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1.30,十二月,新制上路。環保署推出,新的空品資訊服務AQI,合併細懸浮微粒、臭氧等空氣汙染物的數據,調整為單一指標,並分成六個顏色。最嚴重的,就是褐紅色。而如何觀察,當出現橘色,表示空氣受到汙染,呼吸道敏感的患者,就要特別注意。今天,高雄地區,細懸浮微粒濃度偏高,達到橘色指標。......

 

 

 

 

2016.11.24,有一款叫做「Too Good To Go」的手機App,嘗試拯救這些即將進垃圾桶的剩餘食材,讓餐廳有機會將這些即將捨棄的美味,用平易近人的價格提供給有需要的人。。...

 

 

 

 

 

 

 

 

 

 

2016.09.23,在美國德克薩斯州的奧斯丁,非營利組織Unsung 研發出一款App,透過餵飽窮人來解決食物浪費的問題。...

 

 

 

 

2016.09.20,英國BBC節目接露,外帶咖啡杯的隔溫紙套上印有100%回收,但其實只有紙套可以回收,咖啡紙杯本身,無法回收。在台灣情況完全不一樣,台灣的回收技術發達,苗栗造橋有一家專門回收紙餐具的廠商,連咖啡杯也可以處理,透過他們的技術把咖啡杯裡面的PE塑膠薄膜和紙分離出來,紙漿重新造紙,PE膜則還原成塑膠粒,做到100%回收。......

 

 

2016.09.05,根據食藥署調查,國內超商、量販店、超市、餐飲等通路商,剩食數量驚人,總計1年有3萬6880公噸食品沒吃過,沒拆封就因為沒賣出而過期,被當作垃圾處理!為了避免食物浪費,現在賣場和社區餐廳合作,將可以吃的即期食品烹煮後,以每餐最低20元賣給弱勢族群,另外還有共享冰箱,讓民眾將自己吃不完的食物,放到這裡,幫助需要的人,也能降低食材浪費。....

 

 

 

 

 

2016.08.30,視覺效果和觸感跟真的皮革一樣,就連尺寸也能跟一張全牛皮一樣大小——美國舊金山新創公司MycoWorks研發出一款革命性的材料,這種「皮革」不是來自集約化的養殖工廠,而是以蘑菇等真菌為原料製成,不僅柔軟、可塑性高,又防風、防雨,預估再過一兩年即可進入產業鏈,成為你我腳上鞋子的原料。 ......

 

 

 

2016.07.30,食物浪費問題隨著全球飢餓、資源分配不均、氣候暖化越趨嚴重,成為近年國際焦點議題。聯合報系願景工作室延續去年「飲食革命.翻轉餐桌」系列,今年鎖定「食物零浪費」,以台灣食物供應鏈為架構,從生產、零售通路到家戶個人消費端一一檢視,剖析台灣食物損耗緣由,也指出可能的對策。......

 

 

 

 

2016.07.30,我們丟棄的食物,害了地球,也害了我們自己。台灣一年至少損耗三百七十三萬噸糧食,若與聯合國糧農組織(FAO)糧食損耗與碳排放關係報告比對換算,等於多了生產這些糧食過程會排放的九百四十七萬噸二氧化碳,使酷暑下冰雹等異常氣候更嚴重,有如棄食對人類的反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