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季來臨前 搭大帳篷安身
2015-05-05 | 林國新 倪子凡
臨時帳篷區 生活克難又簡陋
在帳篷區過日子,就像一支流浪部隊,享用三餐的地方很簡陋,大家還得有秩序的排排坐,等待裝盛食物。沒有舒適的用餐環境,連烹煮食物的廚房也很克難,紅磚堆疊出簡易大灶,廢棄木材當柴火,政府和慈善機構提供的食材,隨地放置,也因為天氣熱,東西容易腐敗,還會招來蒼蠅,衛生條件堪憂。
雖然居民的三餐有慈善機構提供,不成問題,但是,沒有廁所、也沒有地方洗澡,飲用水也不方便取得,衛生條件不佳,帳篷區民眾用餐的景象,現場蒼蠅亂飛,簡陋又克難的環境,實在令人心疼。

安置帳篷裡,拉米塔(RAMITA)和親人,一家八口窩在空氣不流通、悶熱的環境,長時間待下來,格外不舒服。拉米塔說:「我們必須在這臨時帳篷生活,必須要到外頭的取水區拿水,想吃飯的話,也同樣要到外面去,同樣由機構提供。」
生活上種種的不便,日常用水更是一大問題,這裡沒有足夠的儲水容器,許多人都用廢棄寶特瓶裝水,但用了就丟,也帶來垃圾問題。就算有塑膠容器的人,一天就得來回好幾趟,才有足夠的水可用。災民禮塔說:「水,我都只有拿來飲用,和煮東西用。」即使強震毀了家,但生活還得過下去,災民只是不知道眼前這般的景象,還要多久才會改善。
災民安身心 新帳篷擋風遮雨
原本災民住的帳篷,狹小擁擠,印尼慈濟志工特地從印尼空運長十四公尺、寬六公尺,內部空間二十四坪的大帳篷到尼泊爾。志工和以工代賑鄉親合力搭起綠色帳篷,再進行細部結構確認,新的帳篷蓋好以後,可以容納六個家庭,原本住在簡易帳篷區的居民,隨即拿起家當,一一入住。

拉斯塔密一家八口在帳篷區住了十多天,空間狹小、又悶熱難耐,現在換了新環境,感覺完全不一樣。受災災民拉斯塔密說:「住舊帳篷會漏水,這新的看起來不錯,不會有水再漏進來。」
拉斯塔密的妻子莎蘿塔也說:「非常謝謝你們,我們非常非常喜歡這個帳篷,而且比之前舊的還大,我非常感謝你們。」受災民眾的心聲,慈濟人都聽到了,巴塔普臨時帳篷區的大帳篷,即是印尼慈濟志工經由軍機轉送到尼泊爾。
印尼慈濟志工饒金華:「這個帳篷是印尼買來的,我們有使用過,因為我們以前發放大米或是其他活動,我們都用這個帳篷,來發放大米。」五月底,尼泊爾雨季即將來臨,希望這一座座大帳篷,暫時讓受災鄉親有一個遮風避雨的住所。
.點選上方 觀賞影片.
.點選上方 觀賞影片.
(文:林國新、倪子凡 尼泊爾報導 2015/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