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愛慈濟的克拉克教授

2011-07-01   | 人文志業發展處
2010慈濟論壇「環境與宗教研討會」,彼得克拉克教授(Peter B. Clarke)受邀演講「宗教於環境保護的重要角色」。(攝影者:張進和,地點:板橋志業園區,日期:2010/12/18)
「讓我不捨,彼得克拉克教授去年(2010年)才來,而且約好今年還要來,他要來台灣學習環保,他說要當環保志工,但是……」證嚴上人在6月30日的志工早會上,談到因病去逝的的牛津大學彼得克拉克教授(Peter B. Clarke)時,語氣間仍充滿不捨之情。


心繫慈濟 哲人已遠風範猶在

驚聞彼得.克拉克教授往生的消息,證嚴上人除了表達心中的不捨,更感嘆生命無常,同時也感恩克拉克教授對慈濟的肯定與支持,在身體不適時,仍在為了慈濟而努力,希望將慈濟的環保經驗推向國際學術領域。

任教於英國牛津大學、世界知名的宗教人類學者彼得.克拉克教授,2011年6月28日在醫院治療肺栓塞時,因心臟病突發而往生。專長於現代新興宗教研究的克拉克教授認為,慈濟證嚴上人的思想是當代佛教的代表與方向,對於慈濟相當的肯定,克拉克教授往生前仍心繫慈濟,為了推廣慈濟的環保理念,引薦慈濟基金會發言人、慈濟大學助理教授何日生參與6月30日至7月2日於法國普羅旺斯所舉辦的「國際宗教與科學研討會」(ISSR),將慈濟二十年來成功的環保經驗,向與會學者、貴賓分享。

上人遺憾地說:「何日生師兄要出國之前跟我提起說,彼得克拉克教授好像身體不太舒服,在跟他通話的時候,好像說

克拉克教授和慈濟基金會發言人何日生建立深厚友誼。(地點:花蓮靜思堂,圖:人文志業發展處提供)
呼吸困難、胸悶。要出門之前,我就請何日生幫我帶一個琉璃灑淨土的佛像,請他代我帶去。沒想到何日生到了法國,聯絡不上克拉克教授,後來詢問其他牛津的教授,其他教授說好像他去住院。何日生正準備趕快到醫院去看他,又接到訊息,克拉克教授已經往生。」

觸動深 肯定上人思想體系

因為一位新加坡籍的學生選擇慈濟做為論文研究的主題,讓克拉克教授對於相隔千里的台灣慈濟有了第一步的接觸,在克拉克教授2006年出版的著作《全球觀點的新宗教趨勢》(New Religions in Global perspective)中,以相當的篇幅論述慈濟的精神思惟,也推崇上人的思想是當代佛教的代表之一,文中並介紹慈濟基金會四大志業,也引述上人「知福、惜福、再造福」的入世佛教觀念。

慈濟基金會發言人、同時也是人文志業發展處主任何日生,看見享譽國際的克拉克教授對慈濟的認同與肯定,透過電子郵件主動邀請教授親自到台灣走訪慈濟,以更直接深入地了解慈濟,並提供慈濟邁向國際、宣揚美善的建議與方法。首封邀請郵件寄出後,克拉克教授隨即回信給何主任,表達他來台參訪的高度意願,因此也促成了慈濟與克拉克教授的第一次交流互動。

2008年12月,克拉克教授風塵僕僕地從英國倫敦出發,到泰國曼谷轉機,飛行了近二十個小時才抵達台灣,隨即展開為期兩週的慈濟志業參訪行程,克拉克教授在緊湊的行程下參訪慈濟的四大志業、八大法印,當時年近七十的他,不僅沒有感到疲累,反而有了最直接且深刻的感動。克拉克教授說,慈濟做了很多其他宗教不會想做的事,像是以尊重之心對待大體老師,透過往生者教育人們如何生活,成功地透過儀式轉移家屬情緒。

讚環保 回收人生真價值

「環保」則是另一項讓克拉克教授讚歎的志業工作。走在環保站裡,克拉克教授對於老菩薩特別感興趣,教授將這群老
克拉克教授表示,科學似乎無法根本改變人類的行為,唯有加入宗教界的呼籲與引領,才能為惡化的環境給予更多具體的行動力量。(地點:關渡人文志業中心,圖:人文志業發展處提供)
菩薩們都當做是自己的長輩,無顧自己的年紀與身份,總是蹲跪在老菩薩身邊,輕聲關心他們多大年紀了?每天來嗎?怎麼會來做環保?做得開心嗎?克拉克教授認為,環保站提供老菩薩一個與社會互動的機會,從實際的回收工作中,重新尋回他們人生的意義與價值,成為一個有用、對社會有貢獻的人。

