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象牙塔 因慈濟開眼界

2012-10-30   | 徐鳳琴
進入慈濟、參加大愛媽媽後,劉妙玲的生命如穫至寶,豐富了寬廣的人生。(攝影者:徐鳳琴,地點:彰化鹿港鎮貝斯特幼稚園,日期:2012/10/17)
「手拍兩下、拍兩下,劃圈圈呀劃圈圈,左哭哭呀右哭哭。雙手合抱搖、搖、搖。」校園活動中,總是吸引全場目光,全身散發出一股自信快樂的劉妙玲,收放自如、活潑自在地演出帶動著快樂的氛圍,這全都是她加入慈濟才學會的。

「未進入慈濟前如同生活象牙塔中,總是日復一日沒有目標,總以為幸福是理所當然也不知道如何珍惜。」參加大愛媽媽後,劉妙玲的生命如穫至寶,豐富了寬廣的人生。

參與大愛媽媽 開拓狹窄視野

出生在嘉義,五歲即隨父母北上的劉妙玲,在臺北成長、讀書、工作、結婚生子,都從未離開過臺北。但因先生黃志敏的工作要由臺北調到麥寮,所以在深思熟慮下,她決定放棄臺北多年的工作,一家人搬到鹿港。

來到鹿港後,因為孩子還很小無人照料,劉妙玲放棄外出謀職的念頭。初來乍到、人生地不熟,劉妙玲爾後在沒有任何人脈與廣告之下,因緣際會開啟英語教學的生涯,即使只有不到十位的學生,她也非常知足、感恩。

平日與左鄰右舍互動良好的劉妙玲,透過鄰居的介紹而認識慈濟志工紀昀岑,自此與慈濟結上一分好緣,而在紀昀岑的邀約下,她也參加大愛媽媽的課程,她說:「記得當時想法很單純,參與六期的大愛媽媽課程感覺還不錯,從此打開原本狹隘的視野,豐富我的寬廣人生。」

學剪輯成長 克服障礙困難

在參與大愛媽媽的過程中,劉妙玲有機會接觸戲劇、錄音甚至劇本的寫作,當她在錄製第二版「丁蘭的故事」時,有機會接觸除了幫忙錄音,還會與大愛媽媽們分享音樂剪輯細節的慈濟志工劉能騫,從中劉妙玲也漸漸領悟到剪輯的奧妙。

對於電腦不熟悉的劉妙玲,在劉能騫的鼓勵下,毅然決然地把剪輯工作承擔起來。在初學的過程中雖然經常遇到問題,但她都會把家中桌上型的電腦搬到劉能騫家中請益,她說:「每每想起《靜思語》『要有獅子的勇猛心、駱駝的耐力』,我就有無比的信心,支持著我一路克服身心困難。」

感恩劉能騫的一路陪伴,只要有所求,他一定會放下手邊的工作,讓劉妙玲得以順利學會剪輯。劉妙玲表示,學會剪輯不但可用於戲劇字幕、錄音、影片等,不只自我成長,無形中更豐富課程也影響校園愛灑活動的質感。

除了自我成長外,她也會利用星期二的下午,在靜思書軒與大愛媽媽們一起學習剪輯,而她最開心的莫過於看到約十五位大愛媽媽,每次在課程中的作品呈現與彼此的收穫。
校園活動中,總是吸引全場目光,全身散發出一股自信快樂的劉妙玲,收放自如、活潑自在地演出帶動著快樂的氛圍,這全都是她加入慈濟才學會的。(攝影者:徐鳳琴,地點:彰化鹿港鎮貝斯特幼稚園,日期:2012/10/17)


感恩先生認同 堅定走慈濟路

加入慈濟遇到最大的考驗,不是學習剪輯軟體,而是要得到先生的認同。她說:「每次帶孩子參加慈少活動回家,先生不但不認同,而且都會賭氣、不跟我說話好幾天。」

後來,劉妙玲與先生ㄧ起到劉能騫家,從中聽完劉能騫的苦學精神,讓先生不禁佩服不已,從此漸漸放心讓太太完成剪輯任務,還會「獻聲」參與錄音,這讓夫妻之間無形中增加許多話題。

雖然先生不常參與慈濟活動,但已經對慈濟非常認同,劉妙玲說:「先生很願意調整自己的生活步調來配合我,在影片製作時也會給一些建議。」「因為孩子白天要讀書,我又要工作,我不能這麼自私,應該讓她做自己想做的事。」聽到先生的真心話,讓劉妙玲非常感動,從此更堅定她走在慈濟的路。

感恩身邊貴人 願多撒播善種子

「人圓、事圓、理則圓」,待人有如照鏡子,我們對別人什麼態度,別人自然就會回饋我們相同的態度。以前對錯總是非常分明、嚴以待人的劉妙玲,往往得不到好人緣,也不知道別人是否遇到瓶頸需要適時的關心,但自從加入慈濟後,她才慢慢了解「人」才是最重要的。

劉妙玲表示,「小時候曾在心中立志,要成為弟妹們的好榜樣,現在無論家業或志業,也自我期許能步步踏實做,以愛來影響家人,多傾聽孩子們的心聲。」 福氣滿滿的劉妙玲,每天都能無後顧之憂歡喜做慈濟,她感恩先生的鼓勵與護持,她更感恩父母給了她健康的身體,能做利益眾生的好事。

取之於慈濟、用之於慈濟、回饋於慈濟人,是目前劉妙玲報答陪伴她成長的法親家人們。她願意將自己的所學與大愛媽媽們分享,更鼓勵他們要成長自己。

「多做多得,少做多失。」每當新的教案完成帶入校園帶動時,看到校長、老師和學生們專注的眼神,將善的種子播灑出去,而心中那分滿足與踏實的感覺,原來是如此讓人感動。【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徐鳳琴 彰化報導 2012/10/17)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