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暖東北鄉親 有愛不孤獨

2014-10-06   | 人文真善美志工
鄉親認出來卻叫不出志工的名字,但是直覺的反應「您們是臺灣,感恩當年的見舞金」,對東北鄉親來說,慈濟等於臺灣。(攝影者:鍾佳玲)
秋高氣爽的9月天,金黃的稻穗已微微彎著腰,撒遍了日本東北岩手縣的三陸地帶。慈濟志工搭乘八個小時的車程,順著陸前高田市、大船渡市、釜石市到大槌町。繼7月在東北宮城縣舉辦小型溫馨茶會,與當地鄉親互動後,除了拉近鄉親與志工間的距離外,更可以傾聽更多當地鄉親的聲音,於是志工們9月13至15日再度前往東北愛灑鄉親。

熟悉身影 帶來關懷

二十位的志工兵分兩路,以走訪臨時組合屋的小型茶會為重點,由當地的種子志工協助找尋場地並邀約鄉親。志工不忘在愛灑之前走往組合屋,挨家挨戶按門鈴邀約,還有當地種子志工開著宣傳車陪著志工去宣傳。熟悉的藍天白雲制服,鄉親認出來卻叫不出志工的名字,但是直覺的反應:您們是臺灣,感恩當年的見舞金。對他們來說,似乎慈濟等於臺灣。

鈴木ツマ(Tsuma)老太太,本來要去參加敬老節的活動,沒想到投稿的文章今天刊登出來,尤其看到文章內提到的慈濟人出現在眼前,直呼不可思議。文章提及,震災時收到來自親朋好友、國內及世界各地許多物資和鼓勵的話。在避難所時,最早拿到的物資是由臺灣的團體所帶來很溫暖的灰色毛毯,至今還使用著。

當年從臺灣來的鼓勵的信中(上人的慰問函中的靜思語)提到「失意時不要看自己失去多少,而要看自己擁有多少」,即使是現在鈴木ツマ還是時常想起這句話。今天終於記得這個臺灣團體的名字叫慈濟,一定要到愛灑茶會現場向慈濟人說感恩。

臺灣茶、臺灣點心還有濃濃的慈濟人情味,團康與音樂,搭配各場次的當地種子志工與日籍志工現身說法,還有志工們的竹筒歲月分享,與日文〈普天三無〉的手語帶動,最後帶動鄉親虔誠的祈禱,圓滿這次愛灑茶會。
九十三歲的野間サノエ(Tsunoe)阿嬤特地用口風琴吹奏一曲日本童謠〈夕陽〉感恩慈濟人。(攝影者:鍾佳玲)


人間菩薩 有求必應


鄉親們一來到會場莫不舒緩了緊繃的心情,志工敘說竹筒歲月,並帶動鄉親植福田,橫田中學組合屋的山田太太在活動即將結束前,匆匆地離開,隨即回到會場,原來是要回去拿錢投竹筒。也有鄉親在慈濟人的巴士開動之前,跑回來投竹筒,還有鄉親將之前認養的竹筒帶回來。

陸前高田市橫田中學組合屋自治會菅野公枝女士分享,第一筆領到的現金是慈濟的見舞金,在當時即使有錢銀行也無法提領,對她來說那時的一萬日幣就像是有十萬那樣多,道盡了她心中的感恩。

學過手語的菅野えり子(Eriko)歡喜地跟著比劃著〈普天三無〉的手語,覺得〈普天三無〉的歌詞非常有意義,特地向志工要歌詞,並承諾12月歲末祝福,一定會來參加。

金野洋子女士代表當地鄉親獻上自製的手工藝品。她表示,一方面是為了感謝當初慈濟人發放見舞金,另一方面是為了不讓鄉親們封閉自己而請他們製作。她謙虛地說這些手工藝品不是很精緻,對慈濟人可能有點失禮,但希望能夠對遠道而來的慈濟人結緣,聊表心意。

