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21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南 人文探索營科學 巧手展創意

人文探索營科學 巧手展創意

E-mail 列印
「老師你看,真的不見了!」學員興奮的拿著玻璃試管向蔡汶鴻老師分享,在旁的學員各個睜開雪亮的眼睛觀察,心想為什麼試管中的保麗龍球慢慢消失不見,而化成液態呢?

炎炎暑假何處去?台南新營共修處7/16-1 7兩天舉辦「2016年暑期人文探索體驗營」,課程規劃了人文涵養花道、生活科學實驗、落實環保行動、巧創DIY,讓學員在暑假能有豐富的探索體驗。參加活動的慈濟志工與學員共一百二十人。

◎當保麗龍與柑橘精油相遇

「生活中的科學--保麗龍回收」由蔡汶鴻老師帶領學員實作,首先讓學員認識保麗龍因具有隔熱、減震、模型塑造、質量輕等特性,在日常生活廣泛被使用,然而保麗龍是由石化燃料提煉,生產過程對人體產生有害物質,且時常被隨意丟棄,經曝曬風化成微小顆粒,飄浮在海中成為浮游生物誤食的食物,嚴重造成海洋資源的傷害與污染。

汶鴻老師請學員將香吉士的果皮剝除,將果皮上的精油擠出滴入試管中,用實驗方式讓學員認識,保麗龍會被柑菊類精油分解;過程中學員黃柏榮忍不住發問:「老師,怎麼只流一點點出來,而且一下子就不見了!」原來柑橘精油收藏不易,容易氧化。

接踵的問題讓每組的學員開始討論,如何運用手邊的工具,收集精油,只見學員用擠的、壓的,直接在瓶口上刮的尋找方法,五金隊的陳俊憲熱心主動幫忙:「我來,像這樣啦!」學員認真探索合作的精神,讓老師很稱讚。

老師再請學員將保麗龍珠,放入精油試管中密封觀察,只見保麗龍球漸漸融化為液態,學員驚喜聲此起彼落。接著再將百分之九十五的酒精倒入試管中搖一搖,學員全神貫注充滿期待,神奇的實驗又會出現什麼現象?動作快的學員驚呼:「保麗龍球又出現了!」

體驗生活科學好玩又有趣,汶鴻老師希望藉由實驗讓學員知道保麗龍是可被回收再利用,使用過程原料可從天然植物中萃取,不需化學原料,在孩子心中種下正確的觀念,希望保麗龍回收全面實行,可以減少對環境的污染。

◎花道人文美化人生

慈濟人文花道由蘇素玲老師指導,已準備好的花材,學員看著有迫不及待躍躍欲試的情緒,素玲老師溫柔地說:「請學員雙手放大腿,眼睛閉起來,想一想為什麼喜歡花?」在思考當下心靜下了,學員很踴躍回答:「花很香、漂亮、顏色很多、讓人看了心情好、花很優雅⋯⋯」美好的畫面也一一浮現。

素玲老師示範著,「插花蘊含人文,我們以三支康乃馨呈現普天三無,將麒麟草插外圍成為同心圓有大愛的精神,海綿像綠色大地,放至竹筒歲月中,如同用善心善念撒播在綠色大地,種下『感恩、尊重、愛』的心,我們有體溫,花有生命,感受並對它讚美;跟花說好話、存愛心、結善緣,只要用心到處可展現創意。

隨著老師的帶領,從沒插過花的學員李宥頡,抱著有趣新奇的心,從花與草不同的角度和高度調整,心情變開心。他說:「我對花兒微笑,謝謝它讓我開心,讓大地變得更美麗。」

有些花朵還含苞待放,這時老師教導如何讓小花變大花,伸出大姆讚美它,輕輕的揉一圈,學員徐瑉陽驚奇的說:「花真的開了,只是單獨的花與草,想不到組合起來,變化會那麼多樣,感覺很美。」在旁的學員張冠昱開心的說:「花很漂亮,可以培養審美觀,覺得自己很有天分耶!」

花道課讓學員很有成就感,懂得讚美提昇心靈風光,如何欣賞花和草相遇的美,學員安住在花道創意時光中,臉龐涵養著人文氛圍的延伸。

◎減「塑」行動 go! go! go!

接著減「塑」課程,慈濟志工陳素蘭活力十足與學員互動:「請手拍三下,腳拍三下,拍三下代表『你好棒』、『我好優』、「祝福你」還有什麼呢?」學員們很快的思考說出:「謝謝你」、「我愛你」、「感恩你」,彼此在拍手中得到祝福!

