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在何方》 遭白色恐怖的老兵心願

2012-01-13   | 慈濟人文志業中心
翟丕坤當兵時是監聽單位的排長,因為心軟,答應幫不識字的屬下寫了一封家書,卻因此被扣上「通匪」的罪名。(提供:慈濟人文志業中心)
當了一輩子的兵,「回家」卻是不能說的盼望……大愛電視臺「長情劇展」1月16日推出《家在何方》,描述慈濟志工翟丕坤自幼被迫當兵,輾轉來臺經數十年,本以為可以在此落地生根,無奈遭受到白色恐怖的打壓,導致他開始封閉自己,逐漸和社會脫節成為獨居老人。然而,一群慈濟志工莫名的走入他家,也慢慢打開他對人的防備心,讓他在臺灣這塊土地上有了家的感覺,也找到他的新家人。

好心成罪犯 擔誤一輩子

一大群小兵從大陸撤退來臺,卻不允許任何人有「想家」這種脆弱的意志。翟丕坤是監聽單位的排長,因為心軟,答應幫不識字的屬下寫了一封家書,卻因此被扣上「通匪」的罪名,開始被搜索、審問。寫封家書也不過幾分鐘時間,卻耽誤了他整整一生。對翟丕坤而言,那一段幾近白色恐怖的日子,刻印成超越時間才能撫平的傷害,轉印在他卸了兵甲的餘生。

飾演翟丕坤的李天柱,為了詮釋那個年代的風貌,參考了很多書籍、請教自己的父親;但最難揣摩的,是一個老兵的心理:「老人家其實有很多委屈、很多苦難,是無以傾訴的。」

他這一輩子都被排斥在外,這些傷害留在心裡,會變成一種毒;可能塵封了、掩埋了,但是還在。就像垃圾一樣,放久了會形成沼氣,沼氣積多了會爆炸。所以,要適時把情緒釋放,就像倒垃圾一樣。」

一群慈濟志工慢慢打開他對人的防備心,讓他在臺灣這塊土地上有了家的感覺,也找到他的新家人。(提供:慈濟人文志業中心)
同理感無奈 關懷破心防


數十年過後,臺灣早已是開放自由的社會,翟伯伯成了獨居老人,社會局前來關心時,他還當人家是調查局,來掀他「通匪」的舊帳。他似乎拒絕了所有時代變遷的證據,頑固的活在自己的悲情年代。

在開放兩岸探親後,他回大陸見到兒子,為了當初不能照顧他們而感到愧疚。兒子利用他的內疚,開始需索無度的要他匯錢;他一把年紀了,卻還像個傀儡般,拚命工作賺錢以填補他的虧欠。

「他這樣做,在外人眼裡好像很不值;但換個立場想,老人家有太多的無奈,他被這種無奈挾持了、捆綁了,或許他覺得這樣做是比較心安的。」李天柱說。

翟伯伯就住在南港一個簡陋的鐵皮屋裡,全劇也在他家實地拍攝。「在鐵皮屋隔壁,不到幾步路就是一幢現代大樓;因為有位慈濟委員住在那裡,常常去關心他,翟伯伯的故事才會被寫出來。剛好在我們拍戲的某一天,就是翟伯伯生日,劇組還一起幫他慶生;與其說是慶生,更重要的是重生……」對翟伯伯而言,放下過去他虧欠的、被虧欠的,才能坦然重生。

播出日期:2012/01/16〜01/20
領銜主演:李天柱、安苡葳、洪瑞霞、洪綺陽

(文:慈濟人文志業中心報導 2012/01/13)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