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話 就是孩子的一輩子

2012-07-21   | 雲嘉南真善美團隊
宗教處謝景貴主任及文發展處何日生主任,以一問一答分享慈濟思想,行慈濟道路。(照片提供:基金會宗教處)
「這個世界需不需要慈濟?」「需要!」全球教育年會7月20日的教育論壇中,慈濟基金會宗教處主任謝景貴與文發處主任何日生,分享「論慈濟思想.行慈濟道路」,兩人一問一答間,娓娓勾勒出慈濟人在慈濟道路上的法入心、法入行。

平等愛無私 利他最有價

然而,為什麼需慈濟呢?何日生表示,面對現今世界天災、人禍不斷、貧富的差距、宗教種族與政治的鬥爭,證嚴上人早就指出對治的方法:「無私大愛的精神。」

「無私大愛的精神」,簡單地說,就是利他的精神,而慈濟的平等愛就是愛所有的人、人人以愛相回應,何日生說:「宗教雖不同,但共同點都是為苦難人付出,是利他的行動。」

謝景貴再問,信不信上人的法?他分享有一位不識字的老菩薩說:「上人講的,做就對了!」上人要弟子用眼睛聽、用耳朵看、要多用心!

「慈濟的實踐法門,就是把情感帶進思想和知識,體現利他的價值並且在愛的行動中覺醒,守戒忍辱、精進禪定。」慈青江宛儒聽完何日生與謝景貴的分享,感動在心,也發願從志工服務中,學習利他度己。

重視品格教育 從老師開始改變


「一句話影響一輩子」,顧敏(右一)期待大家對孩子多一分尊重,多一點耐心,教導孩子誠正信實,學員報以熱烈掌聲。 (照片提供:基金會宗教處)
「人生恰似一場戲,戲的劇碼叫貪欲……」當經藏演繹的畫面映入眼前,臺下學員紛紛跟著清唱起來,應時應機的現實畫面深入淺出,讓大家明白原來亂的根源是貪欲。

主持人靳秀麗以近日新聞播出的社會亂象--貴婦亂停車卻嗆警察、政治人物鋃鐺入獄、反對重症兒童到我家等談起,邀在座對談人探討社會亂象的根源。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國家圖書館前館長顧敏看完《慈悲三昧水懺--意望深無底》後,感慨過去教育誤導學生讀書為求名求利,他認為該是要重視品格教育的時候了。

品格教育應該從小紮根,無論陪伴者、教育者與影響者都扮演重要角色。慈濟大學老師洪素貞認為,在慈濟教聯會與慈誠懿德會的攜手關懷下,扎根社區,能讓更多學生產生免疫力,抵抗社會誘惑。

慈青江岳晃就是由黑轉白的最佳實證,他在成長過程中,因為不受父母重視,老師又未能及時為他解決對人生的疑惑,以致於路越走越徧,甚至參與幫派逞凶鬥狠;幸好,他在參加慈濟的活動中,透過志工及慈青夥伴的陪伴,讓他在善惡拔河中,漸漸找回人生的目標。

在品格試鍊道路上覺醒的,還有捨棄嚴師形象、同時也是第一位將靜思語融入教學的尤振卿老師,他感恩當年坐著囚車卻大喊老師的學生,讓他體悟自己忽略品格教育,智慧犯罪對社會危害更大。

全球第一位引用「靜思語教學」的教聯會老師尤振卿(左),帶著學生陳嘉慶一起上臺表演掌中戲,寶刀未老,讓臺下響起一片掌聲。(照片提供:基金會宗教處)
教中有愛,不為指責,教育才見希望,往往一句話就會深深影響一個孩子,顧敏想起過去在輔大教書時,曾勉勵學生「天生我材必有用」,而重拾孩子信心,影響了孩子的一生。

在臺下認真聽講的前交通部長蔡堆,應邀起身分享自己過往經歷,有次學生遲到進教室時,他請學生重來一次,向老師點頭敬禮,表達歉意,再進教室;雖然當時學生沒有照做,但他以後上其他課程時,才想起老師叮嚀而點頭敬禮,讓老師不禁大大地讚揚,也讓受到鼓勵的孩子真的改變自己,相信自己。

