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標題 | 作者 | 出版年 |
---|---|---|
無語良師:慈濟大體捐贈意義之分析
|
楊長憲
|
2006
|
慈濟精神對慈濟教師生涯發展之影響研究-以台北市國小慈濟教師為例
|
李鍇偉
|
2000
|
摘要:
本研究採人類學的田野調查法,探討慈濟在台灣社會推廣大體捐贈的緣起、發展過程、與現況;及其捐贈行為背後所涉及文化觀念上的衝突與轉化。本研究分別從「慈濟人文理念」、「儀式的象徵與意義」、「捐贈者及其家屬的意義詮釋」三部分來探討自願性的遺體捐贈行為。
研究發現:慈濟基於人間佛教思想,開創出多元「人菩薩行」的社會實踐空間──大體捐贈,提供社會民眾一個現代的身體布施法門;而當中慈濟儀式轉化捐贈者的生命價值,具有聖化的象徵意義;家屬則透過實地參與儀式,對於大體捐贈賦予「超凡入聖」的詮釋意義。
「慈濟」、「儀式」、「捐贈者及其家屬」,三者彼此互相影響與詮釋,遂使捐贈行為在台灣社會持續生產出豐富且多元的詮釋意涵。
取自台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摘要:
在台灣的非營利組織中,宗教團體在台灣近年的社會發展,扮演了愈來愈重要的角色,其中尤以慈濟功德會的表現最為引人注目。三十四年來慈濟從當初的三十位家庭主婦,發展至今有五百萬以上的會眾,會員人數遍及世界五大洲。在非營利機構注重組織發展的同時,若同時兼顧組織成員的發展,試圖藉著員工個人的生涯規劃與組織的目標相結合,則可使組織的人力資源做更有效的開發。因此,本研究以「慈濟教師」為對象,探討慈濟精神對教師生涯發展及未來生涯規劃之影響為何。
本研究以台北市國小具有慈濟教師聯誼會身份之教師為研究對象,研究過程採用文獻探討、內容分析、親身參與、深度訪談等方法,最後將資料分析整理獲得具體結論。本研究主要發現如下:
一、慈濟教師聯誼會的組織運作方面:
(一)證嚴法師為慈濟教師聯誼會之主要決策者。
(二)教師聯誼會以學校教師、行政人員的專業次級團體,但慈濟委員仍扮演重要角色。
(三)慈濟精神在慈濟教師聯誼會的具體實踐為靜思語教學。
二、慈濟教師的生涯發展方面
(一)教學理念:1.教育是職業,更是志業;2.用愛心和耐心包容孩子的錯;3.重視教育的過程而非結果;4.靜思語成為重要的教學活動;5.重視人本主義的教學內涵。
(二)與學生互動關係:1.感性和軟性的肢體動作;2.多用愛心、關懷、鼓勵、和讚美;3.重視學生人際關係的互動;4.注重教師身教對孩子的影響;5.和家長保持主動、積極的聯絡;6.教師的關心延伸至孩子的家庭;7.家長對靜思語教學的肯定;8.關心行為偏差及弱勢的學生。
(三)與同事互動關係:1.學校校長、主任大都肯定靜思語教學;2.慈濟教師在學校具有受歡迎的人際關係;3.會主動邀請同事參與慈濟活動;4.在學校的角色更為主動、積極;5.更注意自己的慈濟形象;6.慈濟教師易被賦予較多的工作;7.交往的朋友對象改變-以慈濟人為主。
(四)與家人關係:1.用愛與關懷陪孩子成長;2.家人彼此包容、感恩與尊重;3.家人對慈濟多表贊同與支持;4.家人在生活中也受到慈濟精神影響而改變;5.希望全家都成為慈濟人。
(五)未來生涯規劃:1.生活態度變得簡單;2.慈濟工作佔去和家人相處的時間;3.在慈濟大學中,繼續進修學習;4.退休生活規劃明確;5.慈濟道上多期許。
取自台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