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10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人生哲學 清淡如小品花

E-mail 列印
生長在菱角的故鄉—臺南官田的陳艷瓊,雖然是家中的小么女,但她的出生並沒有為家裡帶來歡樂,在傳宗接代的壓力下,得不到父母關愛的眼神。直到小弟誕生,阿嬤才開始對她有好感,因為她能「招弟」,讓陳家後繼有人。

1956年出生,排行第六,上有五個姊姊,下有一個弟弟,父親雖是務農人家,也是知識份子,寫了一手好書法,畫畫也在行。記得小時候家裡常有人來找父親泡茶聊天,可是在重男輕女的觀念下,陳家女孩大部分都沒有求過學,只有艷瓊跟四姊讀過小學,弟弟則得天獨厚,一路念到大學畢業。

小學畢業的陳艷瓊,小小年紀就離鄉背景到臺北工作,因思鄉情怯,使得她想家時只能躲在被窩裡哭泣。在紡織廠工作都要輪三班制,因無法適應輪班制度,加上思鄉之苦,於是收拾行囊回到官田老家。

個性內向、不喜歡浮華的陳艷瓊,找了一份百貨公司的工作,卻無法適應商場上的人際交流,決定再次離開職場。她思考是否應該謀得一技之長比較實在,終於體會到父親的教誨:「家財萬貫,不如一技在身」的道理,放下多年來不能接受父親重男輕女的觀念,更體諒父親本是讀書人,因家境關係最後還是必須放棄學業,拿起鋤頭種田養家的感受。

1999年的921大地震來得突然,造成臺灣中部災情慘重。因關心災情,當陳艷瓊打開電視時,看到一群身穿藍衣白褲的人在現場幫忙,讓她好感動,趕緊拿起紙筆抄下募款帳號,到郵局匯款,開啟她慈濟的因緣。

有一次看到同事黃碧霞身穿藍衣白褲,詢問之下才知道她是慈濟委員,就把功德款交給她,成為慈濟會員。並在黃碧霞的邀約下,開始見習、培訓並受證。

受證後承擔接待公關,常常要泡茶接待精舍師父或是會眾。「希望能泡一壺好茶,跟會眾結一分好緣。」一直是豔瓊的心願。於是她報名參加「靜思茶道」課程,希望能從茶道中悟出精髓。

「從小看到爸爸常以茶待客,在沖泡間散發出來的茶香,讓人有股輕鬆的感覺,不知不覺中也喜歡上茶的香味。」艷瓊經常泡壺熱茶,溫暖全家人的心,也拉近一家人的感情,談笑間共享天倫之樂。

上人說:「當年之所以取名『靜思』,乃為提醒自心,時時刻刻皆要好好『靜心思考』人生的方向。三分茶七分法,法水可洗滌心垢,茶水可滋潤心胸,『靜思茶道』是方便法門,開啟的是一道心的法門。」這些話,讓艷瓊深深領悟到要照顧好自己的心,時時警惕在待人處事上,不與人計較,縮小自己,用真誠的心跟大家互動。

茶道老師也說:「人生像品茶,要拿得起,放得下,要學習紅茶,不凸顯自己,不搶人家丰采,靜靜飄著茶香。」讓艷瓊聯想到,桌面上的小品花,它雖然簡單,但很高雅,一花一世界,雖沒有大紅大紫,一樣可以搖曳生姿。俗話說,一枝草一點露,人生若無所求,學習放下,簡單過生活,自然可以身心清淨。

過去若喝茶,胃就會感到不舒服,所以只能聞聞茶香,舒緩情緒、減輕壓力。自從上了「靜思茶道」課後,艷瓊發現喝了茶,胃不再有不舒服的現象,也許是因心境改變了,全身放輕鬆所致。因此在人與人互動之間,她時時懷抱著一分感恩心,也期許自己不間斷地深入茶道的學習領域。

「慈濟這條菩薩道,是自己多年來在尋尋覓覓的人生方向,不管是到慈院當醫療志工或公關接待,都讓我從中學習到很多,也獲益良多。」陳艷瓊深深體悟。

圖左 :陳艷瓊覺得自己或許是從小看到爸爸常以茶待客,在沖泡間散發出來的茶香,讓人有股輕鬆的感覺,不知不覺中也喜歡上茶的香味。[攝影者:徐騰芳]
圖右 :陳艷瓊(左)發現喝了茶,胃不再有不舒服的現象,也許是因心境改變了,全身放輕鬆所致。[攝影者:徐騰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