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1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南 以花廣結善緣 讓人生更美好

以花廣結善緣 讓人生更美好

E-mail 列印
「希望每一個進來靜思花道的同學,不分男女老幼,都能夠因為來學花道,能夠給他們一些法,讓他們信手拈來隨時可以運用,讓他們的生活能夠更開心,更有智慧去開解人生的問題,這是我對自己的期許。」學員吳逸芝分享。

2023年靜思花道種子師資培訓第三季課程,8月19日於慈濟臺南靜思堂舉行,來自全臺北區、中區、南區、東區的學員、講師及工作人員共六十人參加。

◎大自然無聲說法 勤拂心中塵埃

德念師父於課堂中分享「法華花雲」,大家跟著銀幕播放的簡報一起唸,「人生五美,天上最美是星星,人間最美是溫情,環境最美是綠化,臉孔最美是微笑,人心最美是感恩。」

「大自然是我們最好的老師,大自然的力量,可以放鬆我們的身心。插花或導覽都是詩情畫意的,所以樂在其中,看到花兒吐露芬芳,感覺賞心悅目,看到樹梢隨風搖曳,感受生意盎然,聽到鳥兒在枝頭鳴唱,覺得悅耳動聽,聽到水聲緩緩流動,感覺滌盡塵慮,看到白雲舒卷自如,感受喜悅快樂,看到陽光從樹縫灑下,讓人產生能量。」

德念師父勉勵大家,「我們的心充滿塵垢,要時時勤拂拭,莫使染塵埃,讓心柔軟化,將愛恨情仇轉變為慈悲喜捨。臉孔是一個人涵養的櫥窗,是一張履歷表,也是人文的呈現。微笑是最美的語言,也是最好的溝通橋樑,所以微笑很重要喔!」

◎講師傾囊相授 傳承經驗智慧

靜思花道種子師資培訓課程,分A班和B班同時上課。學員們都是在財團法人志玄文教基金會終身學習教育中心上滿一百八十小時靜思花道課程,並經上課講師推薦,具足慈濟精神理念的受證慈濟委員。若持續參與靜思花道種子師資培訓課程、靜思花道海外專班課程,通過靜思花道講師認證考試,實習一年,即成為靜思花道認證老師。

講師群於課堂中為學員講授示範「靜寂之美」、「靜觀之美」、「夢幻之美」、「清雅之美」靜思花道作品。

「葉片沾水,慢慢潤濕葉身,讓它可以有柔美的曲線,像是一個風動的感覺,輕輕地膚膚鳶尾葉,讓它的姿態可以自然地搭配彩虹鳥……」魏聯珠老師在第一堂課示範靜寂之美―分株型,分享如何順應花材特性,創作出蘊含人文之美的作品。

第二堂課李秀錦老師實作解說靜觀之美―行型二,「這支金雀柳的枝葉濃密,我會稍微捨一點,看起來比較輕淡,有一種飄逸的感覺,修飾是很重要的。靜下心以雙手的力量,一邊彎一邊撐,慢工細活地調整,讓金雀柳的姿態斜六十度向上飄逸,這也在調我們的心。」。

廖妙蓮老師在一旁幫忙持麥克風,方便李秀錦老師實作解說,並適時補充分享:「大家注意看秀錦老師,彎折調整花材的時候,我們要一手彎一手撐,這樣才不容易斷,過程中要心靜,不能急,心急容易折斷。我們以往在學插花的時候,有時候插佛堂的花,我會在心中默唸佛號,讓自己的心可以安定下來,假如心不靜的話,佛堂的花會插不出來,這是我的經驗。」

第三堂課於下午進行,楊美麗老師觀察到學員們,早起從各地趕來上課,到下午已經累了。她播放輕快的慈濟歌曲,帶著大家唱唱跳跳動一動,很快地大家露出笑容,恢復精神了。笑容可掬的她在課堂中播放輕柔優美的音樂,讓大家在悅耳的鳥鳴、優美的旋律中學習,學員們在老師的實作分享後,完成夢幻之美―三角形作品。

