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月轉變 五歲童助家和

2014-07-13   | 顏玉珠
從小個性剛強的黃思敏(右),讓媽媽相當傷腦筋,在四歲時進入慈濟大愛幼兒園就讀時,就注定她們家的命運將從此大不同。(攝影者:顏玉珠,地點:馬六甲大愛幼兒園,日期:2014/06/17)
曾幾何時,一幅幅甜蜜幸福的全家福,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奢望,但是當四歲的黃思敏,進入慈濟大愛幼兒園就讀時,就注定她們家的命運將從此大不同。老師的用心陪伴,如一盞明燈,給予孩子溫暖,也淨化父母的心靈,找到家庭的方向。

去年(2013年)四歲剛入學的黃思敏就讀馬六甲大愛幼兒園大信班,導師黃愛愛發現,缺乏安全感的她,自我保護意識強烈,早熟的個性背後似乎隱藏著許多的情緒。用心的愛愛老師因而安排家庭訪問,長期於新加坡工作的爸爸黃國強也特地請假回來。

一次的家訪,愛愛老師發現,思敏與爸爸國強感情甚篤;原本對爸爸每次回家之旅的期待,卻因父母常不避諱地於她的面前激烈爭吵而失落。加上爸爸國強回家,只能陪伴思敏度過短短的週末假期,又必須面對離別的時刻。四歲的她不知如何表達內心的想法,父母也忽略其感受,日復一日累積的負面能量,導致她心靈極度缺乏安全感,只能以特異的行為舉止來吸引父母的關心。

個性剛強叛逆 讀幼兒園找回純真

五歲大勇班上課,黃思敏(右後一)非常踴躍地與老師互動。(攝影者:顏玉珠,地點:馬六甲_大愛幼兒園,日期:2014/06/17)
媽媽曾雪鳳娓娓道來:「以前思敏動不停,講不聽,又會打爸爸。從小態度就非常沒有禮貌,還曾經拒絕遠在怡保外公的到訪。我都不知道如何教,還帶思敏去看過醫生呢!」從小個性剛強的思敏,兩歲開始就非常叛逆,當時與媽媽雪鳳吵架,寧願選擇背起包包離家出走,也絕不認錯。

父母對思敏的行為束手無策,而夫妻間的爭吵也不曾間斷。媽媽雪鳳慚愧地說:「有一次我們吵完架,才發現孩子怎麼不見了。到處找,才知道思敏自己走上二樓,蓋著棉被躲在裡面哭。」當時他們不曉得自己的言行舉止,會帶給孩子深遠的影響,單純地認為是孩子本身的問題,直到把孩子送來大愛幼兒園上學,解開夫妻間千萬的心結,也找回孩子純真的本性,共創家庭的和樂。

爸爸黃國強感恩地說:「就是思敏的改變,影響到我們大人,讓我們全家人能團圓,並且關係更融洽。」

昔三分鐘熱度 轉變後有禮知惜福

以前,三分鐘熱度的思敏,時常看到東西就吵著要買,不一會兒功夫就開始亂丟,或棄置一旁。如不順從她的心意,大哭大吵大鬧,沒有溝通的餘地。2013年1月入學,三個月後媽媽雪鳳就看到了不一樣思敏。思敏會開始問:「為什麼窮苦的人沒有飯吃?」、「不要的玩具,可以送去環保,錢可以幫助窮苦人。」媽媽雪鳳開心表示現在思敏不會吵著要買東西,已經很久沒有買玩具了。而且每次買衣服給她,她會先看價錢,並提醒不可以買太貴,舊的衣服要送去環保站等。
爸爸國強第一次參與幼兒園的活動,讓女兒親自餵食,心中無比感動。(照片提供:黃愛愛老師,地點:馬六甲_大愛幼兒園 ,日期:2013/06/13)


浮躁好動的思敏已不復見,取而代之的是一位懂事有禮又人見人愛的孩子。思敏常表達感恩之情,還會把靜思語運用於生活中,例如以「口說好話,手做好事,腳走好路」,勸父母輕聲細語不可以大聲爭吵。因為在外地工作,爸爸國強第一次參與幼兒園的活動是在思敏入學後第五個月,看見女兒端著湯圓餵他,當下心中無比的感動,又觀察到老師和孩子們的用心與活動的安排,原本反對孩子入讀大愛幼兒園,從此改觀。

思敏在家會於用餐前,很誠心地說:「感恩爸爸照顧我,你賺錢給我去讀書。」同時會先夾菜給父母,耳濡目染下夫妻倆也學會以此來對待自己的長輩。她也養成每天投竹筒的習慣,祈求父母身體健康卻隻字未提起自己;回家主動幫忙做家務,體貼父母工作的辛苦;自己每天整理書包,東西用完必定歸回原位,還會叮嚀父母;主動倒水給長輩,也會要求打電話問候外公。

