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生有情 同理施愛

2021-01-13   | 慈濟基金會
證嚴上人開示:「人怕死,人怕被傷害,動物也一樣怕死、怕被傷害。這是眾生同樣的情,這叫做『有情』。所以,有誦經的人(都聽過)『情與無情同圓種智』,這就是我們如果在回向時,我們都會有一句,『當願眾生,同登極樂』,我們要期待『情和無情』,皆共離苦得到極樂,很快樂,這是佛陀教育我們,我們可以作功課。」
【證嚴上人1月12日高雄靜思堂下午歲末祝福開示】
「環保今年(2021年)已經幾年?三十一年了,三十一年前根本還沒有多少人在說環保。 三十一年前的8月23日,在臺中的新民商工,一場超過幾萬人、很大場的演講……」
 
1月12日下午在高雄靜思堂,面對全場的環保志工,證嚴上人再度從1990年在新民商工舉辦的「吳尊賢社會公益講座」演講裡,倡議大眾「用鼓掌的雙手做環保」開始說起,溫故知新,讓大眾明瞭慈濟環保緣起的精神理念。
 
鼓掌雙手做環保 三十餘載護大地
 
「因為我的師父(印順導師)在臺中,臺北一位李居士他從臺北開車載我到臺中,所以那一天,我一大早就這樣從(慈濟臺中)分會要去拜見師父,那一天,他開著車要去我的師父的(妙雲)蘭若,在路上忽然一陣的風,這樣低低的從地面上,風從地上這樣子捲起來。」
 
那是一個夜市剛收攤後的景象,車子一大早經過,地上垃圾隨風揚起。
 
「我眼睛看到,那一陣的風把那些紙板、紙盒,從地上捲起來,我的車子剛到,就打到車前面的擋風玻璃,這樣子衝過來,我坐在最前面瞬間嚇到了、沒有事,過去了,玻璃無損啦!從這樣過去。」
 
上人白天與師父印順導師談話,晚上應邀在新民商工的「吳尊賢社會公益講座」演講,晨間所見的景象在上人的心中縈繞不去。
 
「那一場的講座,我看到(臺中)林柏榕市長坐在頭一排,我就跟他說,我一大早要去拜見師父(途中所見)的過程。我要跟他說的意思就是,一大早(夜市)要收攤,很多骯髒、壓扁的紙版盒子四處丟,光是一陣風就到處飛,是不是要有個約束(臺語:規定),收攤後,將紙盒收好疊一疊,疊整齊。其實路上不是什麼垃圾,就是夜市、攤位賣完後,一些紙盒亂丟,如果大家能順手,這個市容還是乾淨的啦!」
 
在那場演講即將結束時,聽眾掌聲十分熱烈,讓上人幾乎難以繼續講下去,上人順勢就跟大家說:「將你們鼓掌的雙手來做環保!」從此開展出了慈濟的環保志業,並且逐漸拓展到全球,2021年已經邁入第三十一年了。
 
「感動的是這麼多人,師父講的話大家都聽進去,師父怎麼說,大家就怎麼身體力行去落實、去做。環保是這樣,所以我們現在可看到市容都還這麼乾淨,因為有的垃圾丟下去,我們有一群的菩薩,他一丟下來,我們就收起來,叫『你丟我撿』,他『捨福』,我們『拾福』。隨手亂丟,都是很浪費,捨掉了該有的福,隨手丟啦,我們了解道理,就隨身彎下去,將他丟下去的福,我們拾回來。我們的福撿回來,就很用心慢慢分類。」
 
天地滋養育眾生 凡夫一念造禍福
 
「拾福」不只是資源回收,更是為地球節約資源、減少汙染,真正落實環保在生活中。
 
「現在人口越來越多,吃、買一樣東西,用了隨丟的(包裝容器)越來越多,這樣塑膠類的垃圾,丟掉了要拿去哪裡?就是埋,把它埋在地下。臺灣土地不是很大,人口越來越多,塑膠垃圾越積越多,不是燒掉,便是埋掉,你們知道?那個燒是汙染,戴奧辛的汙染,造成二氧化碳很大的問題,對人的身體、呼吸實在是很大的損害。」
 
燃燒垃圾會造成空氣汙染,落塵的毒物也會汙染土地,人的生存仰賴乾淨的空氣和土地,如果空氣和土壤都遭到汙染,人類將如何賴以生存?
 
