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森雲攝影 台北開課了

2011-03-08   | 葉金英
2010年劉森雲帶隊北區圖像團隊南下高雄杉林大愛園區,從工程進行到完工,拍下許多有歷史價值的畫面。(攝影者:李士仲,地點:台北東區聯絡處,日期:2011/03/03)
慈濟志工劉森雲三十多年攝影經驗,去年(2010)帶著北區圖像團隊南下高雄杉林慈濟大愛園區,從工程進行到完工,拍下許多有歷史價值的畫面。他表示將透過進階攝影課程做為傳承,將個人累積數十年的經驗來提升志工的作品。

一張圖像   是一篇故事

2011年北區人文真善美平面攝影班進階課程,今天(3/3)晚間七點,首次在台北東區聯絡處展開,學員將近一百五十人,課程由三月三日起至四月二十八日共計十堂,課程內容從第一堂課如何拍出一張經典照片,創造出有生命力的攝影作品外,構圖美學之探索、透視與空間的應用,現代單眼數位相機的昇華技術、鏡頭運用的技巧,紀錄與傳承慈濟人文、淺談視覺藝術,視覺美學、新象、具象、抽象的巧思與創意將陸續進行,另有三次外拍實作,還安排十多位慈濟人文真善美圖像組志工當助教從旁協助學員。

此次安排課程的目的,希望圖像志工在社區記錄人品典範及社區美善時,能將人與人之間的情感,化為動人的映像,提升人文層次的探討,不但為流傳美善努力,更能透過紀錄讓自己的智慧隨之昇華。

「拍照要先儲存自我養分,不要只是為了出任務而拍照。」講師劉森雲從構圖是基本功夫,拍出一張經典又有生命力的攝影作品談起。

學員黃懿嫻在社區擔任錄影,喜歡拍照的她,期盼多年終於等到上劉老師的攝影課。(攝影者:李士仲,地點:台北東區聯絡處,日期:2011/03/03)
「必須先從構圖美學之探索,透視與空間的應用,才能運用現代單眼數位鏡頭做完美的呈現。」

「許多人在拍照的時候,往往都有一樣的習慣,看到人或景物時,不假以思索『喀嚓…喀嚓…』就按下快門猛拍照」講師劉森雲提醒大家,這樣照片很容易模糊沒有焦點,然而,正確的方法應該要先構圖,思考一下才進行下一個動作。劉老師輕鬆與學員交流,他說:「上課時人人手邊都要準備筆記本,但是不要做個「講光抄」的學員,而是要用心聽最重要。」

劉森雲師兄攝影經驗三十餘年,在許多單位擔任講師的工作。他表示將透過這十堂課程做為傳承,將個人累積數十年的經驗來提升志工的作品。

攝影的技巧是「等待」

隨著科技的進步,數位相機非常的普及,大家都是「快速」拍照,但是攝影的技巧是「等待」,而不是快速壓縮,拍了就離開,忘了要多停留多觀察。迷失在看的不夠真,拍的不認真以及色彩單調,拍攝景物沒有認真看景物,就立刻按下快門,包
北區邀請劉森雲老師開講進階攝影課,十多位慈濟人文真善美圖像組志工(站立者)當助教從旁協助學員。(攝影者:吳萬智,地點:台北東區聯絡處,日期:2011/03/03)
含取景的角度,從左邊或是從右邊,都要思考清楚。拍照要深層的思考,照片能夠講故事,而不是隨性,拍的多但能用的很少。

學員黃懿嫻在社區擔任錄影,她個子嬌小拿起設備一點也不輸男眾。喜歡拍照的她,期盼多年終於等到上劉老師的攝影課,她表示老師教學每張作品都令人讚歎,可感受老師對於作品的認真。學習沒有止盡,這次機會能夠學到一些「功夫」,期待未來有不同的作品呈現。

張義章已經六十多歲分享參加慈濟活動一年多。因為去年摯愛親人離開他,讓他生命頓時失去方向,還好有慈濟師兄、師姊陪伴,讓他漸漸走出陰霾。為了鼓勵張義章參與慈濟活動,張義章的兒子買了一台相機給他,開始張義章用攝影投入真善美志工行列,也因此對攝影產生興趣,但是他以『土法煉鋼』的方式學習,在社區紀錄一些活動,他總覺得不夠滿意,難得有機會來聽劉老師的課,讓他對攝影的認知有另一番的見解,他期許回到社區可以發揮更好的良能,為社區留下更美的足跡。

劉森雲課程中特別強調,進階課程不談光圈、快門等基本概念,課程結束前他開放有問必答,學員透過老師作品提問熱烈,內容細膩含蓋作品內如何運用光圈與快門,如何連拍中避免接圖色差等等,一問一答中學員學習認真,老師傳授無私,旁聽的學員相信也同樣受益良多。

(文:葉金英  台北報導 2011/03/03)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