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袍初心 超越之愛

2019-06-26   | 慈濟基金會
證嚴上人開示:「我看到醫生我就會很尊重、很感動,無論你們看什麼病人,因為你們的志願就是大悲志願,多麼清純、超越;尤其是投入在人醫會,是純粹面向著是貧窮苦難人,孤老無依,被放棄的(人)。佛陀說,身最不乾淨,觀身不淨,因為你們很甘願投入一個個不淨的身體,發揮對他的愛,這實在是很超越的仁愛,真正很超越的愛。」

【證嚴上人6月25日人醫會溫馨座談開示開示】
「很感恩,謝(金龍)醫師所說的人醫菩薩,這樣地投入去關懷,同時也把佛法融會貫通,這是真好。」

證嚴上人行腳第十一天,6月25日於新店靜思堂與北區人醫會進行座談。座談中,北區人醫會召集人謝金龍醫師分享自己閱讀慈濟人文志業中心所出版的戲劇相關著作《智者大師》,從一開始的沒有耐心,逐漸進入專注而收穫良多的歷程。而上人藉此談到大愛電視《高僧傳》系列中,對於史實的還原以及人物精神的掌握。

「過去寫的是真的,現在演的是真的;真真假假,總是過去無痕無跡,所以我們只是取他的精神,只要有真正的佛教中有這一位大師,他用什麼精神去求法,過後是用什麼心傳法。」

人能弘道憑心志 私欲雜染最不該

大愛電視臺《高僧傳》乃透過歌仔戲形式,呈現了多位高僧大德在佛教傳布過程中所展現的願力與行動。由於要改變一個人思維來接受佛法已非易事,何況高僧們在歷朝歷代中企盼改變國主,進而建立百姓都能安居向善的社會。

「傳法的過程,智者大師是最有福的人,在這麼多的高僧傳法師,他是最有福,因為他得到了幾位皇帝的禮遇,是很有福。更佩服他,在福中心念不變異,那一念,智者大師求法的目標、要傳法的方向無差,最怕的是被環境偏差。」

在歷史洪流中,不乏兵馬倥傯的戰亂年代,而佛法的興顯也並不全是在承平年間,不論高僧或更多歷史無留字號的傳法者,都彰顯了「人能弘道」的道理。

「每一個朝代的高僧都會碰到戰亂,都有碰到逆境的環境,在逆境中不改其意,在榮華富貴的時候也沒有什麼驕傲,守住了他弘法(心志)。只是他(智者大師)懂得如何借力使力,讓佛法更能往下扎根。」

佛法的扎根與弘揚,都是為了讓佛法能救度眾生,若以一己之私利用佛法,則佛法將不易流布,甚至中絕。

「不要把佛法當作人情!不要把佛法當作人情!不能做一個斷種的人,這是很重要!佛法不是拿來做人情,佛法也不是拿來取名利的,不是為名為利,這佛法是要讓我們聽了,了解。」

各行各業能傳法 行蘊流變莫忘本

傳法不只是出家僧人的職責,而是佛弟子承接佛法後,就應該各以因緣,為之廣傳。

「就如前天,我跟大眾說話,一上去就跟大家說,『其實我們今天都在這裡,我們大家都是宇宙覺者的傳法人,各行各業,他每一行業都有他的專。』佛陀的說法,第一句話:『奇哉!奇哉!大地眾生皆有如來。』智識大家都有,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人人都一樣。」

人人都有與佛同等的清淨本性,然因人身總有生老病死,是故衍生種種生命之苦。

「佛陀教我們,這(說法)四十二年的過程,從眾生苦,多苦?相信大醫王你們所接近的人生,苦不苦啊?真苦,人生無常。很多醫生將小孩看到大,把那少年的孩子看到老。總而言之,生命都在行蘊中,都是在不知不覺中,分秒把我們的相帶過去,其實我們一直在變相,每一秒,一日一日、一分一秒把我帶走,分分秒秒這都是我最近要大家把握時間,分秒會過去,我們要莫忘那一年。」

醫者心也是菩薩心,上人叮嚀人醫會的醫師們,莫在歲月流逝中也把醫療使命蹉跎殆盡。

「時間累積是歲月;在歲月中,我們的生命在歲月中做到什麼?你們為何起一念心?今天叫做大醫王,是不是大家一念心要做救人的人,共同的有一念心。若是開始有一念,說做醫生才能賺很多錢,這不大對勁。」

甘忍不淨拔病苦 三理四相從中會

合格醫師的養成,從醫學院、實習、住院醫師、考取證照等等,都是漫長而艱辛的過程,只因生命珍貴,不容差池。

「為什麼我會稱呼你們為大醫王?大醫王譬如如來其中的一個名,叫做大醫王。因為就像醫生在人間,可以膚慰人體的疾苦,膚慰他心靈的惶恐,這就是大醫王所做,也就如佛心,佛心要膚慰這樣的眾生,所以醫生就如活佛,師父很尊重醫師,很感恩你們,用你們的時間去投入(救)這麼多的苦難人,不是有錢可賺,還要(自)掏腰包。」

醫者父母心,醫師的眼中只有病人,而非人的富貴貴賤,眼光盡是純粹。

「我看到醫生我就會很尊重、很感動,無論你們看什麼病人,因為你們的志願就是大悲志願,多麼清純、超越;尤其是投入在人醫會,是純粹面向著是貧窮苦難人,孤老無依,被放棄的(人)。佛陀說,身最不乾淨,觀身不淨,因為你們很甘願投入一個個不淨的身體,發揮對他的愛,這實在是很超越的仁愛,真正很超越的愛。師父很感動!這就是我所愛的人醫會,也是很尊重。」

醫者是救治人生小乾坤的不調和,而佛法則是對治人心的不調和所引發的天地間四大不調。

「佛陀在大乾坤裡說『成住壞空』,在人體說『生老病死』,在心靈說『生住異滅』,我們這一念心起,這一念心是對還是不對?對的,有常住嗎?常住在我們的心嗎?過去,分秒完成了我們好念、好事,我們的好念有沒有存在?有沒有守住這一念?這就是我剛才所講的智者大師他的精神。」

一念心起結善緣 無染初衷得人助

上人屢屢推薦大家要讀智者大師傳記,除了法師德行之外,更因智者大師講述過《法華經》,而《法華經》也是靜思法脈慈濟宗門所奉行的中道,旨在人群中修行。

「我們現在發一念心,你所面對的多少病患,富有的也好,窮困的也好,你這一念心那就是因子,你面對的任何一個病患,都是你的結緣;你所結的緣,讓你摸過、救過、看過,與你很有緣,你很歡喜,他也很歡喜,這就是你已經在結眾生的好緣——你不是把醫療拿來當成生意,若是做生意,你要賺錢,我付錢,你和我沒有關係,我是來吃飽,你是來賺錢的,所以毫無關係。」

如果醫療落入對價關係,就容易引發糾紛,而慈濟義診是純粹的助人遠離病苦,是純粹的結好緣。

「我們若是義診就不一樣了!我來到你家看你、愛你,我無所求解決你的苦難,把你當作是我的親人。他的心地裡有你這顆種子,將來,這粒種子未來跟你的緣,他會助你的緣。」

把握因緣,回歸清淨無染的初衷,上人期待人醫會的菩薩們持續參與,在慈濟歷史中留下足跡腳印。

「我們現在及時能夠付出,這叫做因、緣、果。未來感受到的、體現出來的,是過去是這樣做出來,希望各位能了解這精神是從哪裡來。你們莫忘那一年、莫忘那一群人、莫忘那一念,慈濟的這一群人來製造歷史,因為我們有經過這樣的歷史。」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