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宗門與藥師法門

2017-04-20   | 慈濟基金會
自慈濟擘創以來,每個月農曆24日都為照顧戶舉辦慈善發放,同時也會持誦《藥師經》,為貧苦群眾與志工祈福,至今未曾變異。但何以力行菩薩道的慈濟宗門,會選擇這一部經典來月月禮拜、恭誦呢?
2017年4月20日為慈濟51周年,靜思精舍舉辦藥師法會奉誦《藥師經》。(攝影者:羅明道)

藥師法門 對治眾苦

慈濟克難功德會從1966年開始濟苦救困,證嚴上人親自帶領弟子訪貧的過程中,觀察到貧病相依與人心煩惱糾纏,從而思考種種苦相的對治,認為應用《藥師經》中,釋迦牟尼佛所啟示的藥師佛的十二大願,是能實行普遍於社會,顯揚佛法的救世利生的教義。

上人認為天下多災、人心多苦,而藥師法門就是在對治人心病態,以穩定人心,調和天下。

在1974年藥師法會上,上人也曾開示藥師法門對當代的意義與作用:「藥師佛開始因地修行時所發的十二種大願,是為了救度我們現在末世的眾生,而誓志立願。世間千類萬狀種種的災難苦厄,藥師佛的十二大願中,就總括了解除宇宙間的橫禍災難,和救濟眾生身心迫惱的困厄。」
 
●藥師如來十二大願

第一生佛平等願
第二開曉事業願
第三無盡資生願
第四安立大道願
第五戒行清淨願
第六諸根具足願
第七身心康樂願
第八轉女成男願
第九回邪歸正願
第十從縛得脫願
十一得妙飲食願
十二得妙衣具願

(錄自〈藥師如來十二大願偈誦〉)

上人說明藥師法門主要的內容即是:「提倡人生,了解尊重自己,人人都有與佛同等、平等的『佛性』。佛陀要我們常常憶念藥師佛的德行名號,也就是希望我們仿效藥師佛的願行,和平處世,改善邪蔽的思想,矯正不端的行為,福利社會人群。對於貧困、孤老無依、殘廢病苦等眾生,更要起憐愍心,儘量慈濟他們,讓他們也能獲得和平的快樂。學佛的行者,應該遵行佛的教法,發大乘心,實行菩薩為眾生服務的精神。」
來自全球各地慈濟志工共同於51周年當天參與藥師法會,其盛況與1966年慈濟創立第一年時的法會參與人數不可同日而語。(攝影者:徐政裕)

誦藥師經 行菩薩道

透過持誦《藥師經》,正是上人希望慈濟人能學習這一分願力,透過行菩薩道的方式,解除眾生的苦痛與煩惱。

2000年的慈濟34周年藥師法會上,上人開示《藥師經》對慈濟人的意義:「因為《藥師經》是教導人如何發願行菩薩道──人人的愛共聚,就能造福社會;人人付出無所求,就能啟發智慧;《藥師經》是福慧雙修的法門。」

上人勉眾學習藥師佛的願力,先調和自己的家庭,再調和別人的家庭,則無數家庭調和,社會便就一片光明。就如「家和萬事興」,人和則無事不成,所以不要輕視自己,未來社會要能和睦、興盛,就從每個人做起。

「我們生活在現實的人生社會,所處世間的苦難不除,卻要求未來的美好,未來離當前的生活是如此遙遠,何不就努力於解決現世的苦難,建立幸福的人生,所以選擇講說以『現世樂』為主旨的藥師法門。」

順應方便 慈濟開展

回想上人出家時,曾經發了三個願,不收弟子、不趕經懺、不當住持,卻為了要成立慈濟功德會,幫助普天下的苦難人,一一打破了自己所發下的願。

上人曾於2016年6月22日於臺南行腳時,曾向志工們提及在「克難慈濟功德會」創建初期,順應眾人喜歡誦經的根性,再引導大家走上菩薩道。

「很多人喜歡修行人誦經,但是這個修行人不愛為人誦經,一直到這個修行人感受到人生疾苦,要用甚麼救人呢?需要千手千眼,我藉著千眼、千手去救人——人人有慈悲心,五百人不就是一尊觀世音?我這一念信心決定,好!我幫以你們誦經,但是你們做會員。我們為了救人,只好每個月誦一部《藥師經》,現在《藥師經》還繼續誦。這是靜思法脈,把法脈維持下去,法會來完成功德會,他的名稱叫『克難慈濟功德會』。」

是以上人的第一位弟子德慈師父也曾經表示,奉誦《藥師經》,就是一種虔誠的感恩與祝福,也是一個度化眾生的方便法門。

在慈濟宗門已立的今日,奉誦《藥師經》象徵慈濟緣起的精神,其中「感恩與祝福」的意義,已立下慈濟志業恆持不變的法脈精神,不管時間空間如何轉換,慈濟對所有會眾與苦難眾生的付出與關懷,都不曾改變。

(整理:人文志業發展處 郭美琪、廖右先 2017/04/20)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