「老師不經意的一句話或一個舉動,可以改變學生。」這句話讓學員林素蓮老師,在品格學堂中深受感動,她說:「今後會在課堂上會更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以善解包容,真心關懷,讓學生變得更好。」

佛典入戲 人生借鏡

佛法是治心的法寶,人生的引航明燈,但是,深奧的佛典要怎樣才能表達得既活潑又有趣,吸引兒童和青少年的目光,讓他們喜歡、看得懂,再進一步吸收內化,深深烙印在心裏?有一個好方法,那就是把它改編成戲劇。

林維儀分享佛典改編成戲劇、寓教於樂的教育方式,讓學員學習以佛法做品格教材並不難。(照片提供:基金會宗教處)
慈濟志工林維儀帶來她將佛典改編成戲劇的作品和學員分享,寓教於樂的教育方式,贏得許多掌聲,讓學員學習到以佛法做品格教材並不難。

林維儀以《八大人覺經》為例作說明。林維儀把八個覺知化身為八顆「精靈寶石」,呈現在舞臺上,帶著小朋友跟著劇中人一步一步尋找精靈寶石,等八顆寶石都找到後,世界也就得救了。

「人體大腦構造中,掌管理性思考的部分,要到十八歲以後才發育成熟,針對小孩子講道理的效力,遠遠不如用情感來感動他們。」林維儀把第六覺知〈布施平等〉改編成《金礦山》,演出後深得小朋友和家長的喜愛。

「看完精彩的戲劇,別忘了引導觀眾回到主題,這樣才能達到效果。」除了叮嚀不要忘了引導,林維儀也預告將會把《水懺》改編了《王者之劍》。

故事傳情意 閱讀展視界

「說故事總是比講道理更能吸引人,將道理融入故事裏,發人深省體悟入心,勝過說理千萬遍。」這就是今天第四場教育論壇所要分享的內容。

主持人何縕琪老師是學者出身,對心理學非常有興趣,她說:「透過分享,透過閱讀就能獲得許多人生的哲理。」

小兒部醫師朱紹盈(左一)向小朋友介紹,包括花蓮縣北區所有閱讀空間所繪製而成的「閱讀尋寶圖」。(照片提供:花蓮慈院公傳室)
慈濟志工錢素蘋和花蓮慈院醫師朱紹盈證明了這一點。2010年9月,錢素蘋就以大愛引航為內容,到女兒班上說「靜思語」故事;後來成立中區大愛媽媽成長教室,她帶著大愛媽媽走進校園跟小朋友說故事,傳達大愛。關愛疼惜的心情,說故事讓媽媽和孩子有無限想像空間。錢素蘋分享:「對孩子們說故事的當中感受到愛的傳遞,愛的溫暖流動著,這就是說故事最棒的價值所在。」

「閱讀,是讓孩子認識全世界最簡單的方法!」花蓮慈院小兒部醫師朱紹盈,和一群志同道合親朋好友學生,將近一年的時間,繪製成「閱讀尋寶圖」。希望讓花蓮的孩子們按圖索驥,透過閱讀,打開視野,度過一個充滿書香的暑假。朱醫生強調,閱讀是打開視野最容易、最節省的方法。閱讀也是大人最應該送給孩子的禮物。

但是,如何把故事說得精彩?「說故事沒有最好的方式,要讓自己說得自在、小朋友可以聽得快樂。」林偉信說這是故事者追尋的目標。「一個商人,一群猴子,一擔斗笠,摸摸鼻子,摸摸耳朵,猴子爺爺的智慧。」他一說起故事,生動歡笑的聲音貫串全場。

故事一向是老人、小孩都愛聽的內容,透過各種寓教娛樂的故事分享,縮短老師與孩子之間的距離,老師用自己的生命故事,引領孩子走向亮麗的未來人生,挑起用故事傳情意、牽起教育的大愛使命。

(文:雲嘉南真善美團隊 花蓮報導2012/07/20)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