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源靜思 恪守家風
2020-11-09 | 慈濟基金會「剛剛看大藏經(影片),看到了我們的精舍開始的時候,那樣的單薄、那樣的孤單,在田中央裡面就是一個小小的建築物……」
證嚴上人2020年歲末祝福行腳第三天下午,面對著臺下新授證慈誠、委員、榮董,以及大臺北地區慈濟志工,上人話說從頭,慈濟世界是從花蓮縣新城鄉山腳邊那方小小的「小靜思」開始……
篳路藍縷克難行 志業開展典範立
慈濟創辦的頭兩年間,上人與弟子們總是借用普明寺的空間進行發放,發生了「一粒米中藏日月」的故事,但實在需要為長遠的慈濟志業設立一個基地。1968年2月5日,「靜思精舍」破土,上人親自規劃這一座僅三十四坪大的空間利用,讓人盡其力、地盡其用。
「這一個小小的建築物(小靜思)可是大利用。我們有六、七位出家修行者都住在裡面,白天就作為辦公室,那佛龕下面就一個儲藏的空間;晚上就把那空間裡面的棉被等等拉出來,就是他們的房間;一大早,三點多了,翻個身把所有的這個棉被、毯子就開始收進去,桌子排下去,它就是辦公室。我們總是從那樣簡陋的地方(起步),真的再回想過去,那樣克難生活,我們也心無罣礙,也是日日輕安而自在。」
克難慈濟功德會的篳路藍縷,上人與弟子們心無旁騖而致力濟貧,而後逐步開展成四大志業;當慈濟志工遍及全球,擴大了對靜思精舍的使用需求,才又分段興建,直至今日規模。
「現在,有時候看到了精舍的景觀。有一天,我從醫院回來,車從外面進來了,我眼睛從遠處看到了,那就是我們的精舍喔!因為平常我難得走出門,出去了、回來了,遠遠看到我們的小靜思,透視過去的後面的講經堂,講經堂比小靜思再高一截,看起來都是很完整,我自己內心也會佩服一下自己。」
上人欣慰,當初囿於師徒胼手胝足,自力更生所得的經費常用來濟貧,對於精舍興建這樣的大事,也只能盡量撙節,以堅固實用作為出發點,從細節中點出慈濟家風。
「小靜思,誰來設計?沒有人設計,只是我站在那裡跟師傅說,『就是這樣搭、就是這樣壁疊磚、屋頂蓋瓦……』曾經,看到一陣風吹過,屋頂上的瓦都吹掉了。當初在蓋這個小靜思的時候,我有一種要讓它很鞏固,雖然精舍雖小,但是要讓它很勇健。那個時候(再修),屋頂就是用水泥蓋起來,瓦只是造型,蓋在屋頂上——雖然風把它(屋瓦)吹掉了,精舍還是完好,沒有漏雨,因為屋頂是水泥,所以看到了瓦被吹掉,裡面還是很鞏固,三十多坪慈濟的家也在裡面,所以感覺到鞏固很重要,大、小不在意,但是勇健很重要。現在看到我們的家,遠遠看著相片,看著我都很佩服。」
不受供養自更生 心靈故鄉自食力
靜思精舍從最早的「小靜思」外加一個廚房,因應慈濟隊伍日益擴大,分段逐次擴建。
「現在看我們的精舍,不同的時期,總是一次一次工程,我們的精舍累積起來二十多次的工程,總是一回接著一回,有了(需求)增建,再有了(需求)再增建,所以這樣分時間這樣過來,現在完成很整體的美。現在看到整體美,我真的也是很感恩。」
多次的擴建工程,上人總是自持自律,所需費用都與慈濟募款分開,也謝絕任何在家居士的有形供養,完全由常住師父平日自力更生所累積的少許經費來支應;興建過程中,精舍常住師父也都親身投入綁鋼筋、挑水泥等粗工,也有慈濟志工秉持「蓋自己的家」來出力。
「當然,到了後期的工程,要感恩的是慈誠菩薩還有委員,工自己來做,雖然師父沒有接受大家來出磚、出水泥、出柱子,可是大家把它當成家裡的事,家人自己來做,所以工都是慈濟人來完成——除了真正的大工我們要雇用,很多的小工總是我們的大菩薩來完成它。這個省下了多少、多少的工資。看看這一群常住師父們,他們也會綁鐵,他們也會蓋,從地挖到了屋頂,他們真正地從不會學到會。」
上人讚歎:「所以說來,人間沒有做不到的,沒有說沒有用的人,人人大有用處。事事人人都可以做得到,慈濟就是這樣,人人有信心,人人願意做,就這樣來完成。」
儉樸自持樹家風 付出無求心感恩
靜思家風的塑造,上人與靜思精舍常住師父以身帶動,對社會事、慈濟事出錢出力不計較;對自身則是,以實用、夠用為出發點。
「非常感恩,慈濟在人間、在社會上,不也都是這樣嗎?都是志工菩薩在投入。有時候聽到了我們的顏(博文)執行長,因為他是企業家,會知道說是工如何來累積,他分分毫毫都很會算。有一回,他跟我說數字,他說一個人一個小時,如果算(基本工資)一百五十塊(新臺幣),他說一個人算(支付)四個小時就好,他跟我說:『師父,你一年要付一百多少億。』」
