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書庫banner
敘愛
 
愛在滿納海
 
慈悲心路莫拉克風災援助
 
鏡觀海燕風災援助
 
品格學堂二十年
 
環境與宗教的對話
 
慈濟宗門的普世價值
 
一性圓明合心入懺守慧命
 
慈濟宗門足跡202304
 
慈濟宗門足跡202303
 
慈濟宗門足跡202302
 
慈濟宗門足跡202301
 
慈濟宗門足跡202203
 
慈濟宗門足跡202202
 
慈濟宗門足跡202201
 
慈濟宗門足跡202112
 
慈濟宗門足跡202111
 
慈濟宗門足跡202110
 
慈濟宗門足跡202109
 
慈濟宗門足跡202108
 
慈濟宗門足跡202107
 
慈濟宗門足跡202106
 
慈濟宗門足跡202105
 
慈濟宗門足跡202104
 
慈濟宗門足跡202103
 
慈濟宗門足跡202102
 
慈濟宗門足跡202101
 
 

自性善念啟 轉清淨智慧

2014-04-09   | 慈濟基金會
(攝影者:王嘉彬)
自性起一念惡,必能使善因自滅;自性起一念善,必能使恆沙惡斷。人人心中本具智慧,只是往往被無明覆蔽,其實只要心念一轉,心寬念純,就能消滅愚癡,重現清淨智慧。

在印尼,有個椰風新村高級住宅區,有位慈濟委員希望能為當地人的心靈造福,因此深入社區設立一間靜思書軒,提供閱讀好書的空間與機會。

靜思語 解開心結

由於《靜思語》語句簡單,易翻譯推廣,在當地頗受讀者歡迎,每天都有人在書軒內讀《靜思語》;其中有位迪薇女士,約三十餘歲,小時候曾經歷一段坎坷的人生,儘管目前她生活得很好,卻仍無法放下過去不愉快的回憶,因此心中充滿埋怨。

迪薇在五、六歲時,父親離家,留給她與母親一身債務,以及一間未蓋好的房子。還好她的母親很堅強,靠著販賣手工蠟染襯衫,維持家計、償清債務,並將房子蓋好,而迪薇也很懂事,從小就殷勤地幫忙母親做事。但是數年之後,她的父親突然捎來一封信,表示他已於外島再娶妻,有了新家庭,她的母親無法接受這樣的打擊,便將蓋好的房子貸款,拿了借款離家流浪。

當時迪薇年紀還小,只好陸續投靠阿姨、叔叔家,但是並未受到好的待遇,甚至在學期間也必須打工賺錢,將薪資的一半交回。成年後,她終於離開親戚家,獨立工作,還遇到好的對象,婚後倆夫妻認真維持家計,生活過得很好。

有一次,她父親請人代為轉達想來找她的訊息,她卻說:「我從小就沒有父親養育,所以我沒有父親。」從此與父親斷了聯絡;有時和親戚見面時,會提及父親的名字,她總是非常痛恨,無論親戚們如何勸說,她始終無法解開心結。

啟發自己內心的寶藏

但是自從她走入書軒,報名參與讀書會,透過慈濟人解釋「靜思語」並了解其中內容後,深受感動,生命開始有所轉變;不但發願成為志工,還主動承擔勸募工作。當她在《靜思語》中讀到:「過去宿業所帶來的業障,若能以歡喜心接受,就可以重業輕受。」突然覺得這句話彷彿是在對自己所說,心想:我和父親如此無緣,可能是過去所造的業,何不歡喜接受,解開心中的恨呢?

反省過去自己怨恨父親的態度後,她終於想通了,就向親戚們打聽父親的消息,打電話向父親懺悔,父親在電話的另一邊,也向她道歉,二人皆打開心門盡釋心結。

後來她在靜思書軒與大家分享自己的故事,每一位聽完分享的人無不感動落淚,紛紛發心立願要學習她,將「靜思語」用在日常生活中,啟發自己內心的寶藏──智慧。

人人本具潔淨晶瑩、透徹無染的大寶藏──佛性,而能開發這片寶藏的人就是自己,唯有自己向內好好開發,才能讓本性發揮出無限量的智慧。

※本文摘自:證嚴上人著作《無量義經偈頌‧十功德品第三》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