學員們在各堂課實作的過程中,老師逐一關心,適時給予建議,句句分享都是無私的經驗與智慧傳承。實作完成後,大家整理桌面,一起虔誠合掌以花供養,「願此香花雲,遍滿十方界,供養一切佛,願天下無災無難……」

◎老師行誼優雅 學員見賢思齊

來自板橋的學員郭綏美,年輕時就喜歡花草,2015年開始學習靜思花道,「靜思花道有六個花型,插出來就是讓人感覺很清雅,每一個作品都對照一句靜思語,不只是學插花,而且是修身養性。」

學習靜思花道八年來,接觸花草的過程中,各種植物的無聲說法,靜思語的潛移默化,花道老師的優雅行誼,點點滴滴的影響,讓郭綏美逐漸改變過去講話大聲、脾氣不好的習慣,她期許自己有一天也能像老師們一樣,優雅又有人文。

高雄區學員來亞琴,來自中國海南,2013年首次參加靜思花道海外專班,當時李六秀老師上課的主題是「美」,老師優雅的儀態、舉止、談吐自然流露人文氣質,讓她留下深刻的印象,心生嚮往,於是每年都參加海外專班。2018年隨先生返臺定居後,開始勤學靜思花道,參與種子講師研習。

來亞琴分享,「靜思花道是接引菩薩最好的方便法門。第一年回來才上了二堂課,回去遇到歲末祝福,我插了幾盆花,大家看到都說:『好美!怎麼這麼優雅,這麼好看!』邊學邊分享,將自己在海外專班所學,帶回社區跟大家分享,接引許多人從花道走入慈濟。」

「靜思花道以少為美,以花說法。在日常生活中,不好的不需要的都修掉,就像花道修剪花草一樣,少而美。以前什麼都想要,現在知道該捨的就要去掉,學習靜思花道,最大受益還是自己。」

來亞琴說:「以前我講話聲音比較大聲,現在就比較小聲一點。脾氣性格也好很多,以前脾氣不好是有名的,遇到不歡喜的事,扭頭就走,臉上沒笑容的。學了花道之後,放柔軟,臉上帶笑;人家說:『亞琴變了呢!她的臉跟菩薩臉一樣!』這些都是受到海外專班老師們的影響,每位老師都是我學習的對象。」

來亞琴期許自己能像上人慈勉的那樣,「學習圓滿了,要繼續去付出,要去人間菩薩大招生。」就像讓她印象深刻的海外專班花道老師們一樣,以身行去影響別人,海外菩薩大招生。

◎花道修身養性 以花廣結善緣

臺南區學員吳逸芝用心學習每位老師的教學方式,看著聽著老師們的言行身教,她深受感動,「老師們都將平日教學碰到的問題,毫無保留地傾囊相授,而且用心陪伴關懷。我告訴自己,以後也要跟她們一樣!」

「在這個浮動不安的世界裡,每一個人都需要讓自己能夠沉靜下來的方法。我覺得插花就是可以讓我心很靜,每一次在插花的時候,就是感覺心很靜很美,真的是藝術之美可以讓人的心沉靜下來。」吳逸芝微笑分享。

「學插花,讓我可以跟社區關懷據點的長者分享,藉花鼓勵他們多參加社區活動。看那些長者把作品插出來之後,那種開心的眼神,我都會覺得好開心!」

◎安然面對無常 用心付出在當下

2022年經歷病苦無常的臺南區資深花道老師馬秀珠,以多年的花道涵養,安然面對無常,珍惜每一天用心付出,每月如常收功德款,並將保險金捐榮董。

馬秀珠老師也在課堂中陪伴大家一起學習,「花很療癒,也給我們很多的教育,花開花謝示現生命的無常。花道群組大家都很關心我,一直在祝福我,心裡覺得很感動,法親就像一家人,所以一定要來讓大家看一看,知道我越來越健康。」

法親家人看到她,歡喜的給她溫暖的擁抱,關心她的近況,問她想送大家什麼祝福與勉勵?

