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人 我已兌現對您的承諾
2012-07-15 | 陳慶瑞看著上人瘦弱的身影,謝東憲想起前一年在書局所見的《靜思語》,裡頭介紹著「佛教克難慈濟功德會」成立的艱辛歷程,不禁當場哭了起來,並默默發願:「我一定要放下世俗名利,將慈濟清流帶到學校。」
秉持著這分心念,謝東憲回到屏東師院舉辦茶會,號召志同道合的青年一起參與慈濟活動,當時因人數不多而沒有成立社團;但一到寒暑假,謝東憲仍會參加慈青營隊,並曾參與大陸安徽全椒的人文交流。
使命感不夠 敲醒迷途人
直到畢業分發至苗栗任教,以及服兵役後,當初的熱忱,也在紅塵滾滾中慢慢消退……
「我是老師,必須以教學為重。」在現實與理想的拔河中,謝東憲找到了藉口,逐漸淡出慈青領域,甚至在2003年決定前往澳洲留學。
看著一心想到澳洲深造的謝東憲,上人對他說:「只要穩定下來就好,要把心投注在幫助別人上面。」但仍無法讓他打消念頭。
2006年暑期,謝東憲參加慈青幹部營隊。一位慈青學長與上人分享時,提及雖然有很多事想做,卻感覺時間不夠的問題。沒想到上人只輕輕地回答:「不是時間不夠,是使命感不夠!」
「使命感不夠」這五個字,猶如當頭棒喝,讓謝東憲回想起要到澳洲修讀碩士學位之前,曾向上人發願,會設法在澳洲參加慈青和慈誠培訓的往事。如今回臺灣已近一年,他卻仍沉浮於現實名利中,沒有兌現承諾!
營隊結束後,在回屏東的南迴鐵路上,火車疾駛的「扣扣」聲,不斷地、重重地敲擊著謝東憲那顆懺悔的心,他當下發願,一定要在兩年內完成慈誠見習和培訓。當時,1994年暑假慈青營隊圓緣時的場景,又浮現在謝東憲的腦海中。
不計名利見本心 投入慈善盡本分
受證後隔年(2009年),南臺灣發生「莫拉克風災」,謝東憲剛好在花蓮參與慈青營隊。當時南迴鐵路已被大水沖斷,他一心懸繫故鄉的災情,立刻搭火車上臺北,再轉搭客運經高速公路返回屏東,抵達家門時已是深夜;隔天清晨他便冒雨前往屏東分會,投入災區救災工作。
那天在分會,除了有慈濟人忙進忙出,還有很多鄉親主動打電話或親至分會,探詢協助救災機會,他們不為名、不為利的付出,讓謝東憲感受到鄉親的真情。
當謝東憲跟著慈濟救災隊伍進到災區時,眼前不論大小街巷都是滿地泥濘,只見志工一鏟一鏟地挖掘;突來一陣滂沱大雨,打在沒有準備雨具的志工身上,但他們仍若無其事地繼續工作。看到這些情景,他心想:「雨水對這群志工而言,已經和汗水沒有什麼不同。」
「志工每天晨昏往返於災區和分會之間,看得出他們真的很累,卻沒有人喊累。」謝東憲在欽佩之餘,表現更為積極,即使在夜晚返家後就累癱在床上,隔天一早仍隨著志工再進災區清掃。
看著謝東憲的用心投入,屏東的慈濟志工對這位「慈青學長」讚譽有加,災後更邀請他承擔屏東合心團隊的活動組工作,讓他與屏東社區互動,更加緊密。
由於莫拉克風災,謝東憲讓「慈青」招牌更加亮麗!而那顆不計名利的初發心,也終於在屏東找到了生根發芽的地方……
(文:陳慶瑞 本文摘自:《品格學堂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