賭城俠女 閻羅王前搶記錄

2014-02-08   | 鄭茹菁 簡慈恆
小時候的鄭茹菁不愛說話。(照片提供:鄭茹菁)
電腦尚未問世之前,寫作是一件辛苦的事,攤開六百字一頁的稿紙,作者必須一格一字逐一填入,那年頭還沒發明修正液,動不動就得重頭寫起,那種終日埋頭寫稿的苦差事被稱作「爬格子」。

鄭茹菁與「爬格子」的緣份始於「利誘」,純粹為稿費而寫,如此這般「爬格子」爬上了癮,沒想到自己會因為這項意外開發的潛能而被接引到慈濟,雖然從此不再領稿費,卻有幸跟隨上人攀爬須彌山,鄭茹菁撫掌稱幸:「真是賺到了!」

小辣椒的寂寞童年

鄭茹菁出生在臺灣,父親是奉公守法的公務員。自小父母離異,六歲那年,已有兩個女兒的父親迎娶了一位漂亮的阿美族公主,又添了兩位弟弟。父親是長子,每月薪資原封不動寄回爺爺家,自己的家則要另想辦法,當時擔任檢察官的父親自願承擔地方法院所有的驗屍工作,鄭茹菁還記得當年驗屍一次是八十元,偶然出現的八十元養活了一家六口。

她不吃空心菜,因為當年一斤五毛錢的空心菜是飯桌上最常見的菜餚,總會勾起她不忍回顧的童年;然而,早年與往生者家屬的互動卻養成了一顆悲憫的心;因父親工作忙碌,鄭茹菁的童年很寂寞,只有在家人不願隨行的驗屍行動中能夠獲得與父同行的機會,那是少有的父女獨處的時候。

有一次,一位老兵的年輕太太自殺,留下遺書:「人生太苦了,很抱歉,我實在撐不下去了…...」心碎的老兵抱著太太的遺體,幾個孩子拉著媽媽的衣角哭泣,盡職的父親按照程序驗屍以排除他殺可能,完成工作之後,父親掏出身上所有現金送給老兵一家,鄭茹菁第一次發現,外表嚴厲的父親其實有一顆柔軟的心,而她也在父親的薰陶下學會「先救別人,再想自己」,那天的晚餐仍是空心菜,但不感覺那麼難吃,因為,她終於明白父親的錢去了更有用的地方。
父親的身教對鄭茹菁影響至深。(照片提供:鄭茹菁)

小鬼編故事騙大人

鄭家父親於2002年意外往生,遺言要她照顧繼母及兩位弟弟,她一直信守承諾。因為姊代父職,弟弟偷偷給她取了個外號叫「小辣椒」聊表抗議,表面是指茹菁愛吃辣椒,其實是暗示她的兇悍。

鄭茹菁從小就喜歡賺錢,求學之餘還去夜市擺地攤,過著警察追著開罰單,黑道大哥討著要保護費的日子,為求生存而提早學會堅強,短暫的夜市人生養成了她江湖俠女的性格。因為做生意有風險,鄭茹菁決定棄武從文,從此開始小本經營她的「爬格子」生意,她研究各報章雜誌的文章,揣摩編輯的風格,嘗試向報社投稿,誰能想像十七歲沒有談過戀愛的鄭茹菁竟能「創造」愛情故事給大人看?同時,為了擔心老師同學看到她的「傑作」,她用了各式各樣的筆名作掩護,父親為此頗感不以為然:「人家取藝名是因為真名不好聽,妳為什麼呢?」

鄭茹菁認為自己名字中,「茹」是吃的意思,「菁」是很苦的大頭菜,「茹菁」乃取「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之意。她覺得自己不配這個名字,不配父親賦予她的殷切期盼,因而棄之不用。及至過盡千帆,這才恍然大悟:「人上人沒做成,苦頭倒是吃盡了,唉!」
在熱食發放中為小朋友服務。(照片提供:鄭茹菁)

躲不過離婚宿命

婚姻失敗是她躲不過的宿命。女兒六歲那年,鄭茹菁離了婚,負債七萬多美金的單親媽媽面對茫茫前途,不知該往何處去?在這段的艱苦的歲月中,她拼命賺錢支付龐大債務,曾經一口氣打五份工,同時兼任賭場員工、報社記者、房地產經紀、中文學校老師及論件計酬的翻譯員,每晚只有四小時睡眠。

為了還債,儘管月入頗豐卻仍要縮衣節食,個性好強的鄭茹菁不願求助於人,經常和女兒啃紅蘿蔔充饑,小女生的手掌翻過來一片紅暈,當年九歲的女兒曾經要求:「媽咪,好久沒吃麥當勞了,可以買一個給我吃嗎?」她打開皮包數了數僅有的銅板,羞澀地搖頭說抱歉…...自此以後,她對自己發誓:「如果有一天能重新站起來,我想買什麼就買什麼!再也不管超市裡的東西是幾毛錢一磅!」她不顧一切地拼命賺錢,終於從負債累累的困境掙脫出來!
擔任主持人,介紹來自菲律賓的慈濟志工李偉嵩。(照片提供:鄭茹菁)

上人的話如當頭棒喝

曾經很心安理得地大手筆花錢過日子,直到2003年回到心靈的故鄉花蓮拜見上人,上人慈示:「未來美國的災難會很多,妳要節儉一點!」鄭茹菁聞言如當頭棒喝,當她返美轉述上人的話,志工不能置信地提問:「上人怎麼知道?」鄭茹菁一臉無辜地反問:「我怎麼知道?」

