社會需求。
講座最後,政大社會系主任陳宗文,肯定慈濟人總以「關懷在地,影響世界」(thinking locally,acting globally)做為行動方向,他表示慈濟的成功,很值得作為「社會創新」研究的題材。慈善基金會副執行長何日生,則引述2009年受邀前來慈濟精舍演講的趙文詞教授(Richard Madsen)所言「臺灣像雅典,地緣位置都在一個不穩定的狀態,雖然削弱中的舊文明未消失,但新文明尚未崛起,臺灣在這樣的歷史機緣下,很有可能出現世界性的文明,而慈濟很可能是佔據其中一個很重要的成分」。何日生表示,盼全世界更多人像慈濟投入善志業,讓大家透過善心相互連結,在愛與價值中追求更多更深的平等。
(文:慈濟慈善基金會文史處,2023/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