克拉克教授也說,英國在政府的規範下,雖然家家戶戶都要做垃圾分類與回收,但慈濟的環保志工卻是自動自發地在做,而且回收項目之廣、分類之細,讓教授盛讚慈濟的環保工作可稱為國際的典範。

結束第一次來到台灣慈濟參訪交流,臨返英國前,就在上人與他面對面的當下,上人問及克拉克教授是否願意到慈濟大學來授課?教授回答,「我很願意到慈濟大學教課,如果上人願意給我指導。」教授謙虛地表達他受教於上人的期盼。

慈濟學 影響東西方宗教學術

2009年慈濟再次邀請克拉克教授前來交流、講學,然而泰國發生政變,曼谷機場關閉,克拉克教授來台行程受到影響,但無礙於教授來慈濟的熱切想望,教授隨時關心曼谷機場的飛行狀況。

當曼谷機場一開放,克拉克教授隨即搭機前來台灣,利用緊縮有限的時間,加強與慈濟大學的學術交流,不僅與王本榮
教授用中文說「感恩」回應環保志工的笑容。(地點:慈濟環保教育站,圖:人文志業發展處提供)
校長、人社院許木柱院長有了面對面,商討未來可能的合作關係,也在慈大宗教與文化研究所、醫學博士班、教育研究所、傳播系進行講座教學,並於靜思精舍分享「當代宗教的發展」,克拉克教授表示,現今全球化產生逆向發展,東方文化與宗教漸漸反過來影響西方及全世界,而慈濟正是這一波東方文化中最主要的新興宗教。

除了慈濟內部的學術交流,克拉克教授也到台灣大學EMBA、中央研究院分享「慈濟與當代宗教的發展」,透過國際學術的觀點來看慈濟與時代的接軌,以及全球化的影響與成果。而在一場由靜思書軒所舉辦的心靈講座,克拉克教授則從當代宗教與科學的角度來探討環保的發展,克拉克教授說:「保護地球,人心要改變、行為要改變,所要依靠的不是科技,而是宗教。」

重實踐 改變環境有賴宗教力量

「第一屆慈濟論壇──環保與宗教研討會」於2010年12月在新北市板橋舉辦,特別邀請克拉克教授進行專題演講──「宗教於環境保護的重要角色」。教授指出,現今科學家們面對氣候暖化最大的難題在於,科學數據的理性分析似乎無法根本改變人類的行為,唯有加入宗教界的呼籲與引領,才能為惡化的環境給予更多具體的行動力量。

每年都會到全球各地如亞洲的泰國、非洲的坦尚尼亞講學,心繫環保工作的克拉克教授,在看到大愛感恩科技公司為了延續物命,將回收寶特瓶再製成衣物的各項研發技術時,教授益發覺得執行環保工作的急迫性,並向在此行離開臺灣前向上人發願要將慈濟環保回收的經驗,帶到坦尚尼亞推廣,改善當地的環境衛生,現場立即詢問是否有慈濟志工願意陪同他一同前往,熱切之心可見一般。

「這一位非常有愛心的教授,有一個心願,希望把慈濟的宗教與環保、科學能介紹給全球的學者能了解」,上人不捨地說。克拉克教授溫文儒雅身影,懇切言語猶在耳際,驟聞大師往生消息,許多景仰教授風範的慈濟人不勝唏噓,然其著述身教言行已長留世間,將影響後世久遠。

(文:慈濟基金會人文志業發展處報導 2011/07/01)

編者按:茲就克拉克教授歷年來幾度受邀參訪臺灣並發表講演,整理文稿如下。


慈濟大學人文社會學院院長許木柱教授(右一)發表結論,希望大家繼續努力,為孩子留下一個乾淨的地球。(攝影者:李淑慧 地點:慈濟板橋園區 日期:2010/12/18)
經過兩天四場研討,第一屆【慈濟論壇-環境與宗教研討會】於2010年12月18日下午舉行閉幕式,由慈濟大學人文社會學院院長許木柱教授、宗教與文化研究所林安梧教授、傳播學院何日生助理教授、英國牛津大學彼得克拉克教授、北京大學宗教學研究所所長樓宇烈教授、人民大學哲學院副院長魏德東教授等,中外專家六位學者,就兩天來的論壇做出結論。

環保實踐成果 讓世界聽見

何日生期許這次的共識,結集起來傳達給IPCC聯合國際氣候變遷小組、哥本哈根氣候變遷高峰會議、墨西哥坎昆氣候變遷會議,以中文、英文、日文、西班牙文流傳,希望這樣的聲音,能廣泛被世界關心環境的學者聽見。


彼得.克拉克教授表示,這兩天看到慈濟志工多方面、全面性的實踐,發展出很具大的力量來改變社會、改變環境;如果沒有力行,這種改變不可能發生,要改變環境必須每一個人共同來參與。