因為曾是天涯淪落人,鄭茹菁對新來乍到的新移民特別照顧;她像武俠小說裡的女豪傑般行俠仗義,對迷失在賭城十字路口的人拔刀相助,很多新移民就是透過她的協助找到工作,得以在賭城安身立命。

鄭茹菁把「慈濟精神」帶到職場,鼓勵同事讀《靜思語》正面迎接新人生,因賭場的安全部門要求員工穿止滑鞋上班,新移民無法負擔每雙要價數十元的工作鞋,鄭茹菁經常暗地為謀職的人買鞋,幫助他們走出新工上任的第一步,也接引很多人走入慈濟世界,這些故事經由她的報導賺人熱淚。而曾經受她「拉一把」的人都延續拉人一把的精神,在賭場形成一股善的循環。
鄭茹菁的電腦班讓陳振和從「不通」到「全通」。(照片提供:鄭茹菁)

響應上人號召走向e世代

2002年慈濟在拉斯維加斯正式成立,當年任職地方報記者的鄭茹菁被選為文宣(人文真善美功能組的前身)組長,她在報上善盡報導之職,請一位擅長電腦的志工代為登錄大藏經,可惜該志工第二年就掛冠求去,留下一串讓鄭茹菁百思不得其解的登錄密碼。

當年的美國總會執行長曹惟宗為此親自前去拉斯維加斯關懷:「妳怎麼第一年拿了大藏經報導篇數第一名,第二年拿了最後一名?」滿臉通紅的鄭茹菁當下發願學習電腦,務必排除萬難將慈濟報導一一登錄大藏經,自2004年起每年都有數十篇報導,根據社區道場的統計,自2009年今,鄭茹菁已為拉斯維加斯登入572篇報導,差不多平均三天出一則,可說是一位很勤於報導的真善美志工。

除了自己學習,鄭茹菁發動全拉斯維加斯志工學電腦,拉著許多年紀一大把的志工走向「e世代」。第一年招生敲鑼打鼓地招了二十六名學員,當年的鄭茹菁篤信「亂世用重典」,對學員施以斯巴達教育,學員除了上課遲到罰錢、作業遲交扣分外,跟不上進度的勒令去她家補習,在一片叫苦聲中,只有以下六位學員順利結業。

簡慈恆十六歲來美,中文已經忘得差不多,但以驚人的毅力克服萬難,修成正果,又於2007年接任拉斯維加斯負責人,經常以Power Point及Photo Story製作活動報告,令總會志工讚嘆不已!鄭榕娟日常使用英文,學會中文電腦後能以中文「辦公」,是現任的行政秘書,也是「幸福校園」濟助貧困學童專案的窗口,她使用中文e-mail佈達信息,使用Excel製作食物背包成本及進出貨表,非常學以致用!

陳振和在開課之初並無電腦基礎,為了學電腦,他跳出了LKK(老古板)的框框,開始用電腦寫作並發表了許多膾炙人口的作品,是拉斯維加斯的多產作家。張愷倫在百忙中撥冗上課,並且在學成後接任兒童精進班主任,以特有的慈濟人文栽培慈濟小幼苗。吳莉莉是Wal-Green的藥劑師,她將慈濟的活動錄影帶逐字打成報導,一遍遍倒帶、一個個敲打鍵盤,她的耐心豐富了慈濟大藏經。曹韋結業後改行作了記者,從業餘升格為專業。
病入膏肓仍不忘真善美紀錄。(照片提供:鄭茹菁)

拼命三娘 如假包換

從2006年到2008年連續三年常態舉辦每周一次電腦共修,當地志工大多能夠具備電腦寫作能力,此為拉斯維加斯報導歷久不衰的主因。鄭茹菁不僅帶頭寫稿,也指定志工創作,出名的「奪命連環call」以愛的存款及適度的壓力帶出好幾位真善美志工,有志工說:「沒有鄭茹菁的軟硬兼施,就不能完成那麼多報導。」

鄭茹菁透露,「請別人寫稿並不是想偷懶,而是想接引更多的新人,除了筆耕、攝影及錄影之外,一個優質的真善美志工也應有起碼的電腦常識,尤其出門參加國際賑災,要能夠以最快的速度將文字及畫面傳回去臺灣。」

2008年是鄭茹菁的災難年,她經歷了多次急診及兩次手術,除夕夜因鼻大動脈暴裂而在加護病房被醫生宣布放棄,六位法親手忙腳亂守在床前,簡婉平拿著一個臉盆一路接著鄭茹菁吐出來的血,趙無越壓著她的鼻樑試圖止住爭相流下的鼻血,隨時不忘「真善美」工作的鄭茹菁虛弱地呼喚法親:「趕快照相留紀錄!凡走過必留痕跡!」趙無越趁機質問自稱「打工皇后」的鄭茹菁:「你這樣不要命地工作,身體都承受不了,到底妳要錢還是要命呀?」鄭茹菁毫不考慮地回答說:「我要命啦!」
她以「賭城清蓮」自許,鄭茹菁上臺分享總能贏得一片笑聲。(照片提供:鄭茹菁)

此景此語恍在眼前,但她早就拋到九霄雲外,幾年後又忘形投入好幾份工作,一面工作一面參加了幾次國際賑災,活蹦亂跳地享受她的真善美人生。

於是,大家只能萬分不捨又佩服地嘆口氣說:「唉!這就是真正如假包換的鄭茹菁!」

(文:鄭茹菁 簡慈恆 美國拉斯維加斯報導 2014/02/09)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