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書庫banner
敘愛
 
愛在滿納海
 
慈悲心路莫拉克風災援助
 
鏡觀海燕風災援助
 
品格學堂二十年
 
環境與宗教的對話
 
慈濟宗門的普世價值
 
一性圓明合心入懺守慧命
 
慈濟宗門足跡202304
 
慈濟宗門足跡202303
 
慈濟宗門足跡202302
 
慈濟宗門足跡202301
 
慈濟宗門足跡202203
 
慈濟宗門足跡202202
 
慈濟宗門足跡202201
 
慈濟宗門足跡202112
 
慈濟宗門足跡202111
 
慈濟宗門足跡202110
 
慈濟宗門足跡202109
 
慈濟宗門足跡202108
 
慈濟宗門足跡202107
 
慈濟宗門足跡202106
 
慈濟宗門足跡202105
 
慈濟宗門足跡202104
 
慈濟宗門足跡202103
 
慈濟宗門足跡202102
 
慈濟宗門足跡202101
 
 

環保里程碑

2010-08-21   | 慈濟基金會
近年來世界各地頻傳氣候不調──長期不雨造成嚴重乾旱,一下雨又常過量導致洪災;極端的氣候現象愈來愈明顯,無法如過去般四季調和、晴雨適中。

環保精質化 清淨在源頭

有學者問我:「現在人口這麼多,如何減緩地球的溫室效應?」我說:「大家從生活做起。」我們應惜福愛物──不浪費,能用的東西盡量使用,延長物命;不能用的資源,則回收分類再製。倘若人人能降低物欲,為環保多出一分力,自然減緩地球暖化的速度。

今年是慈濟推動環保二十周年,環保工作不僅在臺灣,還延伸到海外,超過五千處慈濟環保站,志工數萬人投入;帶動社會環保意識漸趨普及之際,希望環保品質能升級,推動「環保精質化, 清淨在源頭 」──提升精緻的品質,避免製造垃圾之餘,還要保持資源的乾淨,就能不必再清洗回收物,珍惜水資源。

水資源得來不易

水是人人生活所不可或缺,然而水資源也發生匱乏的危機,諸如以往臺灣一年能耕作三期──二期稻作、一期雜糧,現今卻常因乾旱缺水而休耕。大陸同樣面臨嚴重的氣候不調,如慈濟曾在甘肅援建水窖,從當時留下的紀錄片,可見當地嚴重缺乏水源;居民每日為生活,翻山越嶺遠赴溪河取水,走在山路上,一邊是山壁,一邊是懸崖,肩扛沈重的扁擔,兩邊水桶搖搖擺擺,令人擔憂與不捨。

在甘肅取水不易,水資源珍貴,即使是臺灣,竟名列世界第十八位缺水國家地區,我們應該惜水;有水可用時要感恩有福,切莫隨意浪費。因此,我們應提升環保,從源頭清淨,提升資源回收的品質,節省清洗回收物所需耗用的水。

於生活小處中用心

若人人在生活中養成良好習慣,如乾淨的礦泉水空瓶可另外集中存放,不要與垃圾混雜而沾污;果汁飲用後,則可用開水稍微回沖,不但可飲盡瓶中果汁,也不會殘留甜味招引蒼蠅、螞蟻,如此既可保持居家整潔,資源回收後又不必再耗費清水洗淨。

生活方面回歸簡樸,現代人習於外食,常見一頓早餐豆漿、油條、饅頭等,買回家需用多少個塑膠袋?沾上油漬也不易做好資源回收;還要騎乘機車出門,製造碳足跡又浪費汽油;若能早起煮稀飯,簡單搭配小菜,衛生又能全家溫馨共享,垃圾也可減量。

環保是目前全球的重要議題,每個人生活在地球上,都有責任為大地付出心力;節能減碳不是口號,需要大家從自己做起,節約生活,疼惜大地資源,拓展環保的廣度與深度,凝聚力量共同愛護地球。

本文摘自:《經典》雜誌145期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