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步苦地 點暗角燈

2020-12-07   | 慈濟基金會
證嚴上人開示:「師父還是要跟大家說,請大家要用真誠的心,你們大家已經這麼信,相信師父,也相信佛法在人間,大家能發願行在菩薩道上。人人學佛法,要學佛就是一定要接受法,法要入心,入心就是要身體力行,這才是真正把佛法的真實、立宏願,這才是真正的宏願。」
【證嚴上人12月6日下午羅東靜思堂歲末祝福開示】
「歲末祝福,今年(2020年)的第一回已經從北到中,這樣走了半個臺灣,又返回來(宜蘭)。看到人人都是很精進,很發心,無所求的付出,付出又說感恩,這就是美。」
 
歷經三十二天的授證歲末祝福行腳,證嚴上人最後一站來到宜蘭羅東聯絡處,除了給予最深切的新年祝福,更感恩過去一年來,每一位慈濟志工在社區裡站穩腳步,為暗角眾生勤行付出,為社會未來點亮希望之光。
 
「師父還是要跟大家說,請大家要用真誠的心,你們大家已經這麼信,相信師父,也相信佛法在人間,大家能發願行在菩薩道上。人人學佛法,要學佛就是一定要接受法,法要入心,入心就是要身體力行,這才是真正把佛法的真實、立宏願,這才是真正的宏願。」
 
三理四相恆遞嬗 四大調和人平安
 
從臺北出發,車行沿途所見海天合一的景色,廣無邊際;然而,海與天無論是如何的寬闊,還是與我們同處在這個地球上。
 
「其實,宇宙之間那寬、那闊,這就是佛陀常說『三千大千世界』,廣無邊際,寬沒有邊際。所以,我們要發心願,信佛法,佛陀告訴我們,我們的佛心,佛心行無邊際,時間有過去的空劫,也是無邊際,佛陀也是過去的空劫以來,一直到兩千多年前,這樣說(法)成佛了。」
 
佛陀為一大事因緣來人間,第一個教導我們的就是「苦、集、滅、道」,教示我們要見苦知福,理解人世間的苦,進而發心修行,徹悟宇宙間的真諦道理。
 
「(佛陀)開示讓我們知道,要知的事很多,不論是天地之間的物理,只要看得到有色樣的東西,都叫做物,叫做物理。我們人的心,有心理;在人的身體,有生理。所以光是個生理、心理,就在一個人的身體就兩個理, 剩下的就是天地間有色有形的東西,統統叫做『物理』。」
 
佛陀來人間,最重要的事情是要讓我們體會一切物理形象,帶動我們行入人群造福田,透過身體力行的付出,啟發我們的智慧。
 
「慈濟人入人群,見苦啊!發心行菩薩道,但是難道只是看別人的苦而已嗎? 不只,人人都有自己的苦,任何一個人都有自己的苦,師父自己也有啊,我有天地要掛心的煩惱的苦──到底現在美國那個地方,菲律賓現在那個地方,等等好幾個國家(災況如何)?這就是我現在心在煩惱的事情。天下只要有人,一有大氣候,就是氣象,每天看新聞,我最注意的就是氣象,真正氣象我們要很注意,因為這是我們生活中,真正要平安,也要看四大調和,就平安。」
 
合作共善跨宗教 咫尺天涯若比鄰
 
全球人類共同居處在唯一的地球上,樣樣事物牽一髮而動全身。上人屢次提醒我們要關注全球訊息,哪裡有災,要十方同來馳援。
 
「哪一個地方需要什麼事情?若離我們很遠,我們再看看較靠近哪個國家,與我們慈濟較接近,有慈濟的國家與求援的國家,它的距離若較近,我們就拜託哪一個國家的慈濟人關心一下、去了解一下。像看到墨西哥我們就會去關心,那個地方現在有疫情,關心現在怎麼樣?」
 
自今年(2020年)初始,全球籠罩在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中,慈濟援助的腳步沒有缺席,帶著全球點滴匯聚的愛心,動員世界各地的慈濟人,已援助八十六個國家地區;從與印度天主教仁愛傳教會、靈醫會協力合作發放、至土耳其敘利亞難民救助,跨越宗教合作共善,造福社會。
 
「天下多苦難,他們需要幫助,我們若有這個因緣,有這樣的力量,我們幫助人就是福。但願虔誠祈求,天下人人都平安。每一個國家生活要富足,很富有,才不必慈善機構關心,我們慈濟也是慈善起家,所以有了慈善我們一定要關懷天下事。」
 
提及天下事,上人在此次行腳中不斷關注菲律賓的颱風災後情況。菲律賓自十月開始就連續遭受十個颱風的侵擾,尤其天鵝颱風、梵高颱風更是重創當地,造成菲律賓首都馬尼拉以及亞眉省的慘重災情,亟待全球募心募愛。
 
「我從花蓮將要出門,接到那個(菲律賓)災難已經造成很嚴重(災情)。我一路一直走到臺北,不斷、不斷的視訊,今天、昨天等等要如何呢?那個地方已經火山漿、泥漿都這樣流下去,整個菲律賓馬尼拉,還有很多的整個省、整個縣,都是災情。」
 