此時,臺下眾人齊聲唸出:「一百二十一億六千二百七十多萬元。」讓上人讚歎慈濟志工的可貴,不在於「工資」多少,在於一份付出的心。
「總是,我們大家付出的。何況每一個菩薩,不是工資請得起的,大家都是無所求而付出,付出還要說感恩。這就是美,美的世界,那樣真誠的心,很虔誠的愛的付出,付出無所求,讓它完成。精舍是這樣,我們在社會又是多少?五十多年了,從無到有,從少到多,到這麼大的團體。」
無緣大慈同體悲 大愛共伴蔭蒼生
2020年的COVID-19疫情,慈濟志工發揮了全球聯網的效率,調度各地醫療或貧民所需的醫療物資或維生物資,不分地域、不分種族、不分宗教,一視同仁地予以援助。
「就如這一波的疫情,慈濟為多個國家去付出,全球都是一罩難求,那慈濟有什麼大本領?因為慈濟遍布在國際間,慈濟人不同國家為了口罩,他們就可以去收集,人多就是好事多,也有國內外慈濟人,他們都會為慈濟而預留——我們醫療體系不能沒有,我們的志工要投入人群不能少,所以他們會為慈濟預留。」
「那我們接到了口罩,我們就會想到了,不只是慈濟自己的醫療系統需要,其他的醫療系統也需要。我們就趕快問,哪一家醫院醫療機構需要,我們就趕快送。這就是愛有餘力,我們還是不斷地提供給其他的機構,不管是政府機構,社會所需要慈濟,一有是天下都有。」
上人直言:「天下人為慈濟而付出,慈濟為天下人毫無保留,這個就是共伴共愛,我們大家互相作伴,我們大家互相共同的愛來付出,這個是很重要。我們的心,慈濟人慈悲濟世,大家唸起了『慈濟』二個字,慈是無緣大慈,悲是同體大悲,無緣大慈是他不一定跟我們有關係,也不一定我們認識他,這個時候我們大家要共伴共生息。」
心佛眾生無差別 啟佛自性護生靈
佛陀慈眼視眾生,眾生平等,慈濟秉持佛教精神,不僅是要幫助人,更要推動慈悲精神擴及動物,呼籲勸素,免除動物被屠宰的痛苦。
「剛剛我們看了(圖片),那個大嘴巴一秒鐘吞食了二千四百四十多的生靈,那一天是二億多的牲口。所以,我現在一直在提起,過去我實在是不敢說,也是說也沒有用,那就是一個心,要如何保護眾生?眾生不被殺。但是呢,這樣的話說不出口,因為說了也沒有用了,因為人總是欲念貪口欲,所以,叫大家素食實在是不簡單,也很不可能。」
多年來,上人總是殷殷期盼人人茹素,但又明白個人要落實全素,總有許多實際的困難。
「無法茹素的,還是大有人在,大部份因為是不方便,他也知道要茹素,因為要應家裡的方便,也不要造成家裡人的煩惱無明,所以也要順著家裡的人,所以要人人家家茹素,實在是很不簡單。看看那孩子,是孩子向著家庭推素,孩子要推、要素,阿嬤會跟他說:『這樣沒有營養。』孩子就會向阿嬤講道理,讓阿嬤心服口服,所以全家茹素。孩子的智慧、孩子的造福,這種不殺生戒殺,還要讓家裡呢啟發善心、善念,可以保護生靈,看看,這孩子不就是菩薩嗎?孩子可以度化家庭。」
以兒童都能堅持茹素並向家人勸素為例,上人提醒:「有心就不難。」
「阿嬤說不會煮,孩子自己去下廚、烹飪,這都是人間菩薩從小與生俱來,那樣本具佛性,這就是說法,舉手動足,開口動舌,無不都是法,只要我們有心,沒有做不到的事,這都是造福人間。」
起心動念有業因 分分已獲當慎行
自造福田,自得福緣。布施不只是金錢的付出,起心動念之間,節制自己的口欲,也是放眾生一條生路。
「師父還要跟你們說,福自己做自己得,分分己獲,看你要做多少,大家呼籲。呼籲用口造福,用雙手出力去造福都可以,開口動舌也是呼喚、也是造福,不是要你出錢,最重要的是心。我們現在就是非呼籲不可,茹素啟發善念,這個善念的心,淨化人心,啟發人人造福的一念心,這才是真正地造福臺灣的平安。」
自淨己心,自淨其意,就如同在自己心靈設立一道清淨屏障,免除欲念侵擾,免除言語行動中造業。
「我在精舍也說,好像一個保護層一樣,人人發心,那個保護膜薄薄的,我們籠罩起來,隔離了病菌、隔離了那樣看不到摸不著的。期待我們大家發心,把這樣的保護膜展開起來,鞏固得讓病毒不侵。我們有好心好念,人人都有這樣的防備,呼籲著茹素,不要殺生。」
上人期待,人人能低頭說感恩,抬頭向天懺悔,改變過去錯誤的心念與行為,共同為自己也為社會造福。
「總而言之,我們要多造福,重業也會輕受,輕災也會化無,重業輕受,輕災化無災,這都是要靠我們,真正地要造福人間。所以《地藏經》也說,大家自己做,虔誠地做,功德是分分己獲。是啊!功德分分己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