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15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青木飛香里 暑期回臺學美善

E-mail 列印
2011年,新北市蘆洲、五股區首次於蘆洲靜思堂,舉辦為期三天兩夜的兒童生活成長營,課程以「感恩‧尊重‧愛」為主題。8月19日在開鑼聲中正式展開,計有一百九十一位 學員參加,由六十五位隊輔陪伴學員度過快樂學習的營隊;讓豐富的人文課程和體驗活動,在幼小心靈種下一顆愛與美善的種子。

每年暑期是學子們善用時間,於課業之外選擇不同的活動進修。自1996年開始,三重、蘆洲、五股區,即在社區舉辦暑期營隊,十五年來,儼然成為兒童品德教育的一環。

◎入寶山不空手回

般若隊學員青木飛香里是位中日混血兒,每年暑假都會跟媽媽林敏惠一起回臺省親。由於阿姨是慈濟教聯會老師,阿姨問她:「慈濟有一個活動叫做夏令營,大家要住在一起,你要不 要參加?」

飛香里說:「因為我沒有跟別人團體生活過,所以我想了很久。」但是「阿姨說的好像很好玩。」她終於答應參加今年在蘆洲靜思堂舉辦的營隊。

遠道回來的飛香里語言溝通無障礙,很快的與大家打成一片,也結交到好幾位新朋友。不過對「地球在發燒」的特有名詞有些模糊,飛香里勤於求知詢問隊輔吳玉美媽媽:「這是什麼 意思?」玉美媽媽不厭其煩耐心地向她講解,什麼是「溫室效應、全球暖化。」、如何「改變生活方式,就可以遏止氣候變遷。」

從小在日本長大的飛香里,能講一口流利的中日文,但對中文的讀寫有點困難。她說:「隊輔媽媽、大哥哥都很親切的教我怎麼念,所以也聽的比較懂。今天學到很多事,學到了唱 歌,也知道地球在發燒,還有怎麼樣可以阻止地球發燒。」

◎用心學習 分享收穫

隊輔媽媽吳玉美發現飛香里,對每一堂課都很認真參與,鼓勵她每年有機會都能回來參加。「愛的加油站」時間,玉美媽媽為她說明學員手冊中文內容,當飛香里實在寫不出中文字的 時候,玉美媽媽就會先寫在紙上讓她照抄,最後飛香里還是想用自己的方式寫學習單,原來她希望把這麼好的課程內容,帶回日本和同學分享她此行的收穫。

為了讓孩子不忘本,學習中華文化固有美德。林敏惠透過妹妹寄來的教材,自已教飛香里ㄅㄆㄇ注音符號,孩子如果用日文回答,媽媽就會打她的腳底,或扣她的零用錢處罰她;飛香 里在媽媽的苦心教導之下,慢慢地習慣用華語和媽媽對答。

辛苦的學習過程也會有甜蜜的豐收,一張飛香里用毛筆書寫的「行孝、行善不能等。」正是媽媽對她的期待。敏惠媽媽強調:「我不求她成績好,只求她品性好,她要懂得什麼叫做感 恩、慈悲、尊老敬賢,看到老人家會讓座!」

飛香里有媽媽費心的安排,在營隊中認真學習,體會禮儀之美,成為一個口說好話、尊重生命、感恩大自然、散播大愛的小菩薩。媽媽表示:「她一年回來一次,可以參加這個夏令 營,因為我知道會讓她成長很多。」

許多父母對孩子有「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期待,為此不惜「孟母三遷」遠赴他鄉。而敏惠媽媽給孩子的教育,值得給現代父母另一個思考方向。證嚴上人曾開示:「最好的教育, 是無形的人文,打從內心湧現出來的感恩尊重愛。」這也是社區營隊努力經營的方向,讓有緣參與活動的學員們,成為一顆顆菩提種子,帶著滿滿的收穫,走向人生正確的道路。

圖左 : 家長林敏惠媽媽表示:「我不求非香里成績好,只求她品性好,她要懂得什麼叫做感恩、慈悲、尊老敬賢,看到老人家會讓座!」[攝影者:陳姝月]
圖右 : 課程「生活禪」中的「學佛行儀」,在精進組教導後,讓孩子展開學習。學員飛香里〈左一〉上台練習頂禮、跪拜等禮節。[攝影者:陳姝月]

圖左 : 隊輔媽媽吳玉美〈右〉發現飛香里〈左〉,對每一堂課都很認真參與,鼓勵她每年有機會都能回來參加暑期營隊。[攝影者:高國光]
圖右 : 遠道回來的飛香里〈左四〉語言溝通無障礙,很快的與大家打成一片,且跟著大家一起學手語和營歌。[攝影者:溫庭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