克拉克教授舉例蝴蝶效應,如果一隻蝴蝶在北京振動翅膀,引發的小小氣流擾動,將會影響到歐洲,微薄的力量也會擴散成大力量。其實全世界的宗教本質都是善的,要彼此相容,對社會產生改善;宗教應減少理論上的爭辯,效法慈濟人的具體行動,把理念實踐出來。這兩天來,他感受到慈濟人溫馨的友誼,讓他印象深刻;感恩兩天來同步翻譯的志工,還享用美味的素食。

學術演講結合實做分享 論壇圓滿成功

此次論壇,中西學者加上環保志工,付諸行動、觀念、情感、組織、生活、信仰的融會,何日生以「環保理想的歷程」做結語。希望國際學者將慈濟理念帶到國際,也將國際的意見帶回慈濟,讓環保理念更深化。

在慈濟志工合唱〈一個乾淨的地球〉歌聲中,第一屆慈濟論壇圓滿閉幕,感染了志工們的熱情與願力,與會學者與來賓依依不捨,大家期待下次再相見。

(文:蔡翠容、沈麗梅 慈濟板橋園區報導 2010/12/18)


人文志業中心同仁,專注聆聽英國牛津大學學者彼得克拉克講座。(攝影者:蔡瑞聰)
英國牛津大學彼得‧克拉克教授(Peter B. Clarke),2009年12月13日於台北關渡慈濟人文志業中心擔綱講座。

開場引言:慈濟基金會發言人何日生
去年當我在河南的白馬寺上課,與來自加拿大的英屬哥倫比亞大學,中國大陸的人民大學,以及慈濟大學一同辦講學的期間,我主動寫信給教授,邀請教授來參觀慈濟,教授很快就回覆願意來訪,並已於去年來參訪。
他在1970年代創辦的刊物中(Journal of Contemporary Religion),主要是在探討當代新興宗教的發展。教授本身去過巴西,坦尚尼亞,以及奈及利亞, 他決定要去奈及利亞時,他本身仍在牛津大學有教職,學校方面甚至提出強烈要求,若教授決定離開,回來不保證教職。但教授還是去了,回來後,由於其成就,仍然獲
慈濟基金會發言人何日生,擔任講座引言人。
得教職。教授的兒子也在英國最大的慈善團體「樂施會」OXFAM工作。當教授去年來訪時,有表達願意來慈大教學,但當上人問他,他是否真的願意來教書時,他很謙虛的說如果上人願意教導他,他就願意來教書。因為他也認同慈濟在環保以及身為宗教所肩負的神聖使命。

(以下為:彼得克拉克教授演講內容)

首先,我要感恩慈濟人給我這個機會來到台灣,幫我安排一切旅程,也感謝一路上慈濟志工對我的照顧及友誼,尤其我很喜歡這邊的食物、友誼及氣氛。

‧從2009年底哥本哈根氣候會議談起‧

我今天要談的主題是關於環保。

相信大家都知道最近在丹麥哥本哈根有一場重要的關於氣候變遷的會議,一群科學家會針對如何改善氣候變遷做出一系列的重要決定。但我想提出的問題是:宗教是否能在環保議題上擔任一個重要的角色?美國哈佛大學有一位威爾孫教授,他是一位生物家,他本身不信神,在其著作中,有一本名為”造物者” 《The Creation (February 2007), Edward O‧Wilson》,此書是以小篇幅書信的形式,寫給宗教界的領袖,極力請求這些宗教領袖務必參與拯救地球環境的任務。這件事很不尋常,因為這是由一位無神論的科學家,大力疾呼宗教的傳道者們,結合科學一起努力來拯救地球,他為何要如此請求?為何科學要尋求宗教的協助來加入參與拯救地球?

教授憂心講述全球環保刻不容緩,科學已顯得力有未逮,宗教才是可行的環保藥方。
雖然目前科技已十分進步,但我們對世界的所知仍十分有限,我們已知存活於世界上的物種是實際存在的不到百分之一,就算我們已經能發展到了火星,月球等外太空去探險,我們已知仍然甚少;為何我們對地球沒有一份使命?

如果一位生物學家,問在場的各位包括我,十個最簡單的關於地球的問題,我們之中的百分之九十九大概都不會通過這項考試,我們在其中生存,行走,卻對這個世界一無所知,例如昆蟲是如何看見這個世界?看到的又是甚麼?

