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寶琴 求不得苦的震撼

2013-04-20   | 李裕卿 林柔媫
2013年慈青薪傳營在花蓮靜思堂舉行,溫寶琴(左)協助慈青孩子作採訪紀錄。 (攝影者:童素娟)
「我本來是天主教徒,當初是被先生推著進來受證。」身為天主教徒,每到假日,於小學任教的寶琴必須到教堂望彌撒;而先生邱德義信仰一貫道必須到彰化擔任伙食團。到底該去「伙食團」還是去「教堂」常爭執不下,信仰的不同,讓夫妻倆生活因而產生摩擦。

做好事化解分歧

1990年,德義在南投中興新村參與「幸福人生講座」,這是他第一次接觸到證嚴上人,講座進行中,如何把心理的垃圾清掉,使心清淨無染,讓家裡平安喜樂,感動不斷盤繞在他腦海中;德義苦嘆地思忖著,如何解決夫妻不同宗教的問題?腦中靈光一閃:「對,我們可以一起做慈濟呀!」

「我不要啦!有繳功德款就好了……」、「好人不嫌多,做好事可以植福田喔!……」多次的溝通,寶琴終於拗不過德義的請求,放下了自己多年的堅持,在半推半就的情況下開始接觸慈濟;並於1998年受證慈濟委員,承擔文書組,後來更進一步承擔人文真善美窗口的工作。

原本位於新營區民生路的共修處,1997年因為土地問題必須遷移,當大家在苦思共修場地的問題時,「來我家共修吧!」寶琴堅定地邀約,毫不心疼地把落成不久的新家,無條件提供大家來精進共修。

「師兄師姊都來家裡共修,這樣我就可以在家做慈濟呀!」寶琴開懷地笑著說。善良的寶琴,心疼大家沒地方精進共修,因此發願提供場地。直到2005年新營椰林聯絡處成立後才遷移,這期間接引了許許多多的慈濟人。許多資深志工談到當年的情況,還很懷念那一段在樓下客廳念佛、開會克難的時光!
溫寶琴(右二)參加臺南區人文真善美團隊,前往花蓮靜思堂紀錄全球教育年會,第一次參加營隊記錄,學習三合一任務分派。 (攝影者:鄭素貞)

忙碌是推卸最好的藉口

隨著慈濟志業的蓬勃發展,單純的文書工作已經無法應付當前的需求,2004年「文化三合一」轉為「人文真善美」,擔任社區窗口的寶琴盡力扮演桶箍角色,維繫組員的向心力和使命感,努力克服所有的阻礙和困難。忙碌的生活讓擔任國小低年級導師的寶琴,付出比平常人更多的心力,由於脊椎側彎導致身體不適,讓她必須借助復健來解除身體的疼痛。

「每天面對著三、四十位活潑好動、體力充沛的孩子,讓我筋疲力盡,放學後回到家,還有三個寶貝兒子等著,哪裡有剩餘的體力和時間可以奉獻給慈濟呀!」寶琴起了無明。工作忙碌和身體的不適,漸漸地使她有了無法充分投入承擔人文真善美記錄工作的理由和藉口。

「新營」位居臺南市的最北邊,屬於邊陲地帶,到慈濟臺南分會一趟路至少得花費五十分鐘以上的時間。對於不敢開車上高速公路的寶琴,到臺南分會參與出班記錄任務讓她視為畏途,常要麻煩志工開車,生性客氣的她感到很不好意思。

承擔人文真善美窗口以來,日子總在得過且過中度過。寶琴能夠持續社區活動的記錄,還好有先生和孩子的支持和鼓勵,不致於留下空白的一頁。但是只要輪值分會記錄,不知不覺壓力就來了,她常常向資深志工王月秀求救說:「新營很遠耶!」以求減少到臺南靜思堂的機會,相對地也錯過與人互動、共修與學習的好因緣。

當孩子陸續升上國中,承擔新營共修處每個月雲嘉南人醫會社區往診服務,寶琴才真正用心了解人文真善美架構,更用心投入平面、文字的紀錄。夫妻同行菩薩道,只要有任務,體貼的德義就會打理家中的一切。

2013年元旦大愛臺十五周年臺慶,溫寶琴(左二)和人文真善美團隊前往觀禮。 (照片提供:溫寶琴)
有一次,因為找不到平面攝影志工出班拍攝活動記錄,寶琴急得有如熱鍋中的螞蟻;德義知道後,二話不說立刻請假補位。她很感恩先生的認同:「承擔,就要盡力圓滿。」飯沒煮、碗沒洗、衣服沒收、地沒拖,德義和孩子總是毫無怨言地自動補位,一家人在志業上攜手相伴而行。

