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江湖 一切事在人為

2015-01-28   | 口述 翁來發 整理 陳菁茜
根據自己茹素和薰法香的經驗,翁來發認為環境可由自己創造,他相信:「人在江湖,事在人為。」(攝影者:李國強)
常聽人說:「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但慈濟志工翁來發可不這麼想,特別是根據自己茹素和薰法香的經驗,他認為是:「人在江湖,事在人為。」以下是翁來發分享自身轉變:

吃肉彌補窮苦

從事汽車音響生意的我,二十多年來國內外到處跑,工作之餘,最大的享受就是「吃」。我曾在日本吃過熊掌,在中國吃過蛇肉及穿山甲等,幾乎天上飛的、地上爬的、水裏游的無所不吃。燒肉是我的最愛,和朋友聚餐時,常是一隻燒豬吃到滿足為止。

太太茹素十多年,我從來沒想過和她一起茹素,總覺得天下美食何其多,為何要局限在素食?這分對吃的渴望,回想應起於童年。

父親在我三歲那年去世,母親當起小販,含辛茹苦撫養四個嗷嗷待哺的孩子;因為家境清貧,我們只有在大節慶或祭祀時才有肉吃。畢業後離開家鄉到吉隆坡謀生,第一次吃到速食店的炸雞,心裏好雀躍,心想怎會有這麼好吃的東西?當年日本公司同事請客,我一人就吃了二十多塊炸雞,看得他目瞪口呆。

見識到都市的繁華,我對自己說:「我不要做窮人,要做有錢人。」於是,我認真工作,加上有貴人相助,終於從小業務員到擁有自己的事業,苦盡甘來。
2013年慈濟雪隆分會歲末祝福活動,翁來發(中)參與「行願」演繹,詮釋鑑真大和尚東渡傳法的堅持與毅力。(攝影者:文偉光)


白手起家的我,十多年前開始沈迷打高爾夫球,天天帶著球桿出門,不到夜深不回家;就算出國洽公,也一樣球桿不離身。在球場上,我們會下賭注,贏的錢就用來吃大餐,所以打球後,一定到餐館甚至夜店喝酒狂歡。那段時期,我在外活動的時間特別長,偶爾才告訴太太會回家吃晚餐。

我不挑食,什麼都吃,可能是滿足小時候沒有機會吃肉的心態,三餐都以肉類及海鮮為主;太太每一餐都會為我準備葷食,端午節也為我包肉粽。直到五年前,當我決定茹素後,太太終於可以不再煮葷食,而我找到生命的寄託,也放下球桿了。

齋戒成為習慣

五年前,同業老友賴有財一再邀我:「臺灣有一位法師建了醫院,還創辦電視臺,要不要去看看?」我非常好奇,出家人可以發展到全世界?禁不起遊說,在2010年帶著太太,跟隨慈濟志工到臺灣參加「全球實業家靜思生活營」,沒有想到這趟花蓮行,讓我們夫妻倆的生命有了全新的轉變。

出發前,我兌換許多新臺幣,準備到花蓮供養法師。在營隊課程中,聽了慈濟基金會林碧玉副總執行長講述「片瓦滴血上人心」,才了解上人並不接受金錢供養,這讓我非常驚訝。而靜思精舍師父嚴守「一日不做、一日不食」的戒律,更讓我肅然起敬。

營隊中,看到一部描述動物宰殺過程的影片,覺得很殘忍,我動了惻隱之心,了解眾生平等,動物與人類同樣渴望求生,不是理所當然成為我們的盤中飧。課程中也提到「無語良師」無私奉獻的精神,我非常感動,不停掉淚;靜思生活營結束時,發願要和太太投入慈濟。

從臺灣回來後,我積極參與慈濟的社區活動,還參與《父母恩重難報經》音樂手語劇演繹。當獲知所有演繹者皆需齋戒一百零八天時,我沒有任何異議,一一奉行。緊接著在農曆七月吉祥月活動再次演繹《父母恩重難報經》,我依舊茹素。經過兩百多天後,順理成章似的,茹素至今。

其實,我和大部分男人一樣,就是喜歡唱反調,叫我茹素,我偏不要,可是因緣到了,自然而然就會選擇茹素了。說也奇怪,一旦決定茹素後,我就不再想念葷食的味道了。
曾到臺灣參加「全球實業家靜思生活營」,一趟花蓮行,讓翁來發夫妻倆的生命有了全新的轉變,從培訓進而授證。(攝影者:陳慶臨)

茹素心安理得

記得一次到中國談生意,廠家點了豬肉,後來又點來一道紅燒牛肉,說:「對不起,您是馬來西亞人,您不吃豬肉的,牛肉應該可以吧!」令我啼笑皆非。

過去我在中國談生意,通常是大魚大肉,飯後還要應酬,菸、酒肯定免不了;可是,現在當對方知道我是素食者之後,基於尊重我的宗教,他們就會讓我提早回飯店休息。

在國外用餐,不一定找得到素食館;通常我會等同桌人點完菜後,再附加一道清炒青菜。我不會特別聲明自己是素食者,希望大家不要因為我一人茹素而遷就;我覺得茹素是要吃得心安理得,不執著也不強求。

在社會上,常常會聽到有人說: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我不這麼想,我認為是:人在江湖,事在人為。就像現在每天清晨五點十分,透過科技連線聆聽證嚴上人講經說法,一旦開始了,我必定準時報到,不希望半途中斷。

環境可由自己創造,要或不要,就看自己的決定了!

(口述:翁來發 整理:陳菁茜 摘自:《慈濟月刊》第578期)
Copyright © 2025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