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28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巧手作法器 盼能喚起慈濟魂

E-mail 列印
時日飛逝,二○二一年已近尾聲,高雄弟子要與上人在靜思堂相見的歲末祝福也即將展開,十二月二十五日上午是高雄一二三聯區的場次。企劃團隊特別在場中的「發心立願」用盡心思,要從法器,搭配立願詞、歌詞,重現慈濟 法脈源頭的精神內涵,發揮頂天立地撐起全世界的大願力。

◎創刊號重現 體現慈濟精神

志工李蕙妙十一月十日接到任務後,很快就設計出法器的草圖,超過一個人身高的慈濟Logo,上面擺放各種顏色鮮明的蔬果,象徵慈濟人茹素、勸素、推素的決心,也鼓勵人人來茹素護生愛地球。

Logo的製作難度很高,木工高手周金泉幫了很大的忙,他先去靜思堂了解空間,最後決定Logo以二米高的尺寸較妥當。而若要呈現花瓣的立體感就須做成斜面,最困難的是花瓣的彎度,還好公司裡有位四十幾年經驗的師父協助,他不到兩天就完成了。

周金泉是資深的慈誠委員,走進慈濟四十年間,只要是慈濟有需要,他一定不計代價奮力承擔。這次法器的許多創意思考,因為有周師兄出手協助,才能落實成為精巧美觀的作品。

慈濟Logo中間湧出大大的圓桶,這是一個特大號的「竹筒歲月」,一下子就把大家的思緒拉回到五十五年前。在那個艱難的歲月裡,慈濟的第一批委員就是每天存五毛錢,從而展開了如今日不落的慈濟世界。

竹筒的周圍分別裝飾著寶特瓶製作的竹子,「竹」的臺語發音與「德」相同,這是提醒我們,要謹記上人經常叮嚀的,做人要有「德」的意思。志工花了很多日子,才收集到足夠的綠色寶特瓶,經過清洗、裁剪再套接,但瓶子款式不同,如何連結得維肖維妙,真是費盡心思與技巧,從中李蕙妙悟出:「處處都有法,若沒有縮小自己,不管是妳配合人,或別人配合你,就永遠都會卡在哪裡,無法變成美美的成品。」

大大的竹筒兩邊各有一個卷軸,可以拉出放大再放大的《慈濟半月刊創刊號》來,展示之後還可以讓它自動縮回去。這樣一來就可以不佔空間。好不容易找到不需繩子拉,就可以收放自如的卷軸,讓蕙妙好興奮,誰知創刊號黏貼上去,卻又因為材質厚重而縮不回去,不得不重新印製。總之,成就每一件成品,都是煞費團隊無量苦心。

全套法器的發想者李蕙妙,以堅定的口氣說:「無論如何,我們不會遇到困難就放棄,只會想盡辦法去解決。當構思在紙上畫出來,做出來的成品效果卻不如預期,只能不斷思索與改進。」為了整體的搭配,大小尺寸都須精算過,處處都希望能呈現慈濟的精神,也處處都顯見她的巧思。

《慈濟半月刊創刊號》是《慈濟月刊的源頭》。上人說,「這份刊物絕不浪費一行一字,說那無益於人、無利於世的話。今後也絕不違背主旨與用意,去做那無關潛移默化,無關『慈悲』『濟世』的事。」所以從半月刊、月刊到大愛臺都守著這樣的理念,來傳播美善動人的故事,也象徵慈濟法脈精神絕不偏離。蕙妙表示,希望藉由創刊號與竹筒歲月做結合,找回更多人的初發心,把慈濟的法脈,上人五十五年前的那個精神點煥發出來,並藉由這一次的因緣,讓人人都把這張創刊號帶回家當傳家寶。

◎蓮香處處飄 看見美麗慈善

鳳山聯區負責製作發心立願的法器,學美工的邱芹珍被邀約做蓮花池,她義不容辭地答應。想到上人最近常常提到的「火金姑」,芹珍認為應該善用人力,期望凝聚團隊的力量,發揮「火金姑」的精神,匯聚更多人的智慧來呈現。於是,她邀約社區裡手巧的志工一起來幫忙,每個人都熱誠地答應了。至於製作的材料,她認為當然是取自環保回收物,而保麗龍薄片最能展現蓮花蓮葉優雅搖曳的自然美姿。

蓮花的花瓣共有四層,各有不同的尺寸,最上面還要放得下一朵千元大鈔摺成的「錢花」。版本確定後,精心製作的花瓣,弧度色澤都神似真品。這些花瓣要黏成花朵又是一番挑戰,雙面膠、透明膠帶都試過,效果都不佳,最後採用熱熔膠才將花瓣穩穩黏妥。四層花瓣組合起來的花朵顯得很大氣,粉紅花朵放上藍色的「錢花」,顯眼亮麗,令人驚歎。

蓮葉的製作是最困難的任務,指導花燈製作的大愛媽媽楊惠華來幫忙,她對於立體造型較熟悉。兩片圓形的保麗龍薄片,其中一片先燒出條條葉脈,再把兩片重疊從中間穿過鐵絲,靠蠟燭的火焰讓兩圓形外圍黏住而做成蓮葉,葉緣竟然呈現著自然的波浪,栩栩如真。然而要成功並不容易,因為燒的時間在剎那間,需拿捏得好,燒後則要立即捏壓,可能燙手。有人試了又試,把大片蓮葉越燒越小,簡直成了錢幣草。她們笑著形容:「蓮葉荷田田,變成錢幣一點點。」