在”造物者”這本書中,作者對所有的宗教領袖們呼籲說,雖然我不信仰你們的宗教,但是世界需要你們的協助。威爾孫教授了解到在現代社會中,對很多人而言,雖然我們的社會有很進步的科技與科學,而且對生活的幫助與改善都很大,但宗教仍是一個很重要的角色,是一個很重要的基礎。以美國為例,不管科技與科學有多進步,人對世界的了解都是宗教性的,尤其若是以人類進化,演進的角度來看時,人們相信宗教的程度大多於他們相信科技與科學。

宗教也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扮演一個很重大的份量,例如美國南部,有百分之九十的民眾都是信仰神的,美國總統在演講後,必定會加上一句,”天佑吾國” (God bless America),甚至在某一場的演講上,有某位美國總統,講了一百零九次的 “我希望神會幫助我們” (I hope God will help us)。 而這現象不只在美國,伊斯蘭教在中東、非洲、印度等地有超過十億的信徒,可見宗教力量之大。

宗教扮演了一個很重要的道德角色,科學家也了解這一點,所以希望藉由宗教的力量來避免災難,所以才要呼籲宗教界與科學界一起努力,這也是為何有這本書的產生。

‧搶水引爭端 非洲更貧瘠 氣候變遷人人受害‧

造成氣候變遷的因素中,有百分之九十是人為所造成的,人類是元凶,所以我們有責任要承擔起後果。這是我們的錯,科技與科學無法解決,要靠我們的力量。但是要改變並且拯救地球,我們必須先改變,我們要如何改變?

其中一個方式就是透過宗教;宗教可以改變我們的行為,綜合美國、歐洲、其他地方的研究,加上我自己的個人觀點,顯示出宗教一般都是鼓勵,提倡美德的,我們可以利用這些必要的美德來改變世界,保護地球。

還有,就是利他主義(altruism),我們要無私,要替他人著想,時時想到他人。例如我有水用時,要想到有人是無水可用的,用水時要替別人想,惟有由宗教來推廣利他主義,才能拯救地球。 有人主張,若再爆發第三次世界大戰,戰爭導因必定是關於搶奪水資源。 或許我們根本不認識那些沒有水可用的人,也或許根本不知道他們的存在,但是我們還是要想到他們。 這與人間佛教提出的概念相呼應,因為人人皆是無私的,人人皆有佛性。

非洲只造成了全世界不到百分之二的碳足跡 (carbon emission),但卻是受氣候變遷影響最鉅的地區,再加上資源的貧瘠,沒有任何設備或醫院來協助他們,而我們才是汙染者!我們知道科學很進步,但科學無法使人的行為改變,但其中,我認為可以改變人類行為的就是宗教,所以需要宗教來協助此重要議題。

‧科學無法改變人類行為 唯有宗教‧

幾年前,有兩千位科學家,連署呼籲宗教界一起加入提倡美德的”新倫理,新思維,新行為”運動,藉由改善人的行為來改變世界。 2007年在華盛頓所舉行的一場會議中,科學家也提出類似的訴求。 2007年11月,研究氣候變遷的專家聚集在英國牛津一起討論如何因應氣候變遷,其中有一位頗負盛名的科學家,當他被問到說,關於會議中提出的眾多方法及主張,他認為哪一個最為重要?他的回答是有一位天主教修女提到說,人必須如何改變自己的行為才能真正的改變世界,他認為這部分是最重要的,因為他認為惟有宗教信仰,能幫助人改變行為,而惟有改變行為才能改變世界。

並非所有宗教都用相同的方法來改變世界,東亞的儒家及人間佛教,對於大自然、造物者以及世界都是抱持著正面的態度。他們認為動植物皆有佛性,此想法對環境保護是正面的幫助,而我們人生活於其中,更是占了重要的角色來改變世界,這些思維可以提供科學家一個新的觀點,或許會更有助於提倡環境保護。例如我們如果跟一個小孩說不要摘花,因
為那對環境不好,會有害於大自然,他可能還是會摘;但若我們說,花有佛性,我們要尊重他的生命,他大概就不會摘了。其他如印度教也有類似的想法,再以東南亞為例,在泰國,有一群和尚是專門在保護森林的,他們會把自己的袈裟綁在樹上,這樣人們就會有所敬畏,而不敢砍伐這棵樹。這對砍伐森林起了相當大的嚇阻作用。

問題是,宗教看到這些觀點了嗎?他們了解自己代表的意義嗎?他們開始行動了嗎?付出了嗎? 我認為是沒有的。 有些沒有做,有些做的還不夠,有些甚至反對這種理念。 以宗教信仰來改變人的思維進而改變世界,是一個很大的行動,宗教應該要被教育,全球有65億人口是會被宗教所影響的,科學不能使人的行為改變,但是宗教可以。 在哥本哈根所制訂的協議中,若沒有宗教的參與,所能達成的效益可能也不會太高。 因為人要改變是很困難的,除非是有一股很強大的動力及使命在背後驅使。

中國大陸有一份研究顯示,人本身就算意識到自己在危險之中,還是不會改變自己的行為。 在這份研究中,有一群住在河邊的人,被告知河水很快即將灌頂,會把他們的村落都淹沒,請他們趕快搬走,但他們還是不走,不改變自己的行為。 研究論述:越接近危機的人,越不相信危險。 就如同科學家一再提出關於氣候變遷的警告,提出有百分之20-30的城市都即將被淹沒,但大家的行為有改變嗎? 大家也都知道抽菸會致癌,但還是很多人在抽菸。 教育的方法是可以為改變行為帶來希望,但仍無法全盤改變,只有強大的啟發以及動力才能驅使人的行為改變,其中尤以宗教所能帶來的動力為最大,因為宗教可以提供深厚的心靈支柱及提供有力的觀點來促使人改變行為。

