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琇師姊的『媽祖臉』

2010-04-29   | 李玲
陳秀琇師姊來到台中南屯共修處,分享因為出生時缺氧而臉部黝黑,被搶救回來,似乎註定此生要「善用這口氣」。(攝影者:陳鎮嘉)
近年來,積極推動「慈濟人文進入軍中、監獄」及「靜思好話滿街跑計程車隊」活動的台北區陳秀琇師姊,4月9日晚上來到台中南屯共修處,分享她的「幸福美學」。


出生缺氧面黑黝 善用每一口氣

愛心二十四小時不打烊的陳秀琇,為自己越講越快的語言加了註解:要把握分分秒秒講慈濟、做慈濟,多講一個是一個;以前是一個一個講,現在是一群一群地分享。

「出生在重男輕女的鄉間,爸爸看到母親產下的我猶如『媽祖臉』一般黑,就急忙找來產婆;一聲哇哇大哭,才存活下來」,陳秀琇加強語氣的說:「這一口氣活下來,就是要我做有意義的事。」


悲心相契慈濟緣 美容院護持建慈院

陳秀琇師姊長期關懷帶動計程車司機,在徵求司機同意後,在車門張貼靜思語。(攝影者:羅燕玲)
「讀國中時期,同學之間流行算命,一看之下才發覺——我手掌上的生命線短的可憐。」陳秀琇幽默地說:「同學們常笑我,小心喔!說不定哪天『莎喲哪啦』?當時還沒啥感覺,但一直探討『生從何來?死從何去?』身為人妻之後,深怕隨時大限來到,白髮人送黑髮人,那不就成了不孝媳不孝女嗎﹖所以一直想做善事來消業障。」

廿多年前的她,因開造型美容院,對上門的顧客常會問同一句話:「哪裡可以做好事?」但答案都未能讓她滿意;直到樓上一位鄰居說出「慈濟」兩字,讓她腦海突然冒出「慈悲濟世」四個字,因而與慈濟結上了緣。

陳秀琇說:「一開始是固定每月捐款一千元,幾個月後,有機會參加慈濟列車,首站是參訪興建中的花蓮慈濟醫院,得知上人籌建時的艱苦,也聽簡報,師姊說可以幫長輩植福田——捐病房或是病床。後來到靜思精舍時,正巧看到上人從大殿走出來,不知怎麼地,我的眼淚噗潄潄的掉個不停……就像見到久別的親人一樣,又像是替上人操心,要擔那麼重的擔子。回程路上我就發願——再辛苦都要護持上人,要從每月一千改為每日一千。」

有願就有力,秀琇的願也越來越大,因為她知道,「只要有心就不難」,從幫客人洗頭到整年包剪包燙,在顧客護持之下,將預收的錢替爸爸及公公,甚至連先生都各圓滿一間病房。受證後的她不但承擔多樣功能,還發大願要成就百位榮董。


軍中監獄勸善孝 好事做到最後一分鐘

陳秀琇師姊帶動年輕人,在營隊中幫慈青剪頭髮,維持整齊清爽的儀容。(攝影者:劉衍逸)
發願至今願願皆圓滿,她如今卸下所有名相,不但月月將慈濟人文帶入軍中及監獄,讓剛入伍的年輕人,了解行善與行孝不能等的道理,等於替很多母親找回了兒子。

「知足就有福,有福就幸福」,陳秀琇最後以「做好事做到最後一分鐘」,鼓勵大家「心願心願,有心就有願;自己好不是好,而是要很多人好。」要做一位主動付出的人。

【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撰文者:李玲 台中報導 2010/04/09)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