團隊的精工巧思,一次次的修正,最後有芹珍細膩的彩繪,三朵美麗的粉紅蓮花終於挺立於蓮花池中,高低大小不同的綠葉則襯托在旁,蓮花池隨風搖曳的美姿,讓人駐足不忍離去。期望在滾滾紅塵的我們,跟著上人修行,人人都成為朵朵清淨無染的蓮花。

而以紙鈔摺成的「錢花」,分別放在花瓣、綠葉上及藍色的花池裡,點滴的愛心化作朵朵美麗的蓮花,展現出慈濟人清淨的大愛。期望人人發心立願募得的善款,給慈濟購買BNT疫苗,能夠幫助我們臺灣控制疫情,讓大家趕快恢復到正常的生活。

芹珍表示,團隊一起完成作品,可避免獨自創作的盲點與缺失。尤其藉此把社區志工的熱誠帶起來,是她覺得最開心的,相信未來接任何工作都不用擔心沒人力了。

◎「錢花」朵朵開 心蓮樂綻放

會拿紙鈔來摺成花朵(錢花),有一段因緣,創作者李明蓉表示:「看到很多場的歲末祝福,上人得費盡力氣才能舉著重重的竹筒倒出錢幣,覺得很不捨,所以想到用千元大鈔,摺成美美的花來呈獻給上人,希望上人可以輕而易舉地捧起這朵如花的心蓮,也期許人人都出淤泥而不染。」

在一個輾轉難眠的深夜,李明蓉腦海裡一直縈繞著,如何用錢摺成花朵?上網找不到滿意的資料,只好自己設計。紙幣不能裁剪破壞,如何將千元變成花瓣形狀,她以紙張一次次嘗試各種摺法,直到清晨四點多,終於摺出滿意的花瓣形狀。但是,如何將摺痕平整黏住,動用了不同的膠帶,發現隱形膠帶黏得住又容易撕下來,總算解決花瓣的問題!

接著,以竹棒做為支撐點,發現竹棒非常生硬,無法表現蓮花的柔美。找來安全帽,用那圓形來呈現,好像缺了什麼似的,感覺不漂亮。於是,再上網蒐尋,看到有人用寶特瓶剪裁,因為寶特瓶有支撐度又有柔軟度,可調整出想要的形狀。於是她把靠近瓶口的地方,剪成二十四等份,再把摺好的千元花瓣,一片一片黏上去,在花心處放入乾燥的蓮蓬,終於完成一朵美麗的錢花,令她欣喜不已。

「花開蓮現 花落蓮成」,在製作過程中,這兩句詞語一直浮現明蓉的腦海,她期許自己未來一定要精進聞法,來體悟更多的道理。這次的承擔,她第一次油漆,也第一次學習黏葉子,新的接觸和新的體悟,讓她興奮不已:「這次參與,我真的很法喜,承擔就是給自己成長的機會,機會過了就沒了,所以只要有機會承擔我都要好好把握。」

整個設計團隊在志工李蕙妙的引領下,人人把握殊勝的因緣,盡力發揮長才,盡情善用妙思巧手,在短短的時間內,完成不可能的任務。「發心立願」的法器,真是處處有法,處處有愛,點滴之愛匯聚成廣闊無垠的功德海,靜思弟子,無比敬愛上人的虔誠心念,都已化作對世人無私的具體大愛。

圖左 :資深志工周金泉(右)先去靜思堂了解空間,最後決定Logo以二米高的尺寸最適宜,最困難的是花瓣的彎度,還好公司裡有位四十幾年經驗的師父協助,他不到兩天就完成了。[攝影者:李蕙妙]
圖右 :慈濟半月刊的創刊號,上人說,「這份刊物絕不浪費一行一字,說那無益於人、無利於世的話。今後也絕不違背主旨與用意,去做那無關潛移默化,無關『慈悲』『濟世』的事。」[攝影者:黃玲玲]

圖左 :竹筒的周圍分別裝飾著寶特瓶製作的竹子,「竹」的臺語發音與「德」相同,這是提醒我們要謹記上人經常叮嚀的做人要有「德」的意思。[攝影者:李素月]
圖右 :邱芹珍(右)被邀約做蓮花池,她義不容辭地答應。想到 上人最近常常提到的「火金姑」,芹珍認為應該善用人力,匯聚更多人的智慧一起來完成,讓人人發揮「火金姑」的精神。[攝影者:李素月]

圖左 :燃燒葉子很不容易,時間要拿捏得好,燒後則要立即捏壓,可能燙手。有人試了又試,把大片蓮葉越燒越小,簡直成了錢幣草。劉金葉(右)笑著形容:「蓮葉荷田田,變成錢幣一點點。」[攝影者:邱芹珍]
圖右 :〈錢花〉的創作者李明蓉表示:「看到上人得費盡力氣,才能舉著重重的竹筒倒出錢幣,覺得很不捨,所以想到用千元大鈔摺成美美的花呈獻給上人,也期許人人如蓮花出淤泥而不染。」[攝影者:李素月]

圖左 :團隊的精工巧思,一次次的修正,最後有芹珍細膩的彩繪,蓮花蓮葉作品終於做好了,栩栩如真,大家歡喜合影。[攝影者:李素月]
圖右 :發心立願的法器,處處有法,處處有愛,李蕙妙以堅定的口氣說:「無論如何,我們不會遇到困難就放棄,只會想盡辦法去解決。當構思在紙上畫出來,做出來的成品效果卻不如預期,只能不斷思索與改進。」[攝影者:李蕙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