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禁足波及 難民獲慈濟及時雨
2020-05-06 | 黃秀珍、簡秀芳外勞難民被迫停工 發放如及時雨
為防堵新冠肺炎病毒擴散,各國紛紛祭出禁令,相對衝擊到經濟行為,馬來西亞政府體恤國民於行動管制令期間不能出外工作,而發放援助金。但流落芙蓉的難民及外勞,雖然一樣面臨斷糧危機,卻不屬於這項政策的受惠對象。靠打工維生的難民和外勞被迫停工斷了收入也斷了炊,又無任何補助,志工不捨設法援助。
慈濟芙蓉聯絡處從2020年4月6日開始,與聯合國難民署(United Nation High Commissioner for Refugees 簡稱UNHCR)配合,發放援助金予流落在馬來西亞的緬甸羅興亞難民。
發放工作由UNHCR提供難民名單給慈濟,志工核對姓名、難民卡號碼、電話和地址後,通過電訪先了解他們目前的生活狀況,然後從電腦下載並填好申請表格,電郵慈濟馬六甲分會轉發UNHCR核准後,志工們就代表UNHCR,分成五個梯次,至5月1日,發放援助金給四十四戶難民。
這一波新冠肺炎肆虐,芙蓉成為危險水平的紅區,行動管制令已進入第四階段,跨海來到當地謀生的外勞,有的還攜家帶眷,在馬來西亞居留長達十多年。他們多數從事建築工地的工作或承接裝修的工作,工資都是以日薪計算,沒有工作就沒有收入,手停口就停,也面臨斷炊之苦。
住在芙蓉亞沙新村(Kg. Baru Rasah)的印尼外勞姆塔金(Mustakim),十七年前就來到馬來西亞,在建築工地工作,幾年前,轉行從事裝修。他透過一位沿路賣煤氣的印裔回教徒,獲知慈濟芙蓉的熱線電話號碼,親自致電尋求補助。
4月17日,志工送上物資。「我和家人一天只吃一餐米飯,兩餐吃麵包或即食麵。非常謝謝慈濟慷慨捐贈的物資,解決我們的溫飽。」姆塔金不斷表達感恩。
因為物資發放解燃眉之急的外勞,還有汝來(Nilai)一個建築工地的外勞們。「有了這些物資,我們這裡三十九戶家庭,三餐就有著落了。」外勞默哈末塔里(Muhammad Tahlil)代表向慈濟人傳達感激。志工為他們發放一個月的糧食,内有白米、米粉、食油、雞蛋和大蔥等。
那天(4/22)烈日當空,猛烈的太陽把大家曬得睜不開眼,志工分乘一輛慈濟廂型貨車和一輛卡車,從芙蓉來到汝來(Nilai),慈濟志工做好防護措施,戴上口罩和面罩,保持社交距離,與這群外勞互動。
默哈末塔里(Muhammad Tahlil)表示,慈濟的物資發放就像「及時雨」讓大家不必為缺糧而惶恐。
送愛到暗角 孤兒院隔離中心不匱乏
無法獲得政府紓困補助的還有在亞沙新村(Kg. Baru Rasah)成立已有十一年歷史的孤兒院(Pertubuhan Kebajikan Perlindungan Jothi Viyasar Negeri Sembilan),那裡收留了三十二位年齡二十一歲以下的孤兒。
孤兒院經費來自善心大德捐款或捐贈物資、也靠孤兒院的義工經營外賣餐食,幫補孤兒院的開銷及孩子們的教育費。但行動管制令祭出,外賣餐食停擺,院方也面對斷糧危機。
4月21日,志工攜帶慈濟的淨斯產品如大燕麥、可可粉、兩盒口罩、十瓶淨手液、日常物資,以及果農捐贈的楊桃,前往該孤兒院發放。院方負責人巴馬拉答(Bramalatha A/P Hanopan)感恩慈濟及時帶來捐贈的物資,讓大家安心。
慈濟芙蓉聯絡處還接獲雪隆分會轉介國家天災管理委員會(National Disaster Management Agency 簡稱NADMA)提報,士拉央(Sendayan)區有五十戶被當局隔離,急需物資救援。
志工張羅物資,打包了五十個生活包準備發放,內有白米、美錄粉、餅乾、果汁、維他命C、洗髮水、牙膏等。
4月22日,當志工抵達斯里士拉央新冠肺炎隔離中心的回教堂(Bilik Gerakan Pusat Kawalan Kuarantin Rumah Kluster Masjid Sri Sendayan) 時,天空下著細雨,但是志工不因雨水而止步,大家互相接力把生活包和物資搬到回教堂大廳。
芙蓉區社會福利局(Jabatan Kebajikan Masyarakat Daerah Seremban)官員姆士塔法巴克里(Mustafal Bakri bin Mohammad Yusof)也放下身段,並肩和志工來來回回搬運物資。
姆士塔法巴克里透露,「老實說,最初我們很擔心您們會有忌諱,不敢進入這裏的隔離區,沒想到您們排除一切困難,還冒著細雨前來送物資給我們五十戶被隔離的家庭,我們覺得很意外也很驚喜。我深深感動,感謝慈濟這個非政府慈善團體(NGO),不分種族和宗教,一心只想要幫助需要的人。您們的善心善舉只有真主才能回報您們。」
沒有人知道新冠肺炎疫情何時會消弭,但一日三餐溫飽卻不能缺。慈濟芙蓉聯絡處在行管令期間,共發放物資予一所孤兒院,二百零七戶、六百六十三位外籍勞工,其中包括印尼、緬甸及孟加拉人。【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黃秀珍、簡秀芳 馬來西亞報導 2020/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