最後一點,我要提到的是,慈濟在環保的推行,資源回收方面的努力,在在扮演非常積極,正面的角色。其他宗教也有在做,而我們必須做更多!我們是全球居民,沒有人是一座孤島,大家相互依偎在我們唯一可賴以維生的地球上, 我們都會被影響, 我們都是一家人,都是兄弟姊妹,我們必定要針對全球環保的重要議題一起攜手努力!科學家雖然常被詬病為冷血的,反宗教的,但這次宗教應該要回應他們的呼籲,一起來拯救美好的地球。 宗教必須要做更多,因為我們的地球是獨一無二的,是宇宙中最美好的,我們若失去地球,再也找不到跟現在這個一樣這麼美麗特別的地球了。

【教授與現場聽眾對談】

問題:新聞報導顯示公海上有很多垃圾,冰山愈來愈低,而垃圾山卻愈來愈高,請問教授我們應該如何因應?

回答:科學家一再的提出冰山持續在融化,越來越多的海洋生物遭遇滅絕的危機,但是人的行動依然很少, 重點仍在於人要改變自己的行為,我們可以藉由怎樣的資源來改變自己? 其中之一是宗教,宗教一定可影響行為。 若是人的行為不改,危機不會消滅。氣候變遷的危機百分之九十是人類造成的,那如何解決危機的方案百分之九十也應該就是人的行為。 宗教跟我們說,要尊重大自然,大自然都有佛性,如果跟小孩說花有靈性或是有佛性,不可以摘,小孩基本上不會去摘;但如果是科學說不要摘,但是他還是會去摘。

在印度,若我們跟當地人說人若一大早去坐在樹下,可以吸收很多維他命C,幫助身體健康,可能大家還是不會做。但若我們說一大早去坐在樹下,可以讓神,讓造物者心生喜悅,那大家就會去做。因為人其實是特別具有宗教性的。 但有時候,宗教可能也會忘記自己原本的初衷,先前的泰國和尚,行至泰國北部,想教化當地部落的人們信佛教,但當地人有自己原本的信仰,他們相信萬物皆是有靈性的,因此也沒有要接受佛教的意願。 和尚為了要讓人信神,就要開始建廟,選定了一塊地,決定就地建廟,但剛好那塊地上有一棵樹,和尚為了自己的廟,堅決要把那棵樹砍掉,因為他認為自己比那棵樹重要,當地人反對,不願意幫他砍,和尚自行找了外面的人要來砍樹,當地人圍住那棵樹堅決不讓他砍,和尚問他們說為什麼要執意反對砍這棵樹?當地人說因為樹是有靈性的。 而這種萬物皆有靈性的概念,也可見於印度及日本等地。


問題:並非世界上所有宗教都注重環保,我們應該如何做?不要加入此種宗教嗎?

回答:我認為並非所有宗教都是好的,宗教也非完美,因為宗教畢竟是人創立的。但有時候,宗教會有好的哲學,例如在環保方面,佛教說萬物皆有佛性,那其他人,其他宗教就可以學習。宗教必須持續改善,但有些宗教不把大自然看的
那麼重要,所以宗教之間應該有交流,有對話。 例如基督教有強烈的利他主義,在社會中蓋學校,蓋醫院,基督教與東亞宗教可以彼此學習,互相融合,分享觀點,來積極保護地球。

問題:在愈趨物質導向的社會,應如何推展宗教?

回答:必須要跟社會做相當程度的連結,在各個社會中,大部分我們都可以看到基督教、天主教的傳教士幫助建學校,建醫院,這些都是利他主義的展現,主要城市也至少都會有一座由基督教所設立的大學,而這種利他主義的特徵,也是東亞宗教中,人間佛教的特徵之一,所以我認為應該持續以這種入世的態度來跟社會做連結。

問題:請問教授是如何認識慈濟?緣起為何?請問您認同慈濟的信念嗎?