我們居住的地球目前面臨什麼樣的危機你知道嘛?當投影的畫面出現一望無際的垃圾,學員們很驚訝:「這是哪裡呀?」

這一片的海洋垃圾是美國海洋學家Charles Moore 在1997年發現北太平洋環流中充滿了塑膠垃圾,將該區域稱為「太平洋垃圾帶」。隨著時間累積垃圾量越來越嚴重,是台灣的四十倍,坐船要七天,科學家預言2050年海洋漂流垃圾,將超過魚量的總重量,那時看到的垃圾將比魚群還要多。

海洋垃圾危機知多少?因塑膠袋太多,造成海獅身上被塑膠圈套著,海中悠遊的水母被塑膠袋纏繞,生長在深海的安康魚肚子都是塑膠袋。塑膠袋無法分解成為海洋中的殺手,魚因為誤食而死掉,這都是人類為了生活方便所造成。

全世界塑膠製造百分之九十五只經過一次性使用就被廢棄,塑膠袋資源回收率每年只百分之五回收,其中百分之四十塑膠垃圾遭掩埋,百分之三十二被丟棄到海洋,相當每分鐘有一台垃圾車往海裡倒的垃圾量。

看完影片,素蘭問學員:「平均一人一年使用多少個塑膠袋?」學員們踴躍的舉手,李瑜靜自信的回答:「平均一人一年用了782個,回收率百分之七」。素蘭再問學員:「請問你今天用塑了嗎?」有些學員面有尷尬,但很誠實的舉手。

過去的事已知,未來的事預知,那現在呢?現在已知道塑膠袋嚴重危害我們生態環境,素蘭說:「我們要以『不用、少用、重複使用、回收再利用』為我們蔚藍的海洋盡一份心力好嗎?」。賦予使命的學員,很有承擔的回應:「好!」

「出門自備購物袋,隨身攜帶杯碗筷,天天不用塑膠袋,健康環保又自在。」學員大聲朗讀環保口訣,喊塑怎麼做,學員全懂了。

◎學員分享收益多

將升上國中的熊家旻和林筱晨參加慈濟親子班有四年,相約報名暑期人文營學,家旻說:「兩天的人文營課程都很精采,學到很多課本以外的知識,最深刻的是花道。以往看插花節目,感覺隨意插就那麼漂亮,很簡單,當自己動手時才知道插花需要一些藝術美感,要用心思。」一旁的筱晨表示認同,接著她發出疑問說:「保麗龍回收實驗再利用那麼容易,為什麼大家都不做?」

年紀最小的學員郭典燁,很勇敢上臺分享,還事先用注音寫下分享內容,當站在講臺上看到那麼多人專注看著他,突然說不出口,在隊輔媽媽慢慢引導下說:「我們學到插花、種花、保麗龍用精油分解,很好玩。感謝大家!」大家熱烈掌聲,給予鼓勵。

兩天的活動讓學員動手動腦培養生活樂趣,學習團隊精神,互助能力,彼此關懷。慈濟志工潘福財分享:「很高興和學員結這份緣,學員的收獲來自團隊的付出,希望在學員心中種下善的種子,誠實面對自己,對國家與社會有幫助。」

圖左 :學員歡喜由家長與慈濟志工協助報到。[攝影者:梁啟興]
圖右 :蔡汶鴻老師試範如何將果皮上的精油擠出滴入於封口袋中。[攝影者:梁啟興]

圖左 :學員湯喻絜正專注的觀察玻璃試管中的保麗龍球變化![攝影者:梁啟興]
圖右 :學員專注的聽慈濟志工陳素蘭講述環保課程,減「塑」行動。[攝影者:梁啟興]

圖左 :學員們用心在當下,動手且動腦培養生活樂趣。[攝影者:林柔媫]
圖右 :生活中隨手可得的保特瓶,當盆栽花器展現生活創意。[攝影者:林柔媫]

圖左 :將升上國中的熊家旻分享說:「兩天的人文營課程都很精采,學到很多課本以外的知識;最深刻的是花道,當自己動手時才知道插花需要要用心思。」[攝影者:施榮雄]
圖右 :慈濟志工潘福財分享兩天的活動讓學員動手動腦培養生活樂趣,希望在學員心中種下善的種子,誠實面對自己,對國家與社會有幫助。[攝影者:施榮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