馬秀珠老師分享,「不只插一盆好花,對美學、生命、大地、人與人之間的尊重都要學習。花雖然沒有辦法說話,可是它以姿態無言說法,希望大家能夠體會花在教育我們什麼,體會花的生命可貴,它雖然短暫,可是它真的在發揮生命的功能。希望我們每個人可以學以致用,尊重大地,欣賞美學,尊重生命。」

◎人生如花芬芳 動靜之美皆於心

「『朝看花開滿樹紅,暮看花落樹還空。若將花比人間事,花與人間事一同。』人生淡然如花,所走的路自然一路芬芳。」北區靜思花道資深老師蘇月菊以唐朝龍牙禪師的詩作與大家共勉。

「人生就像儲蓄罐,投入的每一分努力,都分分己得,每一分用心,每一分付出,都會在未來回饋給妳。我們每天多努力一點點,不管結果如何,人生都是非常的精彩。」課程圓滿前,靜思花道執行長蘇月菊代表師資團隊上臺分享,感恩靜思花道法親家人的用心。

慈濟月刊第四百八十八期,證嚴上人於2007年7月25日開示。花道,一枝直直的草,經過柔軟的手一「膚」,會柔軟地彎曲。「由你們的手來膚慰這一枝草、美化這一朵花,讓它在盆中展現美好姿態;既是展示盆中花的靜態之美,也是展示手的動態之美。」上人期勉大家:「慈濟人文離不開雙手,雙手萬能,這雙手能做大小事,能為人群付出最美!期待大家將靜思法脈存於心、慈濟宗門展於行動——心要有『靜之美』,行要有『動之美』,在生活中展現真、善、美!」

靜思花道融入《靜思語》、《無量義經》、《法華經》,以佛法傳承人文之美,以自然為師,透過花道學習敬天愛地,愛惜萬物眾生。以方便法門傳遞佛法,涵養人文,廣結善緣,走入社區傳遞美善。

圖左 :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師,靜思花道以花無聲說法,以方便法門傳遞佛法,廣結善緣。[攝影者:劉萃芬]
圖右 :2023年靜思花道種子師資培訓課程,8月19日於臺南靜思堂舉行,來自全臺北區、中區、南區、東區的學員、講師及工作人員共六十人參加,德念師父於課堂中分享「法華花雲」。[攝影者:蔡易哲]

圖左 :學員來亞琴(中)分享,「靜思花道以少為美,以花說法。在日常生活中,不好的不需要的都修掉,就像花道修剪花草一樣,學習靜思花道,最大受益還是自己。」[攝影者:蔡易哲]
圖右 :臺南區學員吳逸芝(右三)用心學習每位老師的教學方式,老師們的言行身教,讓她深受感動,「老師們都將平日教學碰到的問題,毫無保留地傾囊相授,而且用心陪伴關懷。我告訴自己,以後也要跟她們一樣喔!」[攝影者:蔡易哲]

圖左 :課務長花蓮鍾麗雅分享:「靜思花道期許用最舒適、最單純的顏色、花材,創造出精緻有意涵的作品。以簡單自然為原則,順著植物的特性,在空間中找出它最適合的位置。」[攝影者:蔡易哲]
圖右 :第三堂課於下午進行,楊美麗老師觀察到學員們早起從各地趕來上課,到下午已經累了。她播放輕快的慈濟歌曲,帶著大家動一動,大家恢復精神後又能專注學習。[攝影者:蔡易哲]

圖左 :整天的課程,靜思花道執行長蘇月菊與靜思精舍德念師父都在課堂中陪伴關懷大家,課程尾聲,代表靜思花道師資團隊致贈結緣品,感恩法親家人的用心。[攝影者:蔡易哲]
圖右 :第二堂課李秀錦老師(左)實作示範靜觀之美-行型二,廖妙蓮老師(右)在一旁適時補充說明,兩位老師都知無不言地傳承分享。[攝影者:楊玲華]
圖左 :2022年經歷病苦無常的臺南區資深花道老師馬秀珠(戴帽者),以多年的花道涵養,安然面對無常,珍惜每一天用心付出,法親家人看到她,歡喜地趨前關心。[攝影者:楊玲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