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罕病丈夫憂鬱 許心柔扶家脫桎梏

2011-01-02   | 曾慧瓊 張春雪
走過生命蹇惡,許心柔(左一)、廖柏宏(左三)與小女兒(左二)一同上台分享。(攝影者:沈序興 地點:中和聯絡處 日期:2010/07/31)
一直以來不熟悉的人,從外表看許心柔是樂觀開朗的,殊不知家中有兩個身患罕見疾病的女兒,現年三十六歲的她,回想過往的遭遇,仍不勝唏噓……

命運考驗一重重 病殘貧苦紛沓而來


台北志工許心柔從小成長的家庭,爸爸是左手小兒麻痺殘疾者,媽媽是臉上顏面傷殘,兩個人都領有『殘障手冊』。許心柔表示,爸爸、媽媽雖然脾氣不好,但爸爸鼓勵他們:「不要因為自己(家庭爸爸、媽媽)有殘障,就讓人家看不起;應該有自信,活得有尊嚴。」

許心柔十九歲與廖柏宏結婚,後來公公的事業,因經營不善,負債一千多萬元,承受不了這個打擊,公公因而中風,需要人家照顧。然而,許心柔相繼生下的兩個女兒,卻又罹患了罕見疾病,接二連三的不順遂,人生希望一再落空,讓她身心備受煎熬。

1993年,許心柔自大女兒出生後,就不斷的往返醫院,因為女兒罹患不知名的病症,剝奪了許心柔初為人母的喜悅;原以為是生產過程中受傷,才導致生長遲緩。而當十年後,心柔鼓起勇氣再度懷孕,沒想到小女兒也陸續出現和姊姊一樣的病徵,讓原本寄望小女兒,以後可以照顧姊姊的心情徹底崩潰。

針對兩個女兒的病況,當時在台灣的醫療文獻並沒有這方面的研究;後來透過醫療單位協助,將檢體送到國外化驗,才得知兩個女兒都一樣,罹患了罕見疾病『大拇指症候群』(*註)。

經濟負荷重 夫妻濱崩潰邊緣

這有如晴天霹靂的訊息,想到孩子的未來,許心柔夜晚睡不著覺就坐著哭到天亮。姊姊知道她情緒不穩定,不斷從旁關心。

有一天,心柔失魂落魄走在淡水舊街,很想背著孩子一起跳下海,一死百了!就在姊姊連續打了第十七通電話之後,她接起電話,姊姊說:「我們有權利決定是否生她們,但我們沒有權利決定孩子的生死!」這句話讓當時滿心沮喪的許心柔及時醒悟。

夫妻倆長年帶著女兒往返醫院,他們必須負擔每次高達五、六萬元的住院費用,為了照顧女兒及龐大的醫療費用,夫妻兩人都無法安心上班,家中經濟來源不穩定,經常有斷炊之慮;還有中風的公公需要照顧,一連串的壓力,使得夫妻倆疲於奔命。

一般的孩子都是『七(個月)坐八(個月)爬』,但是她的大女兒直到七歲時還無法站立自行走路,小女兒到兩歲時還無法站立。「為母則強」,為了生計許心柔扛起一家的重擔,她擔任『養樂多媽媽』的工作。每當外出送貨時,就將女兒安置在摩托車前座,然後再挨家挨戶送養樂多,賺取微薄的薪資。

面對生命的困境與無奈,體型瘦弱的先生廖柏宏,甚至連搬運貨櫃的工作也不放棄。長期的壓力加上身心靈的煎熬,讓廖柏宏得了憂鬱症,病況時好時壞,甚至還被醫師開立為「精神障礙」的病症,於是增添了找工作的困難度。

透過台北慈院社工轉介給社區志工協助關懷,這兩年來中和區訪視志工團隊用心陪伴鼓勵與關懷,讓許心柔一家漸漸走出陰霾。(第二排左二許碧珠師姊,第二排右二李金菊師姊,第二排左一為陳建基師兄)。(攝影者:潘調宗 地點:新北市中和 日期:2009/09/27)
承受不了這漫無止境的壓力,又因為不小心發生車禍撞傷人,導致廖柏宏憂鬱症發作,一時想不開竟然自殺,還好及時發現救回了一命。經歷這個事件,透過台北慈濟醫院社工轉介給社區慈濟志工協助關懷,希望之光就此點燃,開啟了許心柔一家人生命中的新頁。

志工智慧引導 打開心門接納愛

因為經濟上的需要,許心柔申請許多信用卡,來解決生活上的困境。志工以智導善,從關懷陪伴的過程中,建議她養成購物時有多少錢,買多少東西的習慣,不要先刷卡,消費了再煩惱繳交不出錢的窘境。

每年年終慈濟社區的歲末祝福活動,是許多會眾期待的時刻。2009年受到許碧珠、李金菊的邀約,許心柔一家人也前來參與歲末祝福活動;從活動過程當中,透過志工的分享與見證,她看到許多比她更可憐,境遇更困難的人都能走出一片藍天,於是激起她面對生命的勇氣和毅力。

