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柔篤行 和轉三細

2018-11-26   | 慈濟基金會
證嚴上人讚歎臺北資深慈濟志工陳錦花:「一顆種子成為一棵大樹,這一棵大樹種子一生無量,開花結果。看,現在她還有幾十戶(會員),她還要親自去收,她現在還有募後。看,四十多年了,她還是菩薩道路沒有停歇過。」(攝影者:陳秀戀)
【證嚴上人11月25日新店歲末祝福暨授證開示】
「菩薩們大家好,匆匆忙忙、來來去去不就是我們人間的寫照嗎?是啊,今年從歲末而授證,年年一度的授證,表示是慈濟大家庭又大添丁了。」
證嚴上人行腳第十四天,11月25日回到新北市新店靜思堂,為大臺北含基隆地區新委員、慈誠進行第一場歲末祝福暨授證。上人於開示中細數過去兩週以來,見證到全球各地慈濟志工不遠千里來到臺灣,都是不分國際、不分宗教、不分人種,人人發心立願在大家庭裡發揮愛的能量。

「環境不分貧富,慈濟人在陪伴任何一個國際種族,他們既要去入人群去陪伴人,抱著那一分感恩尊重的心,放下身段跟他們一起生活,來跟他們一起活動,愛的能量擁抱在一起,感覺不分貧富。唯有愛的能量,能撥開掉一切人我是非的無明,沒有分別心,那樣平等整齊,來度化人間、來招呼任何一個人都可以成菩薩,我真得是看了既感人又感恩。」

人品典範護醫療 四十多年精進行

北區第一場歲末祝福在新店靜思堂展開,現場有慈濟志工三千三百人,分佈在七個不同的場地,透過視訊連線與上人同步見證人品典範——資深慈濟志工陳錦花的故事。

「剛剛在臺上看到了(陳)錦花,這一粒菩薩種子,可知道,她應該在慈濟裡面四十年超過,當師父要蓋醫院的時候,她很有智慧而且很莊嚴相,她年輕非常地漂亮,現在氣質還是很好,那樣地溫柔,很穩重、輕聲細語;她的先生陳(燦暉)教授,是一位天主教徒,很虔誠。」

篤信佛教的陳錦花與先生陳燦暉教授,雖然信仰不同,但感情甚篤,也都是有愛之人。1977年,陳錦花與母親參訪花蓮靜思精舍,深受上人為花蓮興建大醫院的願力所感動,也積極想推動先生來了解、護持。

「有一回,她(陳錦花)用智慧設計他,請先生帶她去太魯閣走一走,計程車要經過了我們精舍之前,在那個蘇花公路的上面,她就提出了一個要求:『是不是車能夠彎一個,彎進來這裡有個精舍,我進來拜拜一下。』就這樣,先生很順從她就進來了,但是一個條件:『可以,但是不能超過一個小時,計程車在那裡等。』」

陳教授隨著太太走進精舍,想對太太的刻意要求來一探究竟,而與上人展開了一席對談。

「因為他是學者,所以我們在那裡就是一直在談宗教。其實宗教都是好,我跟他說,不管是任何一個宗教,都是宗教之間不分別,有名相的是人,人在分別,不是宗教分別。真理,從每一個創教人開始,都是充分的愛,絕對不會排斥任何一個宗教與人,宗教是應著文化背景而產生。」

上人舉佛教在印度發軔,東傳到中國後,現在又在印度衰微,一個信仰的建立是何其不易。

「佛陀到了八十歲就入滅掉了,他就是四十九年來傳法,但是談何容易?要讓一個印度教(盛行的地方),九十多種的宗教,一個新生的佛教在那裡要建立起來,等到佛陀花了這麼多年,從小乘而中乘也到大乘,要花多少時間才能得到人人的信仰,信仰到了真正為人群付出,唯有為人群付出的,才能在社會能看得見,能利益人間。」

點滴匯聚掘井人 粒粒種子成大樹

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當時兩人對談深入探究信仰,不知不覺已經過了原訂的時間。

「陳教授跟我談話,談完了,錦花她很緊張,一直來跟先生說:『一個小時過了,二個小時了。』先生乾脆就說:『計程車讓他回去了。』那一天、大半天都在精舍裡。後來我就跟他提起我要蓋醫院,陳教授說:『我盡量能夠支持,讓我想,我能出四、五兩銀子。』」

