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梯抵達 年輕力量勇承擔

2015-07-26   | 吳碧珠 賴睿伶
尼泊爾大地震屆滿三個月,慈濟人馳援災區,愛不間斷,為了深根當地人文、接引本土志工,第十梯賑災團於7月24日整裝出發,再度前往災區灑播愛。(攝影者:游錫璋,地點:桃園中正機場,日期:2015/07/24)
尼泊爾大地震自4月25日發生迄今,適為屆滿三個月,慈濟人馳援災區,愛不間斷,為了深根當地人文、接引本土志工,第十梯賑災團來自臺灣各地的十四位志工與兩位馬來西亞志工,於7月24日整裝出發,再度前往災區灑播愛。一早,大團先集合於桃園靜思堂,與在花蓮靜思精舍的證嚴上人、尼泊爾前線團隊連線。

接引專業人才 培養當地種子

急難階段的結束,讓賑災重點轉為中長期的學校與住屋等援建工程,近日的籌備進度由馬來西亞慈濟志工郭濟緣向上人報告,他說:「除了陸續與包商溝通外,最近也見了七位建築師,有些有經驗,有些雖年輕但有創意,且讓更多的專業人士,以援建啟發愛心,也讓他們更認識慈濟。」

上人在連線中,欣慰大家有將法聽入心,並應用在落實帶動中,讓當地志工能清楚「教富濟貧,濟貧教富」;也期待馬來西亞的建築師也可以投入,加入視訊報告與討論,彼此互動、培養默契。

有人就有推動的力量,無論是在急難期或現在中長期階段,此次投入團隊多由年輕人勇於承擔。在前線多日的宗教處同仁黃誠浩、陳珞韶、張佑平,從行政面、醫療面、教育面分工落實,讓慈濟志業在尼泊爾會務推動不斷向前。
桃園慈濟志工協助每一箱行李綁上行李袋固定。(攝影者:游錫璋,地點:桃園靜思堂,日期:2015/07/24)

年紀輕輕富有愛心的慈青陳珞韶,上人也期待她能繼續留下,陪伴帶動當地的種子,她也允諾願意繼續留在尼泊爾,上人歡喜地說,「妳的決心是我的安心,真是貼心的好弟子。」

此外,上人也再三叮嚀,要團員注意安全及健康,特別對於食物、飲水要格外小心,近日的氣候變化,更要注意下雨及安全考量。

出發前,承擔協調工作的志工施啟智、宗教處同仁施雅竹也特別行前叮嚀,期許大家凡事想法、活動方向要一致,「上人要我們做到的不是只有付出,而是要將佛陀的正法帶到尼泊爾!」施雅竹既感恩又感性的一番話,讓團員深覺此次使命之重要!

多項物資前往災區 難忘「家人」彷若探親

午前十一點一刻,大團出發前往桃園國際機場,歷經九個梯次出團的經驗,第十梯次團員報到、物資清點、行李秤重等流程,皆能快速順利完成,臺北總務志工吳啟明與桃園總務團隊們,展現絕佳的效率,即使是到了中長期,通關手續也不慢下速度。

不過,此行團員們身上的東西卻是多了不少,每個人除了自己的背包外,平均都還有四項手提行李,包含各式公用物品,LED燈原子筆、乾糧、結緣書籍等等,為了避免超重,紛紛化整為零,變成一包包的手提包,團員們笑稱,像是要「回娘家」的感覺,大家想到這些物資是為了探望在尼泊爾的「家人」,揹的雖不輕鬆,但人人都相當歡喜。

「2411公里」,這是香港赤鱲角機場到孟加拉的達卡機場的距離,前往尼泊爾的班機雖是準點從桃園起飛,但仍需經香港轉機、達卡機場停駁轉接旅客,三趟的輾轉,才能抵達尼泊爾。

轉機等待時刻,是最好知心相契的時間,施啟智是尼泊爾賑災經驗「最豐富」的一位,三次分別是從二十二年前慈濟村援建、急難階段發放與訪視,到中長期本土志工的帶動。

7、8月原本將安排美國行程的他,因關心九十多歲母親的健康,而取消遠行規劃,沒想到,行程剛取消,立即接到宗教處同仁邱國氣的通知,於是在母親與家人的祝福下,轉而前往尼泊爾,「只能說一切都是好因緣!」一切隨緣,但施啟智也把握因緣。言談間,他不斷向宗教處同仁探詢尼泊爾的近況,不停留的腳步,前進就是力量!
飛往尼泊爾的班機終於在臺灣時間凌晨一點二十三分抵達加德滿都,飯店小餐廳成了會議室,宗教處同仁黃誠浩為大家說明25日的行程重點。(攝影者:游錫璋,地點:尼泊爾,日期:2015/07/24)

在不斷前行的路上,過往的一切都成為生命的資糧。北區人醫會藥劑師蘇芳霈,曾是第七梯團員,此次再前往尼泊爾,她說,「我都沒有準備耶……」相較於6月時準備了娃娃圖的用藥提醒,這次顯得相當輕鬆;雖說沒有準備,但當團員們填寫入境申請表時,她就如識途老馬,拿出可以攜帶上機的「乾式膠水」,讓大家黏貼照片。「怎麼會有膠水!」「還知道不能帶液體,帶乾的!」就是如此,小地方的細心,讓團員們敬佩不已。

提到尼泊爾,蘇芳霈最難忘的是一位老阿嬤。那次在發放中,老阿嬤一句話也沒說地突然抱住她,前額摩娑著她的胸口,簌簌的眼淚不斷流下,喃喃的尼泊爾語,不知說的是什麼,就這樣,時間彷彿停留在這悲傷卻又感性的氛圍裡,又突然地,老阿嬤親了一下她的脖子,「她觸到了我的心,我也眼淚不止,因為我不懂尼泊爾語,我們沒有說什麼話,但我想她表達了她的思念和感恩……」

這個經歷,是蘇芳霈對尼泊爾印象最深的一幕,而這或許也是許多去過尼泊爾的團員,久久難忘尼泊爾的原因--人心真誠地交流。

善用時差凝聚默契 適逢雨季盼風清無雨

晚間臺灣時間十點四十五分,當飛機抵達達卡機場時,達卡正下著雨,孟加拉暗黑的天色,加上絲絲雨水,雨季考驗的不只是增加災民生活的困難,也是慈濟在中長期援建工作上須時時面臨的挑戰。

飛機終於在臺灣時間凌晨一點二十三分抵達加德滿都,所幸二個小時又十五分鐘的時差,為團員爭取了夜間開會的時間,在大家接力搬運行李後,飯店小餐廳成了會議室,宗教處同仁黃誠浩為大家說明25日的行程重點。

在本會與前線同仁所使用的通訊軟體平臺上,臺灣時間凌晨三點三十四分,黃誠浩寫下,「在忽大忽小的細雨中,從機場到飯店,在簡短的歡迎儀式後,大家歡喜安單了。希望明天順利,天氣剛剛好,不冷不熱,讓大醫王歡喜付出,讓居民得到醫療協助,讓所有菩薩得到滿滿法喜!」這句留言,為一日的奔波和團聚,畫下圓滿的句點。

(文:吳碧珠、賴睿伶 尼泊爾報導 2015/07/24)
Copyright © 2025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