「我們生活是靠這個土地,土地它可以供應給我們人類五穀雜糧,讓我們維持身體健康,讓我們生活平安。天地之間,天有雨露、空氣,大地可以有這樣的養份,養份可以來養育萬物。所以,師父最近都會常常說:『仰頭,感恩!要說感恩,也是懺悔!』我們懺悔,懺悔我們過去不懂道理的時候,我們就是這樣無明,貪、瞋、癡,而且無明造成了欲念,那個欲念無止盡,就是這張嘴。」
 
事實上,人類的一張嘴,從小到大不曉得填入了多少東西?吞食了多少的生命?對環境、對眾生造成了多少傷害?
 
「我在去年看到某一臺電視臺,我現在想起來還在怕!一個很美的女孩,她把那個活活的魚,活跳跳的,她就是這樣挾起來在那裡把牠沾一下佐料,起來放進嘴巴裡面,那個魚尾巴還在她的口外這樣掙扎甩動。我瞬間,從這麼美的女孩,忽然間,我看到夜叉惡鬼,那種青面獠牙,這種人生是美呢?或者是醜呢?所以說,只有表面的美是沒有用。」
 
上人慨歎,到底這樣美麗的女孩,為什麼會瞬間變成夜叉?然而,一念之間,可以殺生亦可護生。
 
「在這幾天,每天早上就是換場、換場,一場、一場都是超過百多人,大家要和師父分享;聽到他們從葷轉素,那種無肉不歡,現在都是茹素,素食了,那種素食也很健康喔!我就說:『是呀,很多的小毛病、大毛病,因為素食之後,這樣改善了、消失掉了,沒有病了,健康啦!』」
 
眾生有情平等觀 同圓種智完整愛
 
上人慈示,這樣談環保、說素食,都是在傳法;聽的人也是在聞法。
 
「我都說,你就是素食最好的代言人!可以去說給人聽,這叫做『傳法』。你用什麼方法讓你的身體健康,最重要的是你自己自身的經驗,你是怎麼會開始素食的?因為聽法,這叫做『聞法者』,就是聽法的,而且我們會說法,我聽師父這麼說,我趕快翻轉人生。把葷轉過來,我要表達出我能夠完成那個『完整的愛』、很完整的愛。」
 
眾生皆有情、有感受。上人說明,愛要有行動,而且要普及一切眾生。
 
「人怕死,人怕被傷害,動物也一樣怕死、怕被傷害。這是眾生同樣的情,這叫做『有情』。所以,有誦經的人(都聽過)『情與無情同圓種智』,這就是我們如果在回向時,我們都會有一句,『當願眾生,同登極樂』,我們要期待『情和無情』,皆共離苦得到極樂,很快樂,這是佛陀教育我們,我們可以作功課。」
 
即使早晚課誦經文,甚至日常背誦下來,如果沒有把經文實踐在生活中,還是會被欲念所障蔽。
 
「我們去跟人家講道理,但是三餐碗端起,桌上最愛的就是我們的口欲,那雙筷子就去朝我們想愛的東西去挾。桌上那雙筷子,第一個去挾的是什麼東西?看清楚一點,這些東西,不管是豬、雞、鴨、魚等等的肉類,那些都曾經有命。」
 
五穀雜糧養生方 不傷生靈心輕安
 
葷食不僅傷害生命,也造成大地的負擔,為此而畜養動物更是與人類爭糧。
 
「我們養這麼多,其實牠是跟人類爭糧食,對牠們說飼料,對我們來說是糧食。我們要吃牠幾塊肉,我們要花了五、六個月的時間去飼養,我們要供應很多的飼料、水草。三餐在餐桌上那些東西,第一,我們要想,牠要跟我們爭,爭取水,爭取糧食,還和我們人類(一樣吐垢),人類要吐垢,我們需要納新,吐垢就是說,我們呼出去的,都是濁氣哦!是濁氣。」
 
蔬食就可以滿足身體所需的營養。上人慈示,我們應該要更謙卑、更滿足、更感恩於天地萬物對我們生存的給予,不需要再去傷害其他的生命。
 
「大地成長萬物,供應我們、滿足我們的口欲,讓我們吃得飽,很安穩、很輕安。這幾天聽到他們素食以後,他們現在的身體,就是這樣很輕鬆,也很健康;這在佛法來說,這叫做輕安,心會很自在,因為我們沒有愧對眾生的生命負擔。」
 
上人鼓勵大家推廣茹素,亦感恩環保菩薩們,做到他想做的事,同時讚歎環保菩薩做回收的那雙手,也是最美的一雙手。
 
「各位,大家伸出來,是最美的兩隻手,師父看起來,(你們)也是最美的美人。」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