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 等待一個溫柔的媽媽

2012-10-01   | 黃富美
黃明月提醒大家愛要及時,學習正念思考,才不會為小事抓狂。(攝影者:吳惠晶)
「妳們都很乖!哪有母親不原諒女兒的。」等了五十年,黃明月終於等到一個溫柔的媽媽。

9月22日臺南安平聯絡處靜思書軒的心靈講座,邀請大林慈濟醫院資深志工黃明月,分享如何找出從容處世的方法,她提醒大家愛要及時,學習正念思考,才不會為小事抓狂。

輕聲細語 化解母女間的衝突

黃明月的媽媽是養女,十七歲時就開始持家,家庭環境困難,能幹的媽媽嗓門大,省吃儉用拉拔五個子女長大,沒有時間跟孩子好好講道理,孩子也感受不到媽媽的愛,因此,黃明月曾對媽媽說:「做您的女兒很倒楣耶!」也曾跟媽媽哭訴:「我在等待一個溫柔的媽媽,我甚麼時候才能等到?」然而,在黃明月接觸慈濟後,她有了改變,不再一味要求母親為自己改變什麼。

有一次,黃明月從臺北打電話回家,才講不上兩句話,那頭的媽媽隨即掛上電話;深呼吸後,她調整自己的態度,再撥一通電話,撒嬌地說:「媽媽,電話很貴我知道,我是要跟您報平安啦!您也沒有跟我說再見!媽媽,我投了十元,十元而已!您聽到喀嚓的聲音再掛掉喔!」柔和的言語化解彼此的溝通障礙。

黃明月接觸慈濟後有了改變,不再一味要求母親為自己改變什麼。(攝影者:王麗惠,地點:臺南安平聯絡處,日期:2012/09/22)
回屏東時,媽媽拉開黃明月的行李袋,一看全是經書、錄音帶,嗓門大聲的媽媽唸說:「節省一點不要亂買。」黃明月把聲音放低低地說:「媽媽,我認識一位師父,她教導我們說話要輕聲,這是師父講的錄音帶,我聽了感覺很不錯,您可以拿去聽聽看。」因為已經明白媽媽說的話是出自於關心,母女倆也就不再針鋒相對。

嘴巴沒吃到 心裡一樣甜孜孜


黃明月剛茹素時,曾對媽媽提過,在臺北不知道要去哪裏吃素食?過一陣子回屏東,媽媽竟為她準備春捲。她記得當時在大哥、二哥家聊天,沒注意到天色已晚,遠遠的就傳來媽媽的大嗓門:「哦!說有多可憐,說在外面攏沒甚麼東西可吃,我專程為她準備春捲,吃飯時間ㄚ不知走去哪?(臺語)」黃明月一聽到,急忙趕回家,還俏皮地對媽媽說:「我有聽到菩薩說您有煮好吃耶!」

沒想到,一走進廚房,春捲早被吃得精光,但黃明月依然大聲地說:「春捲足好吃耶!(臺語)」在客廳的媽媽聽見了,說:「孩子在成長,我總不能叫他們麥吃,又擱沒看到你的人影!(臺語)」雖然沒有真正吃到春捲,感受到媽媽心意的她,心裏早已喜孜孜的了。

《別再為小事抓狂》一書熱賣,講座一結束,民眾排隊等候黃明月簽名。(攝影者:王麗惠,地點:臺南安平聯絡處,日期:2012/09/22)
去年(2011年),黃明月參加經藏演繹,深深懺悔以前對媽媽的惡言惡語,向中風住院的媽媽說:「對不起!請您原諒我以前的不懂事。」媽媽緩緩舉起瘦弱的手撫摸著明月說:「妳們都很乖!哪有母親不原諒女兒的。」等了五十年,明月終於等到一個溫柔的媽媽。

「千拜萬拜,不如跟父母說聲愛。」黃明月提醒大家,愛要及時,要身體力行。

有愛 沒有走不過的路

黃明月也和大家分享,醫院裏的生命故事。

有一天晚上七點多,黃明月在醫院大廳彈琴。一位老先生跟她點一首〈疼你吶生命〉(臺語歌),明月問他這首歌要點給誰聽?老先生眼眶泛紅地說:「給我兒子聽,他才三十幾歲就肝硬化,現住進加護病房,我想唱給他聽。」

隔天,加護病房探訪時間,明月帶著吉他和其他志工一起到病房,她彈著吉他,老先生唱著〈疼你吶生命〉,在病床上的兒子聽著聽著眼淚撲簌而下,比著手,要求父親再唱一次,感人的畫面,讓人不禁鼻酸。

最後,黃明月說,家是塑造每個人成長的地方,遇到困境時,要樂觀去面對,用正面態度去思考,那困難就不再是困難。調整自己不要那麼有稜有角,觀念轉,事情跟著轉,愛要及時,有愛的生命沒有走不過的路。 【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黃富美 臺南安平報導2012/09/22)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