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雲 寫作的化城

2013-01-06   | 張麗雲
台中人文真善美志工張麗雲。(攝影者:施龍文)
進入慈濟當志工,能拿起筆記錄身邊的人、事、物,對我來說,是一項莫大的收穫,常聽人人說:「不會學到會,還不用繳學費。」如果我們身居於社會上,何來機會學習記錄「歷史」、或「人物報導」或「散文」、或「新聞」呢?

不會學到會 不用交學費


承擔人文真善美紀錄生涯中,十幾年來,我從一位連打字都不會、也不知道「花絮」是什麼的菜鳥,歷經資深文宣志工如王雪珠、林瑋馨等不厭其煩地引領,才能登堂入室,嚐到寫文章的甜頭。這是一種文筆的粹鍊,也是一種心靈的洗滌,其中的挫折與轉捩,唯有親嚐才能嗅到甜味。

雖已經提筆了十個年頭,對於撰寫活動報導、刻畫人物還算駕輕就熟,然若接觸到不同領域的寫作,仍是一項全新的學習。我很喜歡嘗試新的寫作方式,從中可體驗到不一樣的寫作方式,即使會有挫敗,卻可練就更進一階的筆觸。

其中,對我最大的挑戰當屬在2011年,撰寫「水懺經藏」演繹「總論」一篇。

找出獨特的「化城」

記得,那是一個星期六的下午,北、中、南人文真善美志工,正透過線上會議,與文發處同仁討論,關於「慈悲三昧水懺」演繹「總論」,各區所應呈現的主軸與定調。

「妳不妨從『懺悔的化城』寫起……」文發處何日生主任手上已有我一份三千多字的初稿,線上的另一邊傳來他鏗鏘有力語調,對於一位非專業寫作志工的我,他好像在對牛彈琴……

張麗雲(左)到環保站進行採訪。(攝影者:賴彥錦)
說起寫「總論」一篇,實在是自不量力。我自以為,只要將慈濟人從不了解水懺演繹的意義與方向,歷經了半年共修經文、苦練手語、與隊形磨合,呈現出莊嚴道氣的演出過程,細細描述一番即可。

然而,「水懺演繹」是2011年慈濟四十六年來的一大事因緣,也是一項破天荒的人文洗禮,感動人的點不只是在中區有,全臺灣、乃至全球各地,全力以赴入經藏,溫馨撼動人心的故事何其多。

而文發處規劃《慈悲三昧水懺》一書的本意,不只是要記錄慈濟的歷史,也是要透過身體力行親身參與志工的筆,寫下慈濟人行經、法入心的實踐的社區時代大事。所以,要如何寫出中區的特殊點與精華,是一項很大的挑戰與省思。

「什麼是『化城』?何主任為何將『懺悔』和『化城』扯在一起講呢?」仍是一頭霧水的我,無法回答他一再拋出的問題。心中對「化城」二字,就是理不清頭緒,也不知道該如何下筆,才能寫出二者的關連。

何主任體會到我還是聽不懂,有耐性地再一次提醒:「比如小巨蛋從無到有,演完了,就又消失無蹤……」

「還有,臺中有慈濟醫院啊!這是別區所沒有的……」

經他一連串的提綱挈領後,我才終於回過神來。「對啊,原來,中區在演繹練習期間,歷經慈院的搬遷與啟用,演繹場地的尋找、小巨蛋從無到有、又從有到無……志工們熬過天氣的炙熱、協助整地、不只要跟著北、區、南區同步演練,更要協助慈濟醫院搬遷到新大樓而清掃等,歷程艱辛卻無怨言,這是何等的難上加難……」

法入心 世界更寬廣

當靈感一點一滴在腦海迴盪時,一顆不安的心也開始靜下來。回憶半年來中區從無到有,使命必達的精神,不就是上人在「入經藏」圓滿後的隔天,對中區一場開示中,以《法華經‧化城喻品第七》的精神嗎?他比喻臺中慈院旁樹立的充氣巨蛋,就如「化城」一般,短時間化現,成就大眾入經藏;又於經藏演繹圓滿之後,迅速收拾移除……

(攝影者:黃堪明)
有了這些觸點後,再回頭翻閱中區志工,尤其是演繹前後的一連串文稿,試圖整理出脈絡。也就在重新下筆的過程裡,我才深深懺悔當時的無明──在開會的時候,何主任曾劈頭問我句:「中區的特殊點在哪裡?」並希望我重新思考再重寫時,讓我一度起了瞋怨心。

如果不是何主任不拐彎抹角、單刀直入的重點提示,以一個非專業寫作的志工,怎的也無法寫出入經藏的精粹。

上人曾愷示:「懺悔、齋戒還是不能間斷,這是一個起步,菩薩的精進有起步,但是沒有停滯,所以化城,一次再一次的化城……」不論寫文章或是剪輯後製,在學習的過程中,是一遍遍地挫敗、但又一次次地修正,向前走與提昇,只有往前走,只有做了,才能學習到。上人藉入經藏為方便法,真善美志工在其中也嘗試了前所未有的攝影技巧與撰寫思維,是真體驗,也是一種自我心靈蛻變與成長。

(文:張麗雲)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