回答:我一開始會認識慈濟是因為我有指導過一位台灣學生的博士論文,主題就是關於慈濟。 1999年來台灣旅遊時,有聽說了關於慈濟的事蹟。去年在新加坡也有指導學生做慈濟的研究。經由漸漸的了解慈濟,我發現我與慈濟的信念十分雷同。 但由於我必須在學術研究中保持中立,保持客觀,所以外界對我的宗教信仰其實不很清楚,而且有各種猜測。 但我本身其實是傾向入世佛教,我認為一個宗教最真實的教義應該不是強調個人,而是強調利他,這才是未來對大家比較好的方向。

(本文整理:鄭佩奇   攝影者:蔡瑞聰)



 


‧台大管理學院(攝影者:林蔚綺)
英國牛津大學彼得‧克拉克教授(Peter B. Clarke),2009年12月12日於台大管理學院EMBA擔綱演講。(以下為演講內容)

首先,我要感恩慈濟人給我這個機會來到台灣,也感謝一路上慈濟志工對我的照顧及友誼。

我個人的研究,主要在於東亞宗教的發展;尤其是相關宗教本身在東亞地區以外的海外發展情形,例如在拉丁美洲、非洲、歐洲、美國等地的發展。我本身在日本東京大學教過書,這次是我第四次造訪台灣。我個人一開始會認識慈濟是因為指導過一位台灣學生的博士論文,而當時這篇論文主題就是關於慈濟。

說到今天的演講主題,針對當代宗教的力量愈來愈強盛,以歷史學家的角度從文化中探討宗教,而非從神學的角度來探討。至於宗教是對或錯,神是否存在則是哲學家應探討的問題。而對於人類學家來說,重點則是在看人是否有信念,擁有何種信念,這些信念又是如何的影響人的行為;對於是否相信神,並不批評,就如同法官對酒本身的看法並不重要,更在意的是人飲酒之後造成的行為是否適當。心理學家則是從個人主義,從情緒上、靈性上來著手。社會學家是側重於宗教對社區和對社會的影響。

英國牛津大學彼得克拉克教授,2009年12月12日於台大管理學院EMBA擔綱演講。(攝影者:林蔚綺)
全球化(Globalization)促使宗教發展態勢更加興盛

從歷史沿革的角度來看,人類歷史與宗教息息相關。美國人類學家曾提出宗教在西元2008年會完全滅絕,因為學者認為,隨著經濟的發展愈趨繁榮,認同宗教理念的人應該會愈來愈少,因為宗教常常被視為是過時的,退流行的,迷信的,但現今我們看到的現象卻是全球化的宗教復甦。

有一位英國生物學家,理查‧道金斯(Richard Dawkins),在其先後兩本著作中—《自私的基因(The selfish gene)》以及《神的假象(The God Illusion)》 ,都提到他認為宗教是迷信,應該死亡,滅絕。有些人類學家甚至也提出質疑:在二十世紀的我們為什麼還需要宗教?

但現在我們在全球卻看到了很強烈的,有力的宗教的復甦,例如美國一向被認為是科技十分進步的高科技國家,但同時美國卻也是最普遍具有宗教信仰的國度。在全球,我們觀察到的宗教復甦現象,橫跨佛教、印度教、猶太教、回教、基督教等等;在亞洲、非洲、拉丁美洲等地這樣的力量也都很強烈,而且這些宗教不光只有復甦,甚至還都經歷了重大的,不同型態的改變。

而在這樣普遍的全球化的復甦中,有一些區域的宗教性相對沒那麼強烈。彼得‧伯格(Peter L. Berger),曾在其《The Desecularization of the World》一書中提到,西歐是一個這樣的例外,西歐人民普遍並不那麼具有宗教性,原因是他們對事物大多是持懷疑論者,對宗教也是,西歐社會相對之下不那麼強調宗教在當代的角色。但在日本,卻是不一樣的故事, 有一本書, 《神的尖峰時刻》 (The Rush Hour of the Gods),主要在探討日本新興宗教在西元60和70年代的崛起。而在印度,我們同樣可以看到有大量宗教以新的形式被創造出來。但印度的宗教大部分是留在印度當地,大多沒有傳到海外,不似印尼、泰國、台灣、美國、拉丁美洲等地的宗教則是多所流傳。

不同的宗教會有這樣的差別,是因為每個宗教都有不同的信念、形式、實踐以及不同的遠景,甚至對於世界,通常也都有不同的看法;有的認為現在的世界是不好的,有的認為是好的,有的認為雖然算好但卻需要再進一步被改造,而其他則是對於現在我們所處的世界毫不關心。關於實踐,通常也有不同的做法,有些是專注在個人,有些是專注在個人和社會之前的連結,有些則進一步連結到其他更廣大的外在世界。

西方宗教通常是關於相信神,但我們可以對宗教提供更寬廣的定義,具有宗教性,不代表一定要信神,也可以是不信神的。

在亞洲當代宗教的發展中,儒學、人間佛教等成了東亞宗教發展的重要特徵。

以下我再列舉某些東亞宗教可以流傳到海外的一些特徵:

1. 人間佛教:
以人性化的角度強調對人的入世關懷,因為宗教常常都是關於另一個世界,但人間佛教偏重在當下的這個世界。

2. 非側重超自然的:
不太強調超自然的非凡體驗,對於當下的這個世界以及另一個世界並沒有太激烈的區分,比較傾向一種天堂與人間是融合的概念。

3. 人性本善:

