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法自覺 清淨成智
2019-01-11 | 慈濟基金會【證嚴上人1月10日彰化歲末祝福開示】
「《法華經》說過布善種子耕福田,粒粒種子都入心田。所以有一句話說:『自造福田,自得福緣,自耕福田,自得福緣。』這是善、是福的種子;如果是惡也一樣,粒粒惡的種子障礙別人,將來我們就是被障礙。」
證嚴上人1月10日行腳到彰化,為三十七位慈濟委員、慈誠隊員、榮譽董事授證,並主持歲末祝福典禮。會中,上人提醒大家要把握分秒時間,守護好自己的六根、六塵、六識,植善積福,切莫偏差了方向。
「這個善事,是不是我要去投入,我是不是要入人群去幫助呼籲善的事情,去勸善、為善;或者是看人做善,心若不高興,他在旁邊阻礙人、誹謗人,種種的障礙。這是兩項,一項是為善、勸人行善;一項是己不自為,還是障礙別人去做,這叫做惡。這都思考在外面境界,經過思考是要為善還是為惡?我們選擇善的,根塵善平齊行做好事,做每一善,粒粒都成為種子。」
菩薩為自我覺醒 改往修來清淨現
煩惱生無明,種下惡因惡果,種種業力將隨著每個人的因緣帶往來生來世,遭受重重疊疊的考驗與磨難。
「我們就要懺悔,如果沒有遇到道理,不知道我們過去都是自做,現在自受。我們都不知不覺,因為我們聽法知道了,現在改往修來,改過去的錯誤,未來好好修行。可是中間要先懺悔,過去那塊(畫)布弄髒了,我們重新要重來一次畫得美,這塊布要洗清潔,我們才來畫,畫成一片蓮池,一朵朵蓮花浮出來。」
蓮花出淤泥而不染,淤泥化為成長的養料,讓蓮花綻放得更為亮眼。人間五濁惡世,淤泥就如各種煩惱無明,經由佛陀所教示的菩薩法,自我覺醒淨化,行走在菩薩道上不偏差,讓人人都能成為菩薩、未來佛。
「我們可以影響大家入人群,把這個精神、這個法,再布達、再傳,這就是可以淨化。這汙泥上多一朵蓮花,連續、連續不斷,汙泥中增長蓮花,每朵蓮花的蓮子在蓮蓬裡,花開了就看見果,就是蓮蓬。所以多子、多種,一朵花很多種子,這叫做『花開結果』。」
清淨佛性第九識 聞善法轉識成智
佛陀為了一大事因緣來到五濁惡世的人間,教導人人落實菩薩教法,用愛來化解仇恨與紛爭。
「愛要從哪裡來?聞法、聽法,我一路來,每一個地方聽到精進菩薩聽經,每一個道場都有寫筆記,寫得密密麻麻,有紅的、有青的、有黑色的,要看他的筆記,旁邊都放一個放大鏡,每一個個道場都有,表示他們真正用心聽、用心寫,用心筆記下來。」
走入慈濟彰化靜思堂,中庭天井下擺滿了志工們的薰法香筆記,其中一位許書勝師兄的筆記特別吸引上人的目光,不僅有文字、插圖,還有立體化的創意設計,將他心中與法接觸後的心得與感動表達出來。
「不只是用平面,這可以用手摸,可以深入,甚至還有一字(空)白。我問說:『這些都有了,六道都有了,轉識成智。你來到這裡,怎麼空一個格?』他說:『請大家去想。』藏、識,八識中又藏一個第九識,那就是佛,清淨佛性,是第九識,平時講到第八識都做不到了,人人都要用乾淨的種子來累積,很難了,何況說到第九識?是清淨無汙染,很透明的,沒錯,讓大家去想。」
輕安無惱起步學 法要落實得歡喜
秉持佛心,向著師志,才會向上發願、立定志向,參與見習、培訓成為慈濟委員與慈誠隊員,勇於承擔入人群,將愛與善向廣漠的人間灑播。
