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變警察 堅持不收紅包

2012-06-22   | 范毓雯
尹昭德說,「我年輕時也跟張明得一樣,在教育資源少的地區當老師;或許這就是緣分,讓我有演出的機會。」(劇照提供:慈濟人文志業中心)
放下安穩的工作,他選擇當一位警察;捉賭、掃黃……辦案時他總是跑在第一線向前衝。是什麼原因,讓他可以將自己的生死置之於度外呢?看見更多的社會黑暗面,他可曾後悔?6月25日,請鎖定大愛電視「長情劇展」--《正義的化身》。

教師變警察 幫助需要的人

張明得原本是一位國小老師;可是,當他的學生被人口販子販賣時,他卻無能為力,讓他十分沮喪。在經過一番深思熟慮之後,他決定報考警校,追隨父親的腳步成為一名警察,擁有更多幫助別人的力量。

張明得的角色由尹昭德飾演。戲劇總策畫顧文珊表示,由於尹昭德的形象、品格都頗具有張明得的正義感,劇組還為此特別等待尹昭德的檔期拍攝。

「我前一部戲一殺青,隔天馬上開拍《正義的化身》男主角部分。事實上,我年輕時也跟張明得一樣,在教育資源少的地區當老師;或許這就是緣分,讓我有演出的機會。」尹昭德說。

山地部落擔任教職的體驗,讓張明得決心投身警界,幫助更多人。(劇照提供:慈濟人文志業中心)
張明得的名字是阿公取的,就是希望他一生都要「明明白白的得到」,要盡本分、不做苟且的事情。許多黑道老大或者有利益牽涉的人,會想盡辦法、用各種手段和關係送紅包給張明得;然而,他將阿公的期許深深烙印在心,所以絕不收受賄賂,還與屬下挨家挨戶的把紅包送回去。

「我小時候想當個英雄;當我扮演這樣有血有肉的角色時,會讓我覺得自己是英雄和正義的化身。張明得如此正直、正派,我更是百分之兩百的盡力演出。」尹昭德說。

無論是因追逐歹徒而扭傷腳,或者翻牆而被薔薇的刺刺傷,尹昭德還是忍住疼痛,為的就是要將張明得的角色飾演好,「我們只是演戲而已就如此辛苦;可以想見,張明得在真實生活中追歹徒時,一定是拚了命的向前衝,即使身上遭受更多的傷,也要全力以赴、為民除惡。」

場景不管制 捕捉當下真實反應

1987年,張明得調升臺東分局長。當地賭博風氣盛行,許多人聚賭;他為了抓賭,可是耗費心力。當時有一起轟動社會的蕉農命案,他和同事夜以繼日的偵辦,就是為了替受害者找回公道。不料卻因此受到不明人士恐嚇,揚言只要張明得踏進市場一步,就別想活著走出市場。

張明得帶著員警大力掃蕩北投地區應召站。(劇照提供:慈濟人文志業中心)
然而,張明得將生死置之度外,絲毫不畏懼退縮,還是決定去市場;張明得告訴同事,穿上了這身警察制服,就不能向惡勢力低頭。於是,張明得穿上警察的「大禮服」,正氣凜然的走進市場,如同宣示般的向民眾表達,他不畏懼死亡,他堅持一定要做對的事。

「為了真實呈現這場戲,沒有特別管制或者安排許多臨時演員,而是讓演員直接就在菜市場向大家宣告。當尹昭德一開口說話時,做生意的菜販在毫不知情情況下,反而可以捕捉到他們突然聽到這般宣告時的真實表情反應。」導演林博生說。

林博生希望,這樣的故事可以感動觀眾的心,讓大家知道社會上有這樣一位好人的存在,「警察畢竟也是人。我們總說有事時可以找警察幫忙;可是,警察有事時可以找誰幫忙呢?警察不能收受紅包,卻因此得罪很多黑白兩道,還被認為自命清高,生命受到威脅。可是,張明得雖然看到許多社會黑暗面,卻始終堅守自己的信念,繼續走下去。」林博生相當有感觸的說。

播出日期:2012/06/25~07/06
主要演員:尹昭德、連靜雯、洪流、朱陸豪、陳季霞、曾心梅、馬國畢、江俊翰

(文:范毓雯 慈濟人文志業中心報導2012/06/22)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