伊東信一先生是東北志工的第一粒種子,他在釜石市領完見舞金後馬上投入志工行列。他分享受災之後又受癌症所苦,雙重的打擊因此無法走出陰霾,不斷地重複夢見自己上吊自殺不成,最後他突然醒悟要振作起來,就在一念之間,不再作惡夢。

即使今年癌指數已恢復到正常值,現在的生活趨於小康,但還是無法忘記這段往事。伊東先生表示,東北的復興必須要從每一個人的心靈開始。因此應伊東先生的要求,慈濟志工也特地安排一次的中國結教學,讓鄉親透過親手做的「唯一」飾品,療癒他們的心靈。

打開心門 落實身行

茶會中志工帶動竹筒歲月,但鄉親大多沒有帶錢過來,志工臨機一動拿出自己的零錢,帶動鄉親投入一分善念。(攝影者:鍾佳玲)
9月15日是日本的「敬老節」,因為陽光婆婆和田乙子的關係,慈濟與CASA DE FAMILIA安養院結了善緣,加上之前互動良好,院方對慈濟人印象深刻,特地要求慈濟人再次表演〈高山青〉。陽光婆婆是東北第一位響應竹筒歲月的人,當年在見舞金發放時與志工結下的緣,慈濟人對陽光婆婆來說,就像是子女一般。每到離別時,她總是依依不捨,要志工不要忘記她。

志工去年(2013年)與老人院的野間サノエ(Tsunoe)阿嬤互動時,當時她的身子瘦弱又沒有精神。但這次看到阿嬤時,感覺比去年更加開朗,活動結束時,九十三歲的她特地用口琴吹奏一曲日本童謠〈夕陽〉感恩慈濟人。

另外,也是受災戶之一的岩鼻清一夫婦,聽到慈濟人來到釜石,特地前來道感恩。岩鼻先生主攻物理,過去因不希望自己的思想受宗教的影響,因而與慈濟人保持距離,這次一起參加老人院關懷,除了對慈濟徹底的改觀外,他深表佩服,更打開了自己的心房接受慈濟人。一直邀約慈濟人,以後到釜石來,一定要到他家裡坐坐。

志工愛 消除孤獨死


大船渡市的組合屋目前還有一千四百一十一戶仍有鄉親居住。預計今明兩年可遷移到永久屋,但最終可能要2016年才會遷移完畢;另外,陸前高田市受災戶及外地支援的市職員約有百分之八十五的居民,從今年起陸陸續續開始遷移至永久屋,預計2017年遷移完畢。

大震災後,目前組合屋出現不少孤獨死的情況,當地政府和自治會都保持密切關懷,但還是有不足的地方。加上外地來關懷的志工減少,預防「孤獨死」成為當地重要的課題。

前川輝夫先生是即將卸任的前平田町組合屋自治會長,這幾年在釜石是茶會的場地,都是他熱心的協助尋找,志工們與他多年的互動接引,他一口答應要加入灰衣志工的行列。
茶會進入尾聲時,志工帶動日文版〈普天三無〉手語外,也為世界各地祈禱。(攝影者:鍾佳玲)


西風光男先生是大船渡假住宅服務中心的職員,也是受災者之一。他表示在東日本大震災時第一個拿到的物資就是慈濟發放的毛毯,內心中一直對慈濟存著感恩之心。每次只要慈濟有活動,西風先生一定會協助發宣傳單,活動時更是放下手邊的工作一起來參與。媽媽西風タミ子(Tamino)在茶會結束時,依依不捨地叮嚀慈濟人:「一定要再來看我們喔!」

三年多來慈濟人不斷的來到東北,當地的種子志工也與慈濟人有更深的默契,相約要為鄉親盡心力,他們相信與上人有約,與慈濟有緣的種子,將如稻穗般豐收滿盈。

(文:人文真善美志工 日本報導 2014/09/15)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