相信人人本性是好的,人人皆有佛性,人從基本的質來說就是好的,就是有佛的。

4. 強調由互相教導及學習,人是可以被改變的。


這些大致上都是人間佛教的精神 — 對他人懷慈悲心,為了幫助他人而延後自己的悟道。

而我們也可以看到一個 “反向全球化” 的現象。一直以來,文化的流傳,包含宗教,都是從西方流傳到東方,像是基督教的傳播,或是工業化的傳播 (起始於英國,傳到美國及全球),過去幾百年來,世界可說是被西方化的。但是在過去的五十到六十年間,日本、大陸及印度的經濟崛起,也把東方宗教中特有的人間佛教的概念傳向西方,並且漸漸普及化。以我自己為例,我小時候根本沒聽說過”因果”這種概念,但是現在的我,我的小孩甚至其他的年輕人都對這些佛教概念或是東方文化十分熟悉,這種了解甚至超越對基督教的了解,東方父母以前會擔心自己的小孩被西方化,但現在情勢漸趨逆轉。

韓國有新興宗教,日本也有,甚至傳到巴西,非洲的宗教甚至也傳到美國或是拉丁美洲,而印度的傳統或是印度教的寺廟也成為西方國家街頭常見的特色,像素食主義在英國十分流行,就也是受到印度的影響。

但為何有些新興宗教很成功,有些則不然?以商業角度來看,宗教市場的競爭是很強烈的,所以新興宗教要存活並不容易,因為各自都有屬於自己的信念。 而對於成功的定義,從歷史來看,我們可以說在幾千個宗教當中,只有百分之一的新興宗教可以延續超過25年,而且至少擁有十萬個成員,且成員的數目有持續增加的趨勢,成員的人數占很重要的因素,例如在全球的人口中,百分之三十三是基督教,使基督教為全球成員人數最多的宗教,第二名則是伊斯蘭教,約有百分之二十。

讓我來分析主要影響宗教能否成功廣佈的因素:

1. 文化的連結性 Culture Continuity

在一本由美國學者所創辦的期刊中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Religion),有提到如果一個宗教要成功,尤其是在其發源地以外的地方成功,此宗教的信念必須與當地文化有某程度的連結,例如若有一個宗教要在台灣發展,卻與台灣的文化無法做連結,那就會很容易失敗。要做到文化的連結性實在不容易,就像是大陸和台灣同樣說中文,文化還是有差異;又像是英國與蘇格蘭也同樣說英文,彼此文化差異還是存在,甚至說話的腔調也會影響人們關於信息傳遞的接受度。

若外來宗教要在歐美成功,就要看是否自己的宗教能以對方思考的方式進一步做適度的調整,因為每個文化都有其固有的資產,是不太容易被外來力量所改變,就像是他人要我們改變自己是很難的,因為通常不太能改,人們也沒有準備要改變。一個文化整體的大規模改變是極少見的,例如基督教傳教士花了幾百年的努力在昔日中國、日本及印度等地傳教;但截至今日,在日本只有0.8﹪的人信仰基督教,且人數仍在減少;在印度也是只有小規模的天主教徒。而在非洲,基督教和伊斯蘭教都有明顯的增長,但原因卻不是非洲被外來化,而是這些宗教被非洲化。

2. 嚴謹的實踐Strictness

一個宗教的外在顯現,以及其傳達出來的訊息會影響社會對此宗教的觀感。例如慈濟的證嚴上人,她的言行舉止以及簡樸刻苦的生活都符合她平常對社會大眾所提出的教導,也符合社會大眾對一個宗教領袖的期待,上人的法跟言行都是一致的。如果一個宗教的教義及其外顯的行為不一致的話,很容易就會失去外界對他的評價及認同。

3. 性別因素,尤其是女性成員所能造成的影響Gender Factor (female)

從歷史上看,一個成功的宗教大多有較高比例的女性成員;反過來說,一個宗教如果很少有女性的加入,也很少有成功的案例,女性成員數目的多寡是對於一個宗教是否能成功的關鍵因素之一。

4. 成員年紀的廣泛分布Age

一個成功的宗教通常也會橫跨廣泛的年齡層,從年輕族群的二三十歲到年紀較長的五六十歲都會包含。

5. 有效的內部運作系統 Effective Internal Networking System

一個成功的宗教,其組織規模必然不小,正因如此,內部運作必須有更多的溝通俾使組織的運作更有效率。

以英國的手機大廠為例,他們會到學校贈送免費手機給九到十歲的學童,這些學童不僅本身會漸漸習慣使用此廠牌,更會進一步影響他們身邊的人,影響人數平均在20-30人之譜;長遠來說,這些都是具有高潛力的潛在客戶,因為他們從很小就開始使用此品牌,使用習慣會很難被改變。

