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語言障礙 演繹當仁不讓

2015-01-28   | 黃福順 林麗芳 李明慧
六十七歲的朱明仁(中)承擔法船船頭位置,在練習時手勢沒有一次做對,偶爾還會不由自主地緊張比錯,最後驗收他竟然全都做到位。(攝影者:王綏喜,地點:新加坡星宇表演藝術中心,日期:2015/01/10)
「請放心,我不會辜負你的。」承擔《無量義經‧德行品》演繹法船船頭位置的新加坡慈濟志工朱明仁對負責手語妙手妙音的指導志工曾寶儀說道。

事實上,他在練習時手勢沒有一次是對的,而且偶爾還會不由自主地緊張比錯,沒想到他在最後驗收時卻全部到位!

2015年1月10日慈濟新加坡分會舉辦歲末祝福,在新加坡星宇表演藝術中心(The Star Performing Arts Center)進行兩個場次的演繹,八百零五位演繹志工,在八千位觀眾面前呈現《無量義經‧德行品》,朱明仁終於將他要呈現的手勢動作全都做對了,這讓夥伴們驚喜不已。

信念勇承擔 突破萬難地

隨著《無量義經‧德行品》演繹一天天逼近,手語協調團隊、社區組長、妙音種子和組員都感到著急,卻非常不捨替換朱明仁這位面容仁慈的年長慈誠隊員。朱明仁自知歲數長記憶差,但憑著熱誠堅持到底。

「蓮蓉師姊,你來唱,我來比。」兩個月來鍥而不捨天天練習的朱明仁,有時白天開計程車太累了沒法開口唱,便請妙音種子黃蓮蓉幫忙唱誦《無量義經‧德行品》繼續學習。有幾次練到不小心打瞌睡,但一聽到不懂的那段經文又會自動醒來繼續比。

「大船師,運載群生,渡生死河,至涅槃岸……」朱明仁每每唱到這句偈誦時,就提醒自己身上人弟子的使命。在新加坡慈濟草創期就加入的他,慈濟志工生涯近二十載。雖然不識中文,是慈濟人口中的「English Man」(只懂英文,看不懂華文的華人),但得到許多志工的愛戴和協助,不因語言障礙而有所退轉。當被委以演繹「船頭」的崗位,朱明仁秉持「對自己要有信心,對團體要有信心」的信念,勇於承擔。
一百六十名身穿深藍色上衣的妙手與白色上衣的妙音志工在臺上組成一艘大法船,希望能救度眾生到彼岸。(攝影者:蔡佑良,地點:新加坡星宇表演藝術中心,日期:2015/01/10

六十七歲的朱明仁兩年前曾動過腦部大手術,妙音的手勢對他而言的確很有挑戰。既然承擔,就必須全力以赴,在妙手妙音團隊的陪伴下,靠著漢語拼音與翻譯,他勤背偈誦,瞭解經文的涵義。因為他認為身為資深慈濟人,就應該身先士卒,帶動後進。

朱明仁每天參與「晨鐘起‧薰法香」,這讓他不懈怠,有機會去除習氣,深入法髓,緊緊跟隨上人的腳步。那分誠懇的用心,讓一路陪伴的種子和團隊感動,更學習到他苦幹實幹的精神。

臺上莊嚴法船隊形在航行,臺下的法海區,一波波地開展,莊嚴充滿道氣的氛圍,彷若菩薩大智慧與大慈悲的境地感染全場。這次八百零五人的《無量義經‧德行品》經藏演繹,團隊的合心始於妙手、妙音種子們的用心、默契和入法的法喜。

「種子們都很有使命,大家平日都有上班,卻能夠隨時互補。薰法香、《無量義經》讀書會導讀讓大家都可以法入心,再把法用出來,一年下來從教學、規劃到演繹,大家都是法喜滿滿。」承擔妙手妙音職責的曾寶儀說道。

心存無量義 身病無掛礙

舞臺上共一百六位志工組成的法船,人人帶著各自的心路歷程,航入慈濟菩薩道中。

「我少不了慈濟,也離不開慈濟,慈濟是我的第二個家……」六十五歲的陳碧霞,行動仍然敏捷,喜歡參與慈濟活動,近年來幾乎每天都會把握因緣到靜思堂薰法香。陳碧霞加入慈濟已有十六年了,在加入慈濟前到過多個道場,也閱讀了不少的佛書,但都未能全心投入,一直到1998年,聽到日存五毛錢助人的「竹筒歲月」故事而深受感動,知道上人就是自己要跟隨的師父。
坐在觀眾席的法海演繹菩薩,與臺上的法海演繹普薩相呼應,舉手投足間把佛法帶給觀衆。(攝影者:王綏喜,地點:新加坡星宇表演藝術中心,日期:2015/01/10)

