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書庫banner
敘愛
 
愛在滿納海
 
慈悲心路莫拉克風災援助
 
鏡觀海燕風災援助
 
品格學堂二十年
 
環境與宗教的對話
 
慈濟宗門的普世價值
 
一性圓明合心入懺守慧命
 
慈濟宗門足跡202304
 
慈濟宗門足跡202303
 
慈濟宗門足跡202302
 
慈濟宗門足跡202301
 
慈濟宗門足跡202203
 
慈濟宗門足跡202202
 
慈濟宗門足跡202201
 
慈濟宗門足跡202112
 
慈濟宗門足跡202111
 
慈濟宗門足跡202110
 
慈濟宗門足跡202109
 
慈濟宗門足跡202108
 
慈濟宗門足跡202107
 
慈濟宗門足跡202106
 
慈濟宗門足跡202105
 
慈濟宗門足跡202104
 
慈濟宗門足跡202103
 
慈濟宗門足跡202102
 
慈濟宗門足跡202101
 
 

從黑暗到光明 凡夫邁向靈山塔

2013-01-21   | 慈濟基金會
(攝影者:褚信介)
很高興每個月有一次的慈濟委員聯誼會,讓我們聚在一起,諸位為了愛「慈濟」,而來護持「慈濟」、關心「慈濟」,所以不辭路途遙遠的從各地趕回來,這份的關心和護持,就是給我精神支持的最好證明,也加強我無限的信心。

虔誠精進 自性即佛性

今早又聽到整齊的念佛聲,看到諸位朝山,一切的一切都表現出三寶弟子最虔誠精進的形態,使我非常感動。諸位,什麼是朝山呢?朝山具有什麼意義呢?

朝山就是把最崇高的信仰,以最虔誠的心,所表現出來的一種形態。佛教中有句話說:「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自在汝心頭,人人有個靈山塔,好向靈山塔下修」,這個意思即是我們在拜佛求佛,而佛到底在那裡呢?佛離我們有多遠呢?諸位,佛就在靈山啊!但靈山距離我們又有多遠?靈山也就是印度上古時代的王舍城,現在的羅吉格爾附近,是佛講法華處的靈鷲山,印度距離臺灣是很遙遠!

不過佛陀又告訴我們,我們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靈山塔,那個清淨莊嚴,佛陀講法的道場,就是在你的心中,也在我的心中,也在他的心中,所以真正佛的世界,佛的淨土不是在印度,而是在你、我、他每個人的心中。

《法華經》是佛在靈鷲山最後的說法,我們會一字一拜,你們在拜經時,腦海中要作觀想,觀想什麼呢?觀想在一個曠野中、有一座清淨、莊嚴的道場,我們置身其中朝佛禮拜,聽佛說法,如能這樣,我們每拜一拜,就愈接近佛陀一步。

諸位今晨虔誠地朝山,從天未亮拜到天明,一步一步向前精進,由黑暗中一步一步的朝向光明,就如同從凡夫的心地,走向聖人的領域。我常說凡夫的心地是「貪瞋癡」,一片的黑暗迷茫,但佛的境界則是充滿無眼的光明,佛的心就是智慧中包含著慈悲。

你們以最虔誠的心,從天未亮開始朝山至精舍,看到「慈濟」的本會就在此地,這也就是象徵著諸位於智慧光明中,也已發現我們內心本具的慈悲佛心,希望諸位再找到自己內心中的靈山道場後,還要在發願,願人人都在靈山塔下時時刻刻的自修。既然體悟道靈山就在我們的心中,又何須向遠處去求呢?這就是佛教中所說的反觀自性。

真正要修行,如果我們只把眼睛往外看,外面的世界五花十色,是會迷惑我們眼睛,最重要的是我們要反觀自己,反省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有這份「貪瞋癡」存在?我們如果能以智慧時時反省自己,那麼我們就時時身處在靈山塔下聽佛說法,時時與佛同在一起修行。拜山的意義也就是在此,一步一步向前精進,要接近佛的心,接近佛的光明境界。

我期待諸位能把朝山的這份虔誠精進,帶回到自己的家中,時時應用在日常生活上,如此就能發揮人生最光明、最慈悲的一面。

※本文摘自《慈濟月刊》275期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