再舉銀行為例,很多在英國的銀行會在大學開學之際,在學校設攤位,因為對於人們使用銀行帳戶的習慣而言,只要一旦開戶,幾乎很少會換銀行,因為手續很麻煩,所以對這些銀行來說,只要能讓這些大學生一開始就用他們的銀行,大多數人幾乎都不會再換銀行了。

6. 領導者 Leadership, Big Q

最後一個因素,但是也是很重要的一個因素是領導者。一個具有領袖魅力的領導者,大多數人會認為是個性所致,像是美國總統歐巴馬或是甘迺迪,但我認為一個又老又病的領導者,可能依然富有領袖魅力,像是一些非洲的領導者,他們可能在領導過程中連一句話都沒說過,或是在泰國發生的一場革命,則是由一個12歲的小男孩領眾發起。所以我們可以發現領袖魅力跟領導者的年齡,外表,甚至是否聰敏與否,並無絕對關係,重點在於領導者本身的信念以及其傳達出來的訊息,例如如果今天我說我做了一個夢,神指派我成為救世主,如果人們聽了,願意跟隨我,那我就有領袖魅力;如果人們不願意跟隨我,那我就是沒有領袖魅力。

宗教一開始都會由一位極富領袖魅力的領導者所創始,但隨著時間的流逝,這種領袖魅力通常也會漸漸消失,尤其是在
領導者離世後,此種魅力會更難持續。而之後的繼承者以及所遵循的制度也很重要,如果領導者的交替可以是和諧的輪替,則此宗教可以繼續保持發展,甚至有一說,這樣的宗教,其創始者死後甚至會比其生前更有影響力,如果新興宗教可以成功的度過這種的領導者輪替,則就有相當大的機會可以持續成長,並存活下來。

綜合以上所述,當代宗教以其蓬勃的發展,以及反向全球化的特質改變了我們對宗教的看法。例如在巴西,有超過三十個來自日本的新興宗教運動,其中只有三個成功存活超過了五十年,且都擁有超過一百萬名成員。

印度教、佛教等也在全球化的浪潮下面臨許多機會與挑戰,世界充滿了各種多元的文化,我們必須對各種文化都要有所尊重及了解,並且相互交流及學習。而儒家所強調的和諧,也促使人們應該對這世界抱持熱情。中國大陸及印度,隨著經濟的發展以及豐富的資源,更可以藉以輸出其文化和價值觀—和諧、慈悲。基督教更是長期以來以其慈善事業對社會的貢獻所聞名,幾乎每個大城市都會有由基督教所創立的學校,醫院等,而人間佛教與基督教更是有其共同處,可以彼此互相學習,且更有效的進行慈善相關事業,因為世界需要這樣的一股力量。

(本文整理:鄭佩奇)

 

彼得克拉克教授 (Peter B. Clarke)小檔案

生於1940年10月25日卒於2011年6月28日,享年71歲

  • 經歷
    曾任英國牛津大學神學院宗教人類學教授
    曾任教英國倫敦大學國王學院宗教歷史與
    社會學系,1982年於該校創立新興宗教中心,並曾於非洲、巴西及日本講學。
    創辦〈Journal of ContemporaryReligion〉學術期刊雜誌

  • 學歷
    英國伯明翰大學榮譽教授
    英國倫敦大學國王學院博土
    畢業於牛津大學歷史系

  • 研究主題
    從人類學、社會學的角度進行宗教議題的研究。特別著重當代宗教、正統派基督教⋯等宗教於現代社會演進的議題,與宗教對於治癒人心、改變社會的影響。

    研究各宗教於異地社會中所產生的影響,例如:伊斯蘭教的傳佈、東方式宗教在西方的發展與日本宗教在日本以外地區的發展與非洲宗教⋯等。並進一步探討全球化在當代社會對於宗教以及精神生活層面所造成的影響。

  • 出版著作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Religion
    The Oxford Handbook of the Sociology of Religion
    New Religions in Global Perspective: A Study of Religious Change in Modern
    World (Routledge, 2006)‘Religious Syncretism Japanese style in Brasil’ in Playful Religion.
    Challenges for the Study of Religion (Essays in Honour of Professor Andrew
    Droogers) Amsterdam: Eburon; (ed) Oxford Handbook of the Sociology of
    Religion (forthcoming/2008).
    New Trends and Developments in African Religions
    Japanese New Religions: In Global Perspective
    Japanese New Religious Movements
    Japanese New Religions in the West
    Playful Religion
    The World's Religions – Dutch
    The World's Religions – English
    Religion Defined and Explained
    New Religious Movements in Western Europe
    New Religions in Global Perspective: A Study of Religious Change in Modern
    World (Routledge, 2006)
    Mahdism in West Africa
    New Trends and Developments in the World of Islam (1998)
    Encyclopedia of New Religious Movements (Routledge, 2006)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