陳碧霞年輕時就罹患家族遺傳的甲狀腺疾病,主治醫生好幾次勸她進行手術,但她不以為然,寧可忍受病發時體形變異、時胖時瘦的困擾,都不願意開刀。

2007年,隨同新加坡人醫會到臺灣花蓮參與國際人醫年會時,她看見大醫王演繹《無量義經》而深受感動,同時也從上人的開示中,領悟到若要長遠地行菩薩道,就要先把身體照顧好,珍惜自己的健康。當下她想到自己的疾病,潛心聽取醫生的建議,從臺灣回到新加坡之後即刻安排手術,將甲狀腺腫瘤切除。

手術很成功但沒想到腫瘤是惡性的,而且已開始擴散,需進行後續治療。當時陳碧霞很驚訝,不相信自己會罹患癌症,但很快就把心緒安頓下來,準備下一步的治療。為了不給法親添麻煩,她謝絕陪伴,再度步入醫院時,手中緊握著一本《無量義經》,心中沒有恐慌,沒有掛礙,陳碧霞很清楚若能闖過這一關,接下來要走的就是慈濟路。

治療至今,病情已受控制,陳碧霞心存感恩,若不是《無量義經》演繹和上人的開示而決定切除腫瘤,現在人生的劇本或許不一樣。

陳碧霞原本的崗位是投入在生活組中,但她非常感恩感恩今年有好因緣能加入演繹,唱誦到經文「頭目髓腦悉施人」時,即刻會聯想起在花蓮看到的大體老師(無語良師),能化無用為有用,發揮生命最後良能的捨身菩薩。
入慈濟已有十六年的陳碧霞(中),感恩今年有好因緣能加入《無量義經》演繹,期許自己能保持身心健康,善盡生命來行菩薩道。(攝影者:王綏喜,地點:新加坡星宇表演藝術中心,日期:2015/01/10)

在托老中心工作,照顧失智症老人和中風患者,陳碧霞觀察到病人有年輕化的傾向,感慨現代社會確實很需要佛法來洗滌無明,淨化人心,有必要菩薩大招生,需要更多菩薩來教化生。也因為經常接觸和聆聽病患的訴苦,她對自己的健康非常謹慎,期許自己能保持身心健康,善盡生命來行菩薩道。

醫病又安心 願布善種子

菩薩的精神,是用種種方便,為眾生拔苦予樂,照顧身體的病痛以外,更進一步淨化心靈。「當時我只是想順便坐計程車回家,沒想到造就了連續兩次入經藏演繹的因緣。」四十四歲的志工傅良安在2013年突然發生充血性心臟衰竭,至今動了兩次手術,他在慈濟人醫會中醫師黃牽錡為他調理之際,更接引他參與《法譬如水》經藏演繹。經文中「因果歷歷不爽」,讓他感受到因緣果報的可怕。

傅良安回想病發時,躺在加護病房裏,度過眼前暗無天日的兩天,醒來後才知道自己剛從鬼門關走了一遭。接觸水懺後,他便開始茹素和積極參與排練。當時同在經藏演繹的黃醫師擔心他身體不能應付三天四場的演繹,特地燉了人蔘水,在休息空檔讓他飲用以補充精力。
臺上莊嚴法船隊形在航行,臺下的法海,一波波地開展,讓菩薩大智慧與大慈悲的境地感染全場。(攝影者:周正浩,地點:新加坡星宇表演藝術中心,日期:2015/01/10)

2014年新加坡慈濟分會繼《水懺》後,開始推動「晨鐘起‧薰法香」,志工每天清晨連線聆聽證嚴上人的《靜思晨語》。深深感受到「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的傅良安,及時把握因緣,每天乘坐法親的車到慈濟環保教育站薰法香。雖然聽懂閩南語,自認對佛法沒根基的他,沒法完全明白上人的開示,只有勤勞做筆記,希望可以慢慢一點一滴地吸收。

幾乎從不缺席《無量義經》讀書會的他,念到「顛倒亂想,不復得入」這句偈誦文時,想到以往都是淩晨四點才從夜店回到家,現在則每天四點多起床去薰法香。以前是常常到夜店裏K歌,而今朗朗唱誦句句經文,正是自己人生一百八十度轉彎的寫照。他自我調侃地說,從唱歌到唱經,同樣是淩晨四點,轉變並不難。

「以前別人度我,現在我也想度別人。」在成功邀約七十歲媽媽每週五天到環保教育站做資源回收的傅良安,每每唱到「普令一切,發菩提心」總有最深的感觸,希望善的種子一環扣一環地延續下去。

八百零五位《無量義經‧德行品》經藏演繹志工,在每個舉手投足把佛法帶給觀,更是融入自己菩薩道上的體會、感動與成長,把這分法喜廣傳出去,實踐出來,讓更多人一起走在菩提道上。【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黃福順、林麗芳、李明慧 新加坡報導 2015/01/10)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