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國志工奔走 助難民棲身

2015-09-14   | 楊景卉 鄧志銘 余自成
慈濟志工透過不同的管道尋求協助,讓這四十五位在海上漂流的難民,平安地回到陸地。(畫面擷取自大愛新聞)
「我們的船一點一點往下沉,我們船上有四十五個人,你們叫土耳其人來救我們就好了,很近的,趕快過來把我們帶上岸。」這是來自土耳其海域的聲音,一個正準備偷渡到歐洲船上的求救訊息。
一群逃亡到土耳其的敘利亞難民,因為沒有正式的身分,在土耳其想要找工作討生活,其實並不容易。九月初,土耳其慈濟志工接到來自海上的求救訊息,一艘載滿四十五位的難民船逐漸往下沉。

慈濟志工胡光中說:「他說他們現在正在海上,我說,不會吧!我就趕快打那個電話,那個電話有人接起來,接起來以後我就問他,你們是在什麼地方?我說我這邊是臺灣的慈善基金會,他說,對對對對,你們趕快叫海防過來。」

慈濟志工透過不同的管道尋求協助,總算是讓這四十五位難民,平安地回到陸地。

內戰引難民潮 海上沉船求援

通話的過程中,小孩與婦女的哭聲掩蓋掉海浪聲,慈濟志工胡光中與周如意透過土耳其政府、朋友以及臉書等不同管道,搶救這四十五個人的生命。

慈濟志工周如意說:「心疼他們啦!每天都有很多難民在海上漂流,很高興可以把他們救成功。」

海上難民的家鄉是敘利亞,當地內戰四年,至今已有二十三萬多人死於戰火下,超過四百萬人逃到鄰近國家,土耳其境內就湧入一百八十多萬的敘利亞難民。

阿爾納武特市副市長凱邁說:「根據土耳其法律,一般來說,沒有許可的外國人不得在土耳其工作,儘管如此,我們也是通融他們,給他們機會工作,好讓他們維持生計。」

援助行動不斷 啟發難民愛心

土耳其慈濟志工從2014年開始,援助行動不曾間斷,定期發放,緩解難民的生活困境。(畫面擷取自大愛新聞)
土耳其政府伸出援手,但是,敘利亞人因為沒有正式的身分,所以沒有保險,必須面臨工時超長、隨時可能被辭退的狀況。

敘利亞阿布努大學教授主麻說:「現在最大的問題是,無法應付生活上的開支,他們沒有錢去看病、沒有錢吃飯、沒有錢付房租。」

因此,前往難民福利較好的歐洲,便成為他們最堅定的夢想。慈濟志工周如意說:「我覺得土耳其更適合他們,因為這是一個穆斯林的國家,不管是吃的方面,或者是信仰方面,都非常適合他們,我們是希望做到讓他們安身、安心在這個地方。」

不只安身,更安難民的心,土耳其慈濟志工從2014年開始,援助行動不曾間斷,定期發放,緩解生活困境,透過「竹筒歲月」的理念,啟發愛心,讓敘利亞鄉親投入志工的行列

敘利亞志工歐瑪說:「感謝真主,我們現在已經可以自立自強,也讓我們有機會幫助別人,現在我們就算只能給一點點,我們都該用我們的尊嚴來做慈濟。」

幫助孩子復學 扶植未來希望

根據敘利亞教育事務委員會統計,流亡到土耳其境內的兒童有五十多萬人,光是土耳其伊斯坦堡就有六萬六千多位學齡兒童無法上學。

敘利亞阿布努大學教授主麻說:「我祈禱這世界,穆斯林或是非穆斯林,大家都來發動聖戰,真正的聖戰不是拿刀拿槍,真正的聖戰是在教育,讓孩子都有能力面對社會。」

慈濟與敘利亞志工為籌備學校而奔走,土耳其第一所半公立的敘利亞中小學「滿納海」於2015年正式成立。(畫面擷取自大愛新聞)
2014年,慈濟與敘利亞志工為籌備學校而奔走;2015年,土耳其第一所半公立的敘利亞中小學「滿納海」正式成立。土耳其政府提供教學的空間,慈濟援助學童獎助金,來自敘利亞的老師規畫教學的方向。

蘇丹家濟市教育局長迪米爾說:「教育真的很重要,慈濟是大家的慈濟,能夠在這裡深耕敘利亞學童的教育,照顧這群學生,這意義真的很不同,真的不一樣。」滿納海中小學生馬蘭說:「現在最快樂的事就是可以上學,可以讀書,老師很愛我,我的朋友都很喜歡我。」

教育是人類希望的工程,在土耳其,慈濟已經援助八百多位敘利亞兒童回到校園;未來,慈濟志工也將持續用愛,陪伴每一個敘利亞家庭,直到回家的那一天。


.點選上方 觀賞影片.

(大愛新聞:楊景卉、鄧志銘、余自成 土耳其報導2015/09/13)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