以工代賑實救濟 復工復市振家園
 
得知菲律賓受災情況嚴重,上人關心當地鄉親的災後生活景況,憂心之情溢於言辭;每日與菲律賓慈濟志工視訊連線,除了匯報災情,更是擬定援助行動,上人屢屢指示菲律賓慈濟志工:「趕緊動員,讓他們經濟復甦,要趕快讓他們經濟恢復起來。」
 
「要怎麼恢復?『清掃』,街道垃圾趕快清出去,讓他們家裡趕快打掃好,可以開店的人趕快開,讓他們店可以開,生意可以做,才是經濟可以恢復,要不然那個地方,裡面每一間房子都是泥漿、爛泥巴。我們把他們整個市、鄉鎮都動員起來去清掃,所以這樣的清掃動員,也是幾萬人這樣動員起來。」
 
自己的家園自己救。為了號召當地鄉親加入清掃家園的行列,慈濟志工啟動「以工代賑」,每人每天清掃結束後,可以領取一千元披索(折合新臺幣647元)的代賑金,這不是工資,而是幫助鄉親災後可以修繕、恢復生活榮景的急難救助金。
 
「因為那邊窮困人多,我們幫助他,給『以工代賑』幫助他們,請他們自己來打掃自己的鄉,打掃自己的街道,讓大家開始可以趕緊經濟恢復起來。所以不是請工人,是真真正正要去救災。所以很快,我們一動員起來,有的人拿到一千元,當天打掃當天發錢,他們很多沒看過一千元,領到『一千元,我們一輩子到現在都沒看過一千元。』」
 
安心安身苦得怙 世代安居貧轉富
 
在菲律賓慈濟志工的帶動下,十二天的「以工代賑」清掃工作,計有超過一萬人參加,迅速恢復街道本來面貌。第一階段的急難援助工作也在清掃工作告一段落後圓滿結束,正等待著中長期援助工作的評估與擬定。
 
「菲律賓政府有提起,希望可以撥兩塊土地出來,我一聽到就覺得很有希望。那裡的人都是無家可歸的人,那裡的人都是沒有土地,都是違章(建築),如果給他們一千元,他只是可以買鐵片、買樹枝(搭簡易居處)這樣撐著,倚著別人的壁,靠牆邊,就是這樣的生活。政府若能提供土地,我們可以為他們建一個慈濟村或是大愛村,這幫助他們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期待他們可以翻身,反貧為富。」
 
猶記得1993年7、8月間連續兩次暴雨襲擊,造成尼泊爾山洪爆發,導致一千多人往生,四十多萬名鄉親流離失所。慈濟接獲請求援助,在南方三縣、四區援建大愛村,幫助受災鄉親重新安居樂業。
 
「幾年前(2016年)他們又地震,我們又去(援助),順便去看二十多年前我們幫他們建的大愛村,慈濟村。去,當然要搭飛機過去,搭的那班飛機聽說叫做『佛陀』,翻過山到那個地方。我們去看那個村,我們幫他建設起來後,二十多年後我們再去,那個村還是一樣,整個村大家都安居樂業。」
 
志工們重返尼泊爾慈濟村,不僅繁榮依舊,街道巷弄仍然乾淨。一位老婆婆當時分配到一戶大愛屋,看著身著藍天白雲制服的慈濟志工走在街上,於靠上前對著志工們說:「你們,我知道你們。」
 
「看到慈濟人藍天白雲,就靠過來說︰『你們,我知道你們,我不認識你的人,我知道你這個LOGO,我認識你這套衣服,我認識你這頂帽子,我認識你,因為我現在住的是你們蓋給我的。』那種的感恩之情猶在,還是很感恩。」
 
搶救生命養慧命 濟苦救貧饋佛恩
 
尼泊爾的藍毗尼是佛陀的故鄉。緣著兩次災難的因緣,慈濟志工踏上佛陀的故鄉展開援助。回到佛陀的故鄉,志工們沒有忘記佛陀的教義與精神,而當地曾經受助的鄉親也將臺灣慈濟緊緊掛在心裡。
 
「雖然說是佛陀誕生(的地方),但是藍毗尼的周圍還是很窮、很窮。最近我就在想,我們要回報佛陀智慧之恩,他給予我們智慧,給予我們佛法,開這麼一大條的道路給予我們一個方向,增長我們的慧命,所以我們應該要回饋佛陀的故鄉。」
 
因為疫情的關係,慈濟無法再度踏上尼泊爾,但上人心心念念的希望可以為當地援助醫療與學校,一是搶救生命的系統,一是長養慧命的磐石。
 
「醫療不可無,因為攸關於生命;教育不可無,因為教育是國家的希望,培養人才。所以這兩件事情,很期待我們可以回歸到了佛陀的誕生地,為他們興建醫療、教育,這是對他們,我們現在很想要做……菩薩投入人間來,一大事因緣就是要救苦、濟貧苦難眾生,這樣才是真正的佛陀來人間的教育。」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