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釋證嚴
學校/出版單位:靜思人文志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年月:2015.10

《有禮達理──人文素質的涵養》


內容簡介:

現今社會,許多倫理道德被淡忘。人若偏於「理」,必定煩惱難除;若少了「禮」,世間必然充滿對立。

  書中內容四卷八章,探討何以「克己復禮」能使天地人間調和;思考如何以禮修持自身,做為人與人之間互動的準則;彰明慈濟團隊以何理念順暢運作、永續傳承,慈濟人又應以怎樣的禮儀姿態,走入群眾;最後,豐厚傳統禮俗的內涵,期許慈濟人以身作則,將禮儀的精神普遍流布,落實生活教育,使民德歸厚,再現心富好禮的社會。

書摘:

從前,有一位小姐嚮往佛教,時常聽聞法師講經。在她準備結婚時,想到佛陀教育我們要有平等心、平 常心,於是要求婚禮必須「平等」──廣邀孤老無依、貧窮度日的人們參加婚宴,奉為上賓;而社會賢達,則置於角落的座位。她的家人見她堅持,只有勉強答應。

  這位小姐以為這是平常心的展現,定會得到讚歎、誇獎,便急著說給師父聽。沒想到師父只是靜靜聽著,待她進一步追問,才說:「生活在人群中,為人處事必須合時、合事、合理。妳這樣做,第一讓父母為難;第二有辱這群社會賢達;第三會使孤老貧窮的人因坐上位而不自在。雖然邀請他們是平常心,但是這種做法於人、時、事都不合宜,反而有違平常心。」

    常常抱持「自以為是」的想法,容易陷入迷惘。我們不應偏執,為人處事應合情合理、因時因地制宜,行於中道;合於禮節,自然能「就有道而正焉」──放寬心胸,親近道理而調整思想、行為的偏差。

  「禮者,理也;合禮,則合理也。」禮,也就是做人根本的道理;禮若失,理就失。古云:「有禮則安,無禮則危。」社會發生爭執衝突,乃至動盪,大多從人們,輕忽「禮」的重要,漠視應有的道德觀,言行無禮、舉止粗魯、互相看不順眼開始,進而造成激烈的對立。所以,人與人之間以禮相待,是不可或缺的環節。

  有一次,數百位慈青(「慈濟大專青年」簡稱)回到靜思精舍精進,最後一日圓緣時,我問他們:「你們生在這樣的時代,是幸,或是不幸呢?」大家面面相覷,不發一語,於是我繼續為他們分析:現在臺灣年輕人,有幸的是幾乎人人可以讀大學,生活無憂無慮;不幸的是「低頭族」無所不在,處於虛擬的「網路世界」,雖然可以快速蒐集各種資訊,但是與人面對面的接觸、互動變少,失去學習行禮如儀的機會。

  曾讀到一則報導:有位大學生和老人家在公車上為了爭座互相對罵。雙方你一言我一語,都不友善;最後,老人說:「你很沒有教養!」年輕人惱羞成怒,竟動手打人,讓人相當感嘆。

  表達禮貌其實不困難,例如微笑,就是其中一種方式。人們互動猶如照鏡──你笑,我就笑;你對我表達善意,我自然也對你展現善意。「禮」雖然是抽象的概念,但是可以透過禮儀展現「禮」的具象;美好的禮儀形象,出於內心的真誠,表現在舉手投足間,無論獨處於室或置身公眾場合,都能進退得宜,隨方就圓。

  某年全國技專院校的評鑑,評鑑委員在前往花蓮的火車上放置行李時,因重心不穩,行李差點從架上翻落。兩位年輕人見狀立即上前幫忙,並彬彬有禮地協助放妥。

  看他們衣著整齊、言行有禮,評鑑委員便問:「年輕人,你們到花蓮做什麼?」他們回答:「我們在花蓮讀書。」「是哪所學校的學生?」「我們是慈濟技術學院(現為慈濟科技大學)的學生。」

  評鑑委員到了學校,見校園環境整潔清淨,師生之間以禮互動,感受到一分人文氣質。那年評鑑獲得很好的成績,也許早在火車上,評審委員就默默地在心中留下了好印象。

  假如人情太冷漠,這種冷漠的心態就會像冰山,障礙人們本有的熱情與大愛。與人接觸,如能多一分禮貌,打一聲招呼,讓對方感受到一分「禮之美」,即能化解一分冷漠;提起熱情,將禮的精神帶到每戶人家,讓鄰里之間回歸舊時的親切淳樸並不難。

  慈濟不斷推動克己復禮,希望使民德歸厚,里仁為美,再現禮儀社會。《禮記‧大學》云:「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讓我們從「誠意」、「正心」、「修身」、「齊家」一步步做起,落實克己復禮;人人「明明德」,也明白大自然有大自然的道理,人間有人倫的道理,順於天地自然之道,安於人倫道德次序,終能「止於至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