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龍 沒人做的 我就要學

2013-08-02   | 涂鳳美
鄭龍師兄(右)參加「2013年人文真善美幹部精進研習會」。(攝影者:江昆璘,日期: 2013/07/26)
「法國剛開始做的時候都沒有人,我是校長兼敲鐘,什麼事都要自己做,包括人文真善美。」一口靜思茶慢慢入喉,鄭龍回首來時路,就如剛吞下的紅茶緩緩回甘。談起真善美的因緣路,他笑稱,法國草創之初,可以說沒人、沒錢、沒時間,什麼都沒有十分艱難。因為擔心沒有真善美承擔記錄而讓歷史空過,他只能自己去學,慢慢摸索。

資源缺乏事獨撐 天堂行善本不易

鄭龍談及,在沒有資源、沒有人教的狀況下,除了自學別無他法,好不容易等到臺灣有真善美的相關課程,鄭龍才專程回來學習,他從錄影、剪輯開始,總算能應付當地的記錄需求。透過畫面讓鄭龍深深體悟人間菩薩招生的重要,特別是社區浴佛時,看到不同種族的人一起虔誠參與,那種內心的感動是非常強烈的,但也有令他苦惱的地方。

「有一年歲末祝福相關報導,在拍攝、剪輯完成傳回大愛臺的過程中,不知道哪裡出了問題,花了好幾個鐘頭,影片就是傳不出去,煎熬了一個晚上,仍然沒有結果。」鄭龍坦言,碰到困難時,沒有人可以問真的很著急,所幸經詢問大愛臺後,問題都能迎刃而解。雖然在記錄的過程中,遇到不少的困難,但鄭龍卻從來不敢有半點的抱怨或是懈怠,他總覺得身為人文真善美志工,這是責任,也是必達的使命。

「在海外做慈濟是很辛苦的,尤其是歐洲地區。」鄭龍不諱言,法國是個富裕的地方,社會福利又好,福田自然就小多了。但他想起上人說的,光明的世界中仍然有黑暗的角落,一路走來,已經歷十二個年頭了。雖然帶出一些志工,但還是不夠,特別是人文真善美這個區塊,他期望能將制度完整的建立起來。幾年前,原本還在上班的鄭龍,在得知法國成立聯絡處後,立即辭去原有的工作,全心全意投入志業。

「上人說有捨才有得啊!捨去了忙碌的工作,換來的是付出後的歡喜,值得啊!」鄭龍在年輕的時候就想過該怎麼去助人,他常想,有沒有一個道場是不為名、不為利只求付出的?走過幾十年的歲月,直到認識慈濟,他猛然頓悟這就是自己理想中的好道場。他告訴自己,心已有所依歸,應該好好地推動海外志業,首先就要人間菩薩大招生,而人文真善美就是接引志工最好的方式。談到一位承擔人文真善美的師姊,因為記錄、感動而參與培訓,讓他十分開心。

「因為子女都長大了,在心無掛礙的情況下,兩夫妻一起投入慈濟是再好不過的了。更何況人文真善美是我的興趣,越做是越歡喜。」鄭龍表示,雖然目前承擔法國巴黎聯絡處負責人,無法全心投入真善美,但已懂得善用時間,因為看到作品出爐,那種成就感,是別人無法體會的。
北區人文真善美志工共修課程,陳麗華師姊指導學員顏玟榛師姊及來自法國的鄭龍師兄(濟頤)實作情景。(攝影者:王麗珠,地點:新北市蘆洲聯絡處,日期: 2013/03/03)

