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絕「免洗」 清淨無負擔

2015-02-27   | 慈濟基金會
在慈濟新春慈善義賣會中,為了避免過量的食物浪費,環保志工拿著看板,向攤主和民衆呼籲「素食八分飽,需要多少叫多少」和「光盤運動」,鼓勵民衆把盤中的食物都吃完。(攝影者:顔明德,地點:新加坡巴西立地鐵站外,日期:2015/02/07)
在新加坡這繁榮的國際都市,每天總有一場場盛大活動,大至企業聚餐、國際展覽、體育賽事;小至團體聯誼、朋友聚會等。在熱鬧背後,往往留下的是一袋又一袋的垃圾,讓人不禁省思,人們享樂之後是否為環境帶來無止盡的負擔?

2015年慈濟新春慈善義賣會於2月7日至8日舉行,司儀以堅定溫暖的語氣說道「祈求人心淨化、社會祥和、天下無災難。」並在志工和民衆此起彼落的感恩祝福聲中正式接開序幕。民眾除了置辦年貨,更可以體驗一場味蕾與蔬食的美妙邂逅,以善心善行來過個好年。此外,慈濟的義賣會有著別開生面的特色——垃圾不落地,清淨在源頭。慈善與環保並行,不只讓與會者印象深刻,也吸引了來自國際學校與綠色企業的目光。

環保德馨 不分國界

一位多年前在印尼一所國際學校任教的里克•哈納(Rick Hannah),曾見證印尼慈濟人與學校合作,落實環保進而扶助當地弱勢學生。後來里克轉任到新加坡分校,發現在學校裏推廣環保不易。他舉例:「每天學生用完午餐後總會留下許多廚餘,學生對於『垃圾分類』的意識也不高。」

於是,里克主動聯絡慈濟,並率領十二位學生來到新春慈善義賣會取經。環保志工辛健益一路解說基本的環保分類、回收物變賣所得匯入慈善基金,大愛感恩科技如何將大量回收的寶特瓶製成各種紡織物,尤其是在國際賑災能給予災民溫暖的毛毯等,這一切皆讓學生嘖嘖稱奇。

聽完解說後,教師和學生隨即挽起袖子,親自體驗慈濟志工是如何落實這場「綠色」義賣會:收集用餐後的碗盤,清洗並且擦乾,進行垃圾、廚餘與物資的分類等。教師期待透過這樣「做中學」的過程中,能讓學生瞭解落實環保不是遙不可及,不僅能從個人、家庭和學校開始落實,環保與慈善的結合更推己及人到其他弱勢家庭、社會的福祉。

「德不孤,必有鄰。」義賣會前夕,來自加拿大的民眾麥可•布羅德赫(Michael Broadhead)發電郵給慈濟,希望能多瞭解義賣會的環保推動。麥可在一間追求環保生活化、環境永續化的國際公司擔任項目經理,去年曾參與義賣會,對慈濟的垃圾减量和處理方式印象深刻。
慈濟志工許振耀(左)向EarthFest的項目經理麥可‧布羅德赫(右)解說如何在義賣會落實環保。(攝影者:顔明德,地點:新加坡巴西立地鐵站外,日期:2015/02/07)

「我希望能繼續從慈濟的義賣會中,學習如何在舉辦大型活動時不留大量的廚餘和垃圾。」麥可分享道。在環保志工許振耀的帶領下,麥可參觀了廚餘、餐具以及資源回收的處理程序。他感慨地表示,許多活動皆提倡綠色永續的概念,而與會者也多是滿懷崇高理念的民眾,但這樣的活動僅止於理念的倡導。「在慈濟,這麽多志工自動自發地來幫忙洗碗、分類,讓我看到永續經營的環保概念。這裏的志工儼然成為了擁有共同環保理念的社群,而非個人努力。縱使義賣會結束了,人人仍會在生活中扮演好推廣環保理念的角色。」

來自法國的莎賓•維隆(Sabine Veron)在晨間運動後,無意間被義賣會的人潮所吸引。深入瞭解下,她發現慈濟的環保理念跟她在法國的生活習慣相當契合。莎賓分享法國民眾落實環保家庭化已有二、三十年,每個家庭至少有三個回收桶,將能回收物與垃圾分開。除此之外,公司機構也會被要求使用再生紙、儘量减少包裝以及使用環保袋等,違規者會被額外徵收環保稅。莎賓說道:「雖然我剛認識慈濟,卻讓我印象深刻,原來新加坡也有這麽多志工同心為環保努力,期待未來能參與更多慈濟活動。」莎賓開心地穿上志工背心、戴上手套一起進行分類的工作。