採訪中體會無常人生

2010年暑假,仁德區人文真善美志工陳爝娟在柳營奇美醫院治療腫瘤,由於地緣的關係,幾次前往醫院陪伴;印象很深刻,隔著衣服,爝娟拉著寶琴的手觸摸她身上的腫瘤,寶琴體會生命的無常。感受到爝娟多麼想做慈濟,多麼熱愛人文真善美的工作,爝娟「求不得苦」讓寶琴很震撼也很汗顏,見苦知福使她改變想法,重新體悟自己是多麼有福報,她暗地告訴自己:「要更知福、惜福,把握時間做好份內的工作。」從此以後,分會指派的出班任務,寶琴不再推辭,還苦口婆心邀約社區的師兄師姊共同承擔。

社區的人文真善美志工人力本就短缺,承擔窗口需要很大的勇氣,寶琴隨時注意身邊有適當人選就邀約加入。人文真善美是結合圖像、文字、影視三項專業功能的團隊,後續還有許多後製的工作,為了讓新進的伙伴能深入了解各功能,基楚課程、通識課程……她都用心陪伴大家,在邊做邊學習中,學習放下身段,謙恭地帶動團隊運作。

人文真善美在社區活動裡,總是走在最前,做到最後,活動結束後,文字記錄、影片剪接……才是開始挑燈夜戰的時刻;出班前一天,寶琴會作最後電話叮嚀:「柔媫要記得,大景、中景都要拍,注意尋找動人的特寫,下班直接過來,晚餐我會準備。」

2011年全臺推動齋戒大懺悔入經藏期間,寶琴相繼採訪了參與演繹的人物,她透過陳素蘭師姊的故事,因丈夫躺在醫院一年多,她心碎過多少次,淚乾了又哭,哭了又乾,叫天不應,叫地不靈,是多麼的苦呀!寶琴幾次被派去代為準備素蘭的先生的最後衣物,讓她看透人生就是這樣地無常。採訪另外一位家住東山的黃郁惠,認不了幾個字,羞澀、憨厚的她,也勇敢上臺演繹;郁惠也當眾懺悔對婆婆的不孝,發願齋戒茹素。

嘉南地區慈濟人輪值本會大殿工程,溫寶琴(前一)出班紀錄,收班前拍照留念。 (攝影者:顏吟修)
在採訪過程中讓寶琴很懺悔,她竟然沒有把握當下入經藏演繹,自己這麼有福報,還大剌剌地跟負責新營區經藏演繹人數統籌的林緒哲師兄說:「我看不懂手語,不能妙手;也沒有音樂細胞,哪能妙音呀?您找別人吧!」

攀越須彌山的小螞蟻

2011年5月14日寶琴和麻豆區電子攝影志工陳和昇,約好到仁德區大成鋼鐵公司進行入經藏菩薩彩排紀錄採訪。那天,寶琴心裡超震撼,耳朵聽著〈開經偈〉、〈生生世世都在菩提中〉,演繹菩薩整齊劃一的隊伍,每段經文曲目都讓她淚如雨下。「深深感到懺悔,自1998年受證以來,自覺第一次如此貼近上人的心,也才明白上人自稱是須彌山下的小螞蟻 ,那種心境有多麼著急、多麼無力。」

「以前我也跟慈悅師姊一樣,不知道師父在急什麼。心想,來不及就來不及,有什麼了不起,我只是諸多慈濟人中的一個,起得了什麼作用嗎?我是慈濟志工沒錯,但慈濟又不是我一個人的呀!但是現在我要好好做,一定要在自己的崗位上好好的發揮功能。」

中午放學後,寶琴一邊批改作業,一邊從電腦中播放著慈濟歌曲,輕柔的音樂流瀉在教室裡,有如和煦的春風一般,讓人的心情寧靜祥和。不管是〈人間有愛〉、〈想師豆〉、〈大懺悔〉,隨著音樂聲的跳動,觸動著她心靈深處,而淚流不止。

寶琴心存感恩:「先生的堅持讓我何其有幸,有這般因緣與上人相遇;承擔大藏經紀錄,用心寫、用心聽,與人間菩薩結緣,為慈濟寫歷史,為時代做見證,用心貼近慈濟人的脈動,生生世世都要做人文真善美。」

(文:李裕卿、林柔媫 臺南報導2013/04/20)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