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惡一念 以慧處事

2018-03-22   | 慈濟基金會
證嚴上人期待大家學習菩薩典範,用心且專注,做得忘記自己的年紀,諸事當仁不讓。「老菩薩們從年輕勞動到老年,爭取有限的生命時間來成長無限的慧命;做環保沒煩惱,愈做愈健康,用愛照顧大地,持續在人群中付出心力,每一位的生命都很有價值。」(攝影者:吳逸民)
「在過去,我關心的是醫治疾病;現在我開始向病人學習、向上人學習、向護理同仁學習關心病人,要學會在病人告訴我他有什麼困難以前,就體察到他們的需求,盡力給予協助。」15日,臺北慈濟醫院醫療團隊與證嚴上人談話,心臟外科諶大中主任分享工作上的反思。

向病人學習

諶醫師也發現,病患中經濟狀況不佳的比率頗高,也比較欠缺家屬的照顧。「我本來以為是因為慈院地點因素,所以類似病患比較多;現在覺得可能是醫療團隊加上志工很誠懇,很願意去幫助病患,讓他們覺得來這裏很安心、很歡喜。」也因為醫護同仁樂意關心病患,家屬看在眼裏也受到感動,改變態度,一起照顧病患。

上人聞言十分欣慰並鼓勵:「以前是技術好,現在是心好,注意到病人的身心與生活;也很感恩護理同仁利用下班時間,自動到比較困難的個案家裏關懷。」

貧病者來到慈濟醫院,能夠得到平等的愛心照護;其中不乏慈濟委員在居家關懷時所發現的病苦個案。上人談到一般人對於慈善扶困有個迷思,覺得窮人一定是住屋破爛、生活環境差;其實也有人以往環境無虞,一時遭遇意外或生病,無法工作而陷入困境;若是沒有力量與資源從旁扶助,難以再站起來。

世人的眼根看見形相,立即產生意識,沒有深入觀察與思考,就很容易模糊真相;上人叮嚀,要懂得「轉識成智」,放下成見,用智慧分析事相,才能做出正確的判斷。

用心即專業

上人與製作福慧袋及環保毛毯的志工們座談,人稱「超級阿嬤」── 八十三歲的高阿葉老菩薩,將累積二十年資源分類經驗完成的一本《環保大藏經》呈給上人。

高阿葉師姊為了讓參訪內湖環保站的國際人士分辨不同的塑膠材質,自製塑膠袋分類範本;她也向上人介紹塑膠分類共八種──有PE白、PE花、PP白、PP花、PP、PE水洗等,還有一類屬於垃圾無法回收。

上人鼓勵高阿葉多宣導,讓人人有環保常識;也叮嚀大家做資源回收時要注意安全,遵守交通規則,保障自身平安,讓師父安心,才是好弟子。

在稍後兩場歲末祝福,上人感恩環保志工不怕風雨烈日,辛勤撿拾回收物到環保站分類,做到成為「專家」,只要用手一摸就知道回收物材質。由寶特瓶回收再製的環保毛毯,累計已完成一百多萬條,經由慈濟人親自傳遞給海內外苦難人。

以慧理事圓

上人期待大家學習菩薩典範,用心且專注,做得忘記自己的年紀,諸事當仁不讓。「老菩薩們從年輕勞動到老年,爭取有限的生命時間來成長無限的慧命;做環保沒煩惱,愈做愈健康,用愛照顧大地,持續在人群中付出心力,每一位的生命都很有價值。」

上人感恩大家為社會付出,也期待人人轉變觀念、轉變生活習慣。菩薩團體「以愛為管理」,前提是「以戒為制度」,戒律防非止惡,用於規範自我身體行為;愛則是心靈的規則,有明確的人生方向,懂得待人處事的禮節,團體就能合和互協,推及社會人間,自然祥和平安。

「善與惡一念間。起善念可以成為菩薩;起惡念則成為夜叉,造作業力、惹來困擾。要傳法入人心,讓有知識的人變成有智慧的人。同一件事情,用知識或智慧來處理,結果完全不同── 用知識批判,不僅生起煩惱無明,也惹來無窮後患;用智慧處理就能圓融,輕安自在。」

【靜思小語】用知識批判,後患無窮;用智慧處事,輕安自在。

上人開示於1月15~16日《農十一月‧二十九至三十》
※本文摘自:《慈濟》月刊616期《證嚴上人.衲履足跡》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