「社區需要、人間需要,我們有力量,這一念心去投入;做了之後,讓我們幫助的人安穩,我們感覺歡喜,這樣的歡喜就是用法付出,身體力行付出,這叫做『善法』。我們去幫助人都是一片善心,很真很誠付出無所求,去做了之後,有困難的人,解開了他的困難,有病痛的人他得救了等等。我們看到某一人被幫助後,他安穩了,我們就放心了,放心就輕安,輕安叫做『自在』,輕安自在叫做『法喜』。」
輕安自在無煩惱,心無掛礙天地寬。上人認為,這是學佛很重要的起步,學菩薩法要精進,精進就要疼惜入心。
「現在大家都會拿筆,現聽現記,回去翻開筆記本再看一下,裡面的意思再瞭解一下,回憶一下,自己瞭解了,今天的生活就落實了今天聽的法,人與人之間怎麼相處,遇到煩惱要用什麼法去對治,這就是聽法要落實生活。這才真正是聽法的人。」
捨一可得無量法 響應竹筒聚愛心
聽聞一種法,經由不同的面向來理解,就會得到十種道理,聞一知十,無量法門便能悉現在前;就如付出愛心,無所求的付出,捨一可以得無量法喜。上人以緬甸為例,2008年熱帶氣旋納吉斯以一百九十公里的時速橫掃伊洛瓦底江三角洲,造成緬甸有史以來最嚴重的自然災害,不僅造成逾十萬人往生,更因為重創主要的稻米產區,讓全球糧荒雪上加霜。
「我們臺灣慈濟,馬來西亞慈濟會合起來去瞭解,真正需要,而且要很趕緊、要搶時間,趕快讓他這一季播種、撒種子,替他們搶時間,所以我們要趕快去發放稻種。」
發放過程中,慈濟志工與貧農分享臺灣慈濟是從五毛錢的竹筒歲月,點滴累積各地愛心,幫助全球各地需要幫助的人。受助的農民理解到他們所接受的援助,也是從全球各地的愛心匯聚而來,深受感動,於是身體力行響應竹筒歲月精神。
「有些人連緬幣五十元(約新臺幣1元)都沒有,他們『省吃』,他們每一餐、每天一把米,從鍋子裡抓一把米起來,這樣每天、每天累積起來,就這樣一直勸募。師父讚歎他這樣是對,對的他們就不斷去勸募。去年(2018年)第十年,他們回來受證,這些精進的人,鄉下這一群耕農者,他們也自己付出,要勸人付出。」
點滴匯海力量大 發心造福祈平安
窮人幫助窮人,緬甸貧農每餐一把米,每個月可以累積一桶半的塑膠桶,每桶重約二公斤,一千多人集合起來,每個月可以累積三千多公斤的白米,幫助五十多戶窮困人家。
「貧中之貧,他們沒法做農,沒地可耕,他年紀大無法工作,或是孤兒寡婦,生活很難過,他們就把三千多公斤,把村莊裡最最貧困發給他們,(如果)還有剩,他們還可以給隔壁村的人。我很讚歎,所以這一回我在臺中,我就跟他們說,你們一把米(累積起來)是三千多公斤。我就解釋給他們聽,這一堆米要說哪一把是你的?這的確是一把米、一把米累積在這,所以一把米都有你的米在這裡。」
粒米成籮,滴水成河,慈濟成立五十多年來,靠著眾人點滴愛心的匯聚,讓慈濟善行的足跡可以遍及全球九十七個國家地區。
「九十七個曾經受過大災難,慈濟人走過的,已經九十七個國家有慈濟人的足跡;五十七個是有種子,有分會、支會、聯絡處,旺盛的慈濟人在那個地方;有做環保跟臺灣可以比的有十六個國家,可以做到這樣;有醫生(人醫會)的國家是五十個國家,哪一個地方有病痛,他就跟慈濟人到家庭做往診,這就是愛的種子不斷、不斷拓散,不斷、不斷開闊。」
一滴水入大海,這滴水便是無量。上人感恩全球慈濟人為天下苦難人付出,即使辛苦也不後悔,「記得這時菩薩共在一起,福的力量很大,人人造福,這個氣氛很有力量,你們用虔誠的心,為天下祈福平安,為自己發心立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