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二一景觀志工 造人生風景

2019-10-08   | 沈能情
 
陳泰裕談自己九二一的心路歷程,稱自己的愛心是九二一震出來的。(攝影者:陳嘉和 地點:基隆靜思堂 日期:2019/04/21)
基隆慈濟志工陳泰裕,一家三代都在市場做小生意,二十歲那年爸爸因意外往生,高中畢業就在市場幫忙的他,當兵前就繼承了家業。
 
他稱自己也曾是冷默大眾的一個,每天只顧著賺錢。直到九二一地震,看到上人對災民的悲心,那種內心的痛,自己的善念被啟發。
 
陳泰裕從小住在南榮新村的山腳下,那是好幾座山整地以後,蓋起來的大社區,因為沒規劃擋土牆,因此只要有颱風,就會淹水。因為深受淹水之苦,深切了解災民的切身之痛,看到九二一地震災民房子倒塌、沒地方住,將心比心,更能同理災民的感受。
 
看到志工無所求的付出,慢慢地自己的心態,才從冷漠到接受,再到熱心地參與。那年,他只是環保志工,上人說要募款,他跟著慈濟志工就在市場勸募,也向朋友及生意上的夥伴募愛心。後來希望工程啟動,也撥出一點時間,投入希望工程的興建。

為學子打造希望 再累都值
 
「第一次投入災區,記得我當時工作到凌晨六點多,天還沒亮,江顯忠師兄及志工好像開著四輪的載卡多,過來市場接我。」陳泰裕回憶,當時總是沒能休息,到廁所換好衣服就出發,前往國姓國中。
 
那時進行的是擋土牆工程,地基打好了,接下來是綁鋼筋。「將鐵絲對折以後,勾過鋼筋,就這樣三角形的勾起來⋯⋯」負責的工班何木興一個步驟一個步驟地教,每個步驟都是專業的堅持,「為了要撐起鋼筋,下面還要墊磚塊,灌漿時水泥跟砂石,才能夠沉在底下包覆鋼筋。所以在綁的時候一定要踩住鋼筋再綁好,就不會任意移動。」
 
綁鋼筋學起來不難,但做起來,卻是耗費體力,陳泰裕說:「雖然很累,但是為了災民還是值得。」
 
後來,他又發現,「其實綁鋼筋並不困難,抬鋼筋比較困難。」陳泰裕還記得,抬鋼筋時,有的時候兩個人抬,有的時候一個人抬,每次抬個三到五根,因為鋼筋彈性很大,很軟,會晃,有的師兄腳程比較快的,有些年紀比較大,加上都是山路不好走,挑戰就更大了。
 
2003年受證後,苦難處少不了陳泰裕的身影。2018年9月9日的一場大雨,山坡上泥水沖入個案家,他第一時間協助打掃。(攝影者:駱鴻隆 地點:基隆受災鄉親家 日期:2018/09/09)

震出愛心 找到真實人生
 
因為學校位於山坡地,大型工程車難進駐,所以擋土牆要灌的水泥,都是由人工攪拌,陳泰裕就負責推著獨輪車運水泥,雖然只有短短的五十公尺,不過水泥很重,加上推獨輪車要平衡感,真的很不容易,要有一點巧勁,好幾次都將水泥推倒在地上,後來師兄慈悲就放少一點水泥,熟能生巧,才越做越順。
 
一天的工作結束,晚上睡在大禮堂裡面,大家用棧板鋪在地上,再鋪硬紙板,用睡袋睡覺,一夜睡起來,全身都痠痛,思緒回到九二一,陳泰裕直呼,「還好當時年輕,痠痛很快就克服。」
 
擋土牆工程,陳泰裕參與了半年,接近完工的時候又跟著遊覽車去鋪連鎖磚。還有一次到后里,就是現在的臺中慈濟醫院,當時人家捐的那塊地上,有很多的大樹,要移植到國姓國中校園。
 
回到國姓國中,吊車將樹吊下來,因為要放入預先挖好的樹洞,一定要做細部的挪移。一棵大樹至少要六個師兄才搬得動,還好師兄們的通力合作,雖然只是近距離的挪移,但真的很費力。
 
耗時五個月的景觀工程在基隆區志工的協力下,終於完工。美崙美奐的校園於於2002年4月落成啟用,從地湧現的是孩子的希望工程,在陳泰裕心裡築起的是人生的基石,隔年(2003)他完成慈濟志工培訓受證。【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沈能情 基隆報導 2019/10/08)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