陳燦暉教授聽到上人所說,慈濟慈善工作如同興建水庫,水庫的水是靠社會大眾點滴匯聚的愛心,所以慈濟人就是「掘井人」。陳教授非常認同,也捐出十五兩黃金來護持建院。

「四、五兩,我聽成十五兩。後來陳教授說:『這樣子好,師父您說十五兩就十五兩。』總是很支持。開始我在建院,他也是顧問之一,還有她的妹婿(國泰醫院王欲明副院長),也是更虔誠;姊妹都很虔誠,先生都是高知識份子,都是很支持我蓋醫院,一直陪伴到我醫院都蓋好了,還是在顧問中。這都是愛的能量,一發心徹底地信仰,我常常都說『信為道源功德母』,這樣的道源功德綿綿不息。」

歲末祝福的會場中,今年(2018年)已高齡八十三歲的陳錦花精神矍鑠、氣態優雅,在臺上娓娓述說自己的慈濟心路,讓上人讚歎不已。

「一顆種子成為一棵大樹,這一棵大樹種子一生無量,開花結果。看,現在她還有幾十戶(會員),她還要親自去收,她現在還有募後。看,四十多年了,她還是菩薩道路沒有停歇過。期待,同根、同這一顆種子,這一棵大樹所生的種子,應該粒粒種子都生為大樹,每一棵大樹站在臺上的大樹,同樣也是一生無量,無量從一生。」

佛陀三轉四諦法 順應根基解因緣

從一而生無量的菩薩種子,都需走入人群,為眾生拔苦。

「各位菩薩,延續著源頭種子,我們要真正地在菩薩大道裡。菩薩道要走入人群,側見人間的疾苦,因為佛陀第一場的說法,說什麼法?苦啊!這是佛陀覺悟以後第一場的說法,第一句的話『苦啊!』人間就是苦、集、滅、道,這四種的道理,同一個地方,五個比丘,他要說三次,叫做『三轉四諦法』,這在佛法是很有名。」

佛陀三次為五比丘解說四諦法,除了順應聽者的順應,也正是因為人間種種的煩惱的根源,就是苦。

「人間是苦啊!苦是集著過去生所造作因緣會集起來,一念無明,生出了三細,三細就是很微細的煩惱——這種一細產生,那就是無量數的無明,根源大開,要收回來很難,就是貪、瞋、痴這三細。一念無明生三細,這一念的無明出來,三個很微細的煩惱開始生出來,這貪瞋痴再結集著無量的煩惱再囤積;從這個煩惱再延伸到了下一代,要結的也是煩惱緣,緣著這愛恨情仇,不斷連結下去。」

上人指出,人所遭遇的處境都由因緣果報而來,也並非今生今世的是非善惡就能顯現。

「我們人生有很多的,絕對不是單一,一定都是複數的、無量數的,層層疊疊集結起來。我們每一個人的身體也是一樣,雖然說五腑六臟,再分下去,光一個細胞都可以產生多少億;這一個身體的結構都是複數,不斷重複下去,很不簡單,這叫做『集』。身體不調和也是集來種種的病因,結果生四大不調,總是都是一樣的道理。」

體解佛法真實義 發心去除貪瞋痴

從人身到天地中的大空間,上人期待眾人體解佛法道理,從細微到宏觀,都要深入信解。

「我們知道道理以後,就要知道要如何滅除煩惱,這樣的大道理。看到了很多苦難的國家,他們都是眾生共業,我們、他們同時生在那樣的國家,類似的環境裡,在那樣集苦的環境中,這種貧而苦。」

上人舉委內瑞拉的通貨膨脹現象,指出能生在平安的環境中,更應把握機會革除細微的習氣。

「總而言之,我們比起那一些真的是苦不堪。所以我們一定要體解大道,要懂得佛陀對我們說,要知道這苦因造成的累積的苦果。所以我們現在開始要發心、體解大道了,要滅掉了我們心中的煩惱,貪、瞋、痴,不要再貪下去了。」

善用生命無量愛 感恩尊重聚福緣

上人以2018年歲末祝福的主題「感恩尊重生命愛,和敬無諍共福緣」勉勵大眾要開拓心胸,時時感恩、互相尊重。

「一個社會沒有互相尊重,社會是祥和不了;我們要一個社會祥和,一定要彼此感恩、互相尊重;要生命、要愛,我們沒有生命,什麼價值都沒有,但是生命要活得有價值,所以我們要感恩尊重生命愛。師父最近一直跟大家提起,把握時間、利用生命,有的人都會計較著『我被人利用去了』,我都會說:『恭禧你,你的生命中還有價值,人要利用你,應該要感恩,這種感恩尊重愛。』」

語末,上人仍是期待人人善用生命,要相傳無限量的愛,更期待人人法親要多關懷。

「多利用生命,就如師父一樣,我不敢停,怕一停了就跟不上,不進就退。所以我們現在的生命,不能讓它就往下坡滑,我們一定要跟著再年輕一代;我們要發揮我們的良能,五十年寄存在師父這裡。總而言之,人人可以增加歲數,不要自認為老化,請大家要時時多用心,感恩。」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