「有心就不難」,許心柔與先生廖柏宏再度勇敢站起來,面對生命給予他們的考驗與試煉;參加這次的歲末祝福後,她主動表示,請慈濟(基金會)不需再給他們金錢補助,生活上經濟的問題,相信只要自己願意努力一定可以解決,這讓陪伴志工們感到很欣慰。

一路相伴的志工李金菊分享說:「接到台北慈院轉介過來個案,第一次到府關懷時,他們本能的防備,讓自己也有些壓力。但是證嚴上人的法,支持自己走下去,用真誠的心關懷她,把她們當成自己的家人;適時的陪伴,讓個案能夠安心工作;同時用上人的法語開導,長時間下來,才慢慢打開她的心門。」

心柔笑著說:「當初志工來訪時,自己像是一位長滿刺蝟無法讓人親近的人,但是感謝她們細心的呵護,讓自己兩年來感觸良多,現在一家人都喜歡看見藍天白雲的志工。」

不再渾沌度日 反轉手心菩薩立志

2010年5月兩夫妻參加慈濟周年慶佈展後,許碧珠師姊與同修陳建基師兄見他們倆法喜充滿,於是請購了社區志工服、環保筷與他們結緣,並邀約每星期三晚上在社區做環保,當場兩人簽下菩薩招生簡章,參加社區見習志工課程。

2010年5 月許心柔一家人參加慈濟四十四周年慶佈展,當下法喜充滿,兩人簽下菩薩招生簡章並參加社區志工見習。(攝影者:魏文輝 地點:中和聯絡處 日期:2010/05/22)
對於決心參與志工見習的許心柔而言,首先須面對的就是學習『勸募善款』。許碧珠懇切的鼓勵她:「不要怕募款,最主要是募心。不要怕邁出第一步,只要說自己所做的與分享自己的心得就可以。」

許心柔第一次向信仰基督教的同事募款時,對方回應:「我們宗教不同。」她誠摯的回答說:「你有看到慈濟幫助人,有分宗教的嗎?」對方聞語,馬上加入捐款行列。

現在參與見習志工課程,只要女兒不生病住院,精進的夫妻兩人上課從不缺課。

眉宇間一掃陰霾的許心柔說:「從志工李金菊手中接過,『人因自覺而成長,人因自滿而墮落』這句靜思語,讓我深深覺悟到要勇敢跳脫過往的框架,不能再混沌地過日子。」

靜思語受用 未能得度已能度他

許心柔手中的靜思語,背後另一句「人都是在原諒自己的那一分鐘開始懈怠。」則是她用來鼓勵先生,不能老是陷入困境之中自我消沉,要學著鞭策自己力爭上游。」

志工陳建基一直陪伴廖柏宏,一直鼓勵他,「要勇敢站出來,走入人群與人互動,才能走出憂鬱的陰霾。」現在的廖柏宏不再眉頭深鎖,在志工陪伴之下,建立自信再站起來,現在有一份固定安穩的工作,廖柏宏笑容也多了。

心柔憶起2000年時,小女兒的乾媽媽看她與婆婆相處有一些問題,精神狀況不好,所以帶她前往花蓮,希望可以拜見上人;當時無意中在靜思精舍抽了一張靜思語:「不只大事要忍,小事更要忍」讓她很震撼。即使事隔十年,她都放在貼身皮夾內不曾離身,每次生活發生瓶頸時,那句靜思語都幫她度過難關。

每星期三晚上,都可以看見許心柔(左)與先生廖柏宏雙雙身影出現在社區定點的環保站上做環保。(攝影者:古敏華 地點:新北市中和 日期:2010/09/08)
許心柔說,當年雖然無緣見到上人,但一句好話終身受用無窮。「以前說話會一針見血,傷了別人而不自知。」現在的她,學著對人理直氣和;同事看到她的改變,許多人也慢慢加入會員,讓她體悟到,「只要緣深,不怕緣來得遲;只要找到路,就不怕路遙遠。」

現在讓心柔最開心的是罹患肝癌的父親也願意放棄瞋恨,化解長久以來與弟弟緊繃的親子關係,父親每月還用弟弟夫妻倆的名義捐善款。目前心柔的大女兒,正跟著她學習做環保,回到木柵文山特殊學校高中部,課後也會帶動同學如何做分類,還給大地一個乾淨的面貌。

許心柔感性地說:「感謝生命中認識了慈濟,得以雲開見月有生機。幾次走到人生盡頭,都因此得以峰迴路轉,人生變得大不同。」

*註:大拇指症候群
根據醫療資料顯示,在台灣患有『大拇指症候群』病症者,目前共有七例。『大拇指症候群』是一種罕見疾病,屬於新發生、突變的,具有染色體顯性遺傳特性。通常在新生兒期,常有餵食及呼吸道感染的問題,嬰兒期有明顯成長遲緩及體重增加緩慢,高達六成六的患者有腦波異常現象,平均智商只有五十一,平均身高較一般人矮(約一百四十五公分),幾乎所有個案都有大拇指及大腳趾症狀。另外,患者會出現注意力短暫、協調不佳、情緒易變的現象。【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曾慧瓊、張春雪 台北報導 2010/09/01)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