垃圾减量 攤主響應

到底這場綠色義賣會是如何做到的呢?擔任義賣會環保組組長的戴明翰說:「這次要走入人群,做的是教育,推廣清淨在源頭。」為了杜絕免洗餐具,義賣會前夕的邀約簡訊都會籲請民眾自備環保餐具。環保志工在義賣會開始時就賣力地逐一向攤主倡導:「黑色垃圾袋裝不可回收的垃圾,白色垃圾袋裝可分類回收的資源。」攤主做好第一輪分類,為後端處理省下不少二次分類的工夫。

此外,為了避免食物浪費,環保志工拿著看板,不厭其煩地向攤主和民眾呼籲「吃多少拿多少」和「光盤運動」,鼓勵民眾把盤中的食物用完。另一組環保志工也把以往黑色大垃圾袋改成兩個手提小袋,讓志工能方便地穿梭在人群中,彎腰收拾廚餘和垃圾的同時,也可以提醒民眾環保的重要性。

「你會很趕時間嗎?不如留下來用餐?」攤主懇切地對沒有準備環保盒的民眾說。為推廣清淨在源頭,志工賴姝帆在接洽攤商時,都會和攤商溝通好,一律不提供免洗餐具,儘量使用會場提供的碗盤。攤商的反應很好,都很樂意配合。此外,賴姝帆也到每一攤不斷提醒攤主:「這次的環保概念是零廚餘,給八分的分量哦!如果民眾需要才加多份量。」另外,販賣咖啡的攤主因擔心瓷杯很容易在義賣會中遺失,而選擇提供紙杯。然而,在環保志工的保證和宣導下,攤主選擇在半小時內捨棄了紙杯,並重新提供瓷杯。

「我要打包擂茶飯。」手裏拿著環保盒的鐘明珠笑嘻嘻地對攤主說。經常在佛教慈濟義診中心看中醫的鐘明珠,在黎顯維醫師的推薦下第一次來到義賣會,就被會場的氣氛感染了。鐘明珠感覺到自帶環保盒非常衛生,當志工向她解釋帶環保盒還可减少環境污染,更讓她明瞭攜帶環保盒的重要性。她繼續說道:「每次在義診中心觀賞的影帶總讓我感受到上人的慈悲。在義賣會看到所有志工滿臉笑容,和氣地招待訪客,讓我很感動。」

環保看板 說我所做

由慈青策劃的環保看板,展示了今年的主題「新加坡式的簡樸生活」,和民眾分享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貫徹環保。首次承擔環保看板導覽的慈青陳少洪說:「我們發現新加坡的社會有時候會把環保看得過於簡單。其實環保不只是關於回收再用而已,我們在生活中的很多細節與習慣,都可以為環保出一份力。」
來自法國的民衆莎賓.維隆(左)穿上志工背心,一起投入資源回收的行列。(攝影者:顔明德,地點:新加坡巴西立地鐵站外,日期:2015/02/08)

陳少洪隨即列舉了幾個日常例子,比如時下都市人最愛的滑手機習慣,長時間的使用不僅對於眼睛造成負擔,所損耗的電量更是驚人。另外,大家在買水果時應該選擇産地距離新加坡較近的水果,以减少水果在運輸途中留下的碳足迹。

今年看板的呈現方式是「說我所做,做我所說」。陳少洪延伸說:「上人的教導之所以服眾,是因為上人凡事親自言傳身教,所以志工也應該效法上人,從自己做起,這樣的倡導才有說服力。」在籌備看板時,每個成員約好要各自落實一個環保小習慣,再與其他組員分享親身體驗的心得。在分享過程中,大家互相啓發,有慈青因此發願說:「從此以後我隨身携帶環保餐具,謝絕免洗餐具!」

為期兩天的義賣會,在歡喜溫馨氛圍中畫上句點。在大家的推動與實踐下,志工們相信這不僅是短暫的行動,已同時在大家心中種下綠色的種子,期待能在日常生活中真正的生根萌芽。【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何冠宏、陳桂蘭、邱秉柔、劉麗 新加坡報導 2015/02/08)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