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到底該不該打疫苗? 花蓮慈院兒科團隊大解析

2022-05-13   | 慈濟基金會
小兒部蕭宇超醫師與副護理長宋景歡一起用影片解答兒童疫苗問題。(攝影:截取自花蓮慈濟醫院衛教影片,地點:花蓮,時間:2022/05/11)
五月初,衛福部開放六歲至十一歲兒童施打COVID-19疫苗,在疫情逐漸燒進校園的狀況下,許多家長都憂心是否該趕緊帶孩子施打疫苗,提升對病毒的抵抗力;另一方面,最讓家長憂心的是家中孩子到底適不適合打疫苗、打完會有什麼副作用? 

5月15日即將迎來全國兒童安全日,也是聯合國的國際家庭日;花蓮慈濟醫院以往都會舉辦衛教活動,但受到疫情影響避免群聚,加上近期許多家長都想知道兒童疫苗施打資訊,花慈的兒科病房與護理部特別在節日前決定拍攝衛教影片,經過一週的構想與拍攝剪輯,終於釋出完整的知識影片來與家長和小朋友互動。
 
彙整家長的擔心 花慈兒科影片解答
 
「我的孩子可以打COVID-19疫苗嗎?」花慈兒科醫師這次的分享主題搜集了近期家長最擔心的兒童疫苗問題,撥空拍攝影片,為爸媽們一一解答;而現在大部分父母最大的疑問是——我的孩子可以打疫苗嗎?
 
小兒部蕭宇超醫師對此表示,臺灣開放兒童接種的疫苗類別包括BNT以及莫德納,兩者都是mRNA疫苗,經過各種臨床試驗都是安全的,施打後也能產生足夠的抗體來面對COVID-19。BNT與莫德納兩者差異在兒童施打年齡,BNT建議五歲以上孩童接種、莫德納則是建議六歲以上;但若是正在發燒或者患有急性中重度疾病的孩子,必須暫緩施打,等待病情穩定後由醫師評估狀況。
 
蕭宇超醫師與副護理長宋景歡一起解答打完疫苗的可能症狀。(攝影:截取自花蓮慈濟醫院衛教影片,地點:花蓮,時間:2022/05/11)

對於有慢性疾病的孩子,蕭醫師說明:「他們發生重症的機率是更高的,」這類型的孩童也需要疫苗的保護,但施打前要好好諮詢醫師,「建議家長帶小朋友打疫苗前先咨詢原診治醫師,評估孩子的狀況後才能知道適不適合接種。」
 
另外有些家長護子心切,希望幫忙孩子減輕副作用,施打疫苗前就先給孩子吃退燒藥,其實在醫師看來是不太妥當的。由於藥物的各種成分會不會影響疫苗的免疫反應,國際間依然不斷在討論,所以建議在接種疫苗過後依據醫師指示,出現症狀再服用退燒藥、止痛藥,會是更好的選擇。
 
「小朋友打疫苗前需要做什麼準備?」「聽說打完疫苗可能會有心肌炎的副作用?」這兩個問題在家長間討論度相當高,蕭醫師趕緊利用這次衛教影片為大家解答,「建議打疫苗前一晚要睡飽,早、午餐都要吃飽,除此之外,也要提醒孩子放輕鬆,」蕭醫師表示在打完針後有可能不舒服,最好先留在現場觀察一下再回家,「小朋友可能會出現暈針的狀況,少數孩子可能對疫苗某些成份過敏,所以打完當下會建議要在現場觀察15至30分鐘。」

「6至12歲的兒童族群,發生心肌炎機率其實又比青少年更低,所以其實是非常罕見。」蕭醫師說疫苗引發的心肌炎機率並不高,比較起來打疫苗還是利大於弊,但若是有任何疑慮都可以多多諮詢小兒科醫師,對孩子的健康也更安心。

【更多內容,請參閱花蓮慈濟醫院官網】  
 
蕭宇超醫師與副護理長宋景歡提醒家長,若接種疫苗後有異常反應,要儘速就醫。(攝影:截取自花蓮慈濟醫院衛教影片,地點:花蓮,時間:2022/05/11)

(文:花蓮慈濟醫院官網 花蓮報導 2022/05/11)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