無常示現渡難關 守志不動無退心

2008年中秋節前夕,有一次去關懷臺灣去的「超級馬拉松媽媽」邱淑容,她在8月底完成「穿越法國」(Transe Gaule)18天超級馬拉松一千一百五十公里賽後,因腳底破皮引發敗血症需要截肢,醫師表示他的狀況非常嚴重,隨時都有危及生命的可能,於是鄭龍立即請假,開著剛買不到一個月的新車,準備開始長達十六小時的車程。在啟程兩個鐘頭後,汽車的儀板表突然出現黃色的警示燈號,鄭龍心想,這部車剛買不久,里程還不到一千公里,怎麼會這樣呢?但他仍將車子慢慢地停向路邊。正準備下車察看,只聽得「砰」一聲,一臺車從後方撞了上來,整部車幾乎被撞爛。

當下鄭龍只關心後座的三位志工:「師姊!你們有沒有怎麼樣?」「我們沒事。」師姊的回答讓他鬆了一口氣,回過神看看自己,駕駛座下一根鐵棒不偏不倚對準他的腳,再多一分一毫他就可能血肉模糊。所幸毫髮無傷,並隨即打電話請警察來處理。當下,其中一位志工突然說:「邱淑容應該有救了,因為一善破千災,我們四個人把他的災難擋掉了。」警察看看車況,再看看他們也覺得不可思議。

「我們還要繼續前進嗎?」

「當然!這是我們的使命!」晚間九點多,一行四人開著警察調來的一部車,往邱淑容就醫的方向開去,隔天早上才抵達。這舉動讓家屬非常感動:「你們與我們非親非故卻這麼關心我們,就算發生車禍還是照常前來。」接下來的日子,他們持續關懷邱淑容,兩年後,邱淑容的腳傷漸漸康復。連主治醫師都懷疑,她腳上強烈的細菌,目前還沒有藥可治,怎麼能復原的這麼快?在後來的感恩之旅中,邱淑容打電話邀約法國志工參加,除了感恩醫生和慈濟人外,也給醫療團隊一個很好的啓示,那就是不要輕易放棄一個生命,她能重新站起來就是最好的證明。
慈濟志工與梵蒂岡教廷愛心基金會進行會談,交流彼此理念,並簽訂合作備忘錄,搭起合作的橋樑。圖:鄭龍師兄(濟頤)簽署合作備忘錄。(攝影者:王明珠,地點:梵蒂岡,日期: 2013/04/26)

「要感恩啊!還好當時是停在路邊,要是行進間被追撞,那可就要請人來助念了。」鄭龍哈哈一笑,繼續說著做慈濟後,一些讓他震撼的往事。2011年,鄭龍計畫回臺參與《水懺》演繹,卻因為機位問題遲遲無法成行,待購得機票,卻不小心得了感冒,幾天下來高燒不退,但他仍以為只是小感冒而不以為意,但他卻感覺愈來愈不舒服,最後越洋詢問慈濟醫院臺北分院,院方建議他趕快回臺就醫,鄭龍雖不想小題大作,最後還是乖乖回來接受檢查。

經果兩次的徹底檢查,醫師發現鄭龍的骨盤腔有一顆六公分的膿包,醫師告知,這膿包隨時都會破裂,必須馬上手術處理,且住院期間不得離開醫院一步。就這樣,鄭龍在醫院待了整整一個月,眼見水懺演繹即將結束,為了把握最後一場的機會,他向醫生請求讓他參加在彰化舉行的最後一場,總算如願以償。

經歷過生命中無數的考驗,鄭龍雖把握每個付出的機會,但一次的大挫折,卻讓他無明升起,甚至起了退轉心。就在他告知妻子不想再承擔幹部時,一打開電視就聽到上人開示:「我幾十年來受到的委屈,不知道該向誰去說?」這句話就如大石頭猛烈地撞擊著他的心,他懺悔不已,隨即打消退轉的念頭。

「我現在最大的本錢就是有這麼多的慈濟法親。」是鄭龍最常掛在嘴邊的話,而「我的人生幸好有慈濟,才能走得這麼順利美滿。」則是他在慈濟十二年來最大的體悟。

(文:涂鳳美 法國報導 2013/08/01)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