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的漣漪 始於單純而真誠
2016-12-30 | 約旦賑災發放團
一顆雞蛋 愛心如漣漪
義診發放團得知丟棄雞蛋的原因後,在12月28日,志工向所住宿的飯店購買五百顆蛋,並商請廚房協助蒸熟,這件事被飯店的老闆知道了,他豪爽地告訴慈濟志工:「這五百顆算我捐的,請你們拿去幫助敘利亞的難民。」於是,在寒風凜冽的清晨裡,這五百顆白淨的雞蛋一盒盒地和慈濟義診發放團,進到了阿紮來卡難民營第三區的義診地點「婦女與女子中心」。
第五天(12/28),志工在凜冽的寒風中再次前往阿紮來卡難民營第三區的「婦女及女子中心」,當志工搭乘的遊覽車要出發時竟抛錨了,因而延遲近二個小時才抵達義診的地點,門口已黑壓壓地聚集了數百位難民。
志工將雞蛋放在義診中的小兒科診間,只要有人進來看診,就先送上兩顆水煮蛋,小兒科裡幾乎都是媽媽帶著幼童來看病,媽媽們沒想到一進來就會收到這個小小的驚喜,有位媽媽轉身把怯生生依偎在身旁的孩子拉過來,親手剝去蛋殼後放在孩子小小的手掌心裡,小女孩小口小口地吃著這個陌生的食物,露出可愛的笑容。
慈濟義診 哈山親王接見
義診的第三區,現場由約旦當地敘利亞慈善組織人員協助管理秩序,臺灣

林俊龍執行長一行人,由楊心怡大使陪同前往拜會約旦哈山親王,感謝親王在藥品及物資通關方面的大力協助,才能促成慈濟進入難民營義診及發放。哈山親王在難民營裡一處簡單的辦公室接見慈濟志工,會議室沒有豪華的布置,親王也沒有任何排場,他親切地一一和大家握手。
親王侃侃而談,「在現在這個亂世中,人類正處在十字交叉路口,因此我們必須以道德的眼光來看待各種統計數字,從人性化為出發點,將人性的尊嚴再重新找回來。在行為科學裡,當人類之間、人類和其他之間,產生了利益衝突時,要找出彼此間一個共同的基點,在戰亂中出生長大的孩子,只會用恨來看世界,我們如何以共同的語言,來重新建立這些孩子對世界的愛。」
親王非常敬佩慈濟的四大志業,慈善、醫療、教育、人文,而他認為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教育和人文,有了教育和人文才,能將所有事情進行整合,親王語重心長地說:「除了給敘利亞難民衣服、食物,更重要的是如何讓他們小小的心中再擁有愛,並且把愛傳出去。」
慈濟也致贈的《靜思語》給親王,親王隨手翻閱唸了一段:「如果影響不了別人,就做你自己該做的事。」任何一個人都無法單憑己力停止敘利亞的戰火,但是我們每一個人都可從自身做起,讓自己學會愛人。
患者眾多 醫師充滿愛心
義診人數比昨天(12/27)更多,不到中午病歷已經四大疊,五位大醫王在診間雖然忙碌,卻是盡心盡力愛心不倦,讓更多敘利亞鄉親得到身心的膚慰。

病患多,藥房也跟著忙碌,林媽媽(洪琇美)前往協助,讓藥劑師陳燕紅先用午齋,體貼地照護著每一位團員身心,而林俊龍執行長也前往內科診間看診,並請其他人員輪流去用餐。
義診場地內,有供孩童玩耍的區塊,不少孩童在此等候家長。在等候區志工潘翠微為孩童乾燥的雙手及臉頰塗擦凡士林,一位穿著藍衣的小女孩,雖然言語不通,卻是聰明伶俐,她一直跟著志工。當志工要為鄉親擦上凡士林時,她會主動幫忙為其拉開遮住手背的衣袖,讓志工可以順利塗上。
愛也需要帶動,於是志工讓這位小孩有學習付出的機會。當志工將凡士林抹在鄉親的手背上時,她就馬上幫忙抹擦均勻,還會牽著志工的手,到其他等候區,主動向一些婆婆表示,可以為她們服務。志工並帶動受惠的大人,向這位乖巧的小女生說感恩。
愛的帶動、善的循環,跨越了國界、種族及語言,讓一顆小小的心靈,因為慈濟人的因緣而種下一顆純真的善種,期待在未來慢慢發芽茁壯。
(文:約旦賑災發放團 約旦報導 2016/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