甚至,母親節要求買花送太祖母。爸爸國強開心說道:「家裡的長輩都很疼思敏,因為她實在很貼心很有禮貌,甚至大人和比他年紀大的孩子都無法做到她這樣。」聽到鄰居與她年齡相仿的孩子,對著他奶奶大聲嚷嚷,思敏也會挺身而出告訴那孩子不可以沒有禮貌,間接教育他人。

以前父母試圖跟思敏溝通,倔強霸道的她,以哭鬧、不理睬、不認錯來回應。媽媽雪鳳笑嘻嘻地說:「自從進入大愛幼兒園,我從未處罰過思敏了。」

不可忽視 孩子養成自制力

「思敏學會放慢自己的速度,瞭解這樣才能做好事情,而非快速草草了事。學習能力也增強,尤其語言方面。」現任導師林雁苓訴說著。入學時原本個性急躁不堪,無法專心一致的思敏,由於兩位老師接力關懷,引導她適時地表達內心的想法,教導她正確的處事態度。一年多來的學習,逐漸導正思敏的人格發展,與待人接物的態度。
黃思敏四歲入學時,導師黃愛愛(右一)發現她缺乏安全感,內心似乎隱藏著許多的情緒。因而安排家訪,進一步瞭解她的家庭狀況。更透過家訪和每周聯絡簿深入討論,串起家長、老師和孩子間的緊密關係。(照片提供:黃愛愛老師,地點:學生黃思敏Taman Merdeka家,日期:2013/04/02)


現年五歲的她,心情開朗許多,懂事且自理能力也很好。雁苓老師說:「思敏是一位貼心的孩子,富有愛心會主動幫助弱小的同學,也勇於承認錯誤,班上往往她是第一位帶頭認錯的人。」同時,幼兒園所教導的內容,她都謹記在心。

雁苓老師舉例說明,當教導班上的孩子環保與清平致富的觀念,同時給予考驗,擺上色彩繽粉的玩具和禮物,並讓學生擁有支配錢的權利。「大家頓時被眼前的場景所吸引,拿著錢興奮地徘徊在物品前。只有思敏,自始至終站在竹筒撲滿前。」

正當大家佩服其精神與實踐能力時,愛愛老師附和說:「四歲時教導孩子要愛護小動物不要吃肉,思敏回家馬上向媽媽要求自己要吃蔬菜,不要吃肉。」思敏的改變令媽媽訝異,即使平時喜歡的炸雞擺在眼前,思敏都如如不動,並對父母說:「不可以吃肉,他們會痛。」原來,孩子已徹底地把在課堂所學的知識,落實於生活中。

全家出席朋友孩子的生日會,思敏看到桌上滿滿的美食和堆積如山的禮物,沒有其他孩子的興奮神情,反而問媽媽:「那麼多食物,吃不完很浪費。」當孩子們搶著拿糖果,只有思敏拿自己所需的量,剩下的她與其他小朋友分享。她的一言一行,在在吸引現場的父母親,好奇地詢問下,才了解慈濟教育的力量,紛紛表明要帶孩子來報名就讀。

師長用心 串起親師生緊密關係

甜蜜幸福的全家福,爸爸黃國強感恩表示,因為思敏的改變,影響父母,一家人關係更為融洽。(照片提供:曾雪鳳,地點:學生黃思敏Taman Merdeka家,日期:2014/02/15)
從2003年執教至今的愛愛老師,一直堅守「家訪」崗位;雁苓老師一年多來的經驗,也看見家訪的重要性,她說:「孩子的教育是需要依賴親、師、生,缺一不可,此正是慈濟的教育理念。」家長和老師建立緊密溝通的管道,孩子接收到老師的關懷,大家多了一分認同感,也是增進彼此關係的妙法和溝通的橋樑。老師用心經營,除了平時的互動,更透過家訪和每周聯絡簿深入討論,串起家長、老師和孩子間的緊密關係。

如今,思敏一家三口和樂融融,媽媽擺脫長期以來的負面思想,夫妻共同調整生活態度,學習良善的相處之道。爸爸於今年2月份搬回家中同住,修復親子與夫妻間的關係。他說:「我看到慈濟老師們的用心,尤其一路陪伴的愛愛老師,她把全部的精力、知識、愛來教育孩子。我會回來馬六甲居住,也是因為愛愛老師和雁苓老師發現思敏的狀況,再度來家訪與我溝通建議,真的很感恩。」 爸爸國強謹記老師分享的一句話「父母親是孩子的鏡子。」

國強和雪鳳夫妻倆與老師們建立起亦師亦友般的情感,逐漸培養出深厚的信任感,並見證慈濟教育理念的成果展現,夫妻倆也一起學習成長,把學校教育落實於家庭生活中。【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顏玉